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話會總結 | BNY Mellon(BK)2025財年Q2業績電話會核心要點

2025-07-16 12:10

編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觀點與展望,深挖業績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資者把握先機。

業績回顧

• **財務業績:** - BNY Mellon在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總營收50億美元,同比增長9%,首次突破50億美元大關。 - 每股收益(EPS)為1.93美元,同比增長27%(按GAAP計算);剔除特殊項目后,每股收益為1.94美元,同比增長28%。 - 税前利潤率為37%。 - 有形普通股權益回報率(ROTCE)為28%。 - 淨利息收入(NII)為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4%。 - 費用收入同比增長7%,其中投資服務費用增長9%。 - 資產託管與管理總額(AUCA)為55.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資產管理總額(AUM)為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 - 第二季度資本回報12億美元,年初至今總派息率為92%。

• **財務指標變化:** - 總營收同比增長9%,首次超過50億美元。 - 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長27%(GAAP),剔除特殊項目后同比增長28%。 - 淨利息收入(NII)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4%。 - 税前利潤率從上一季度的35%提升至37%。 - 有形普通股權益回報率(ROTCE)同比增長至28%。 - 費用同比增長4%,主要由於投資增加、員工薪酬上漲及收入相關費用上升,但部分被效率提升節省的成本所抵消。 - 資產託管與管理總額(AUCA)同比增長13%;資產管理總額(AUM)同比增長3%。 - 流動性覆蓋率(LCR)環比下降4個百分點至112%;一級槓桿率環比下降17個基點至6.1%。

業績指引與展望

• 全年淨利息收入(NII)預期:2025年全年淨利息收入預計同比增長高個位數百分比,主要受益於資產負債表增長及更高收益率的再投資。

• 全年費用增長預期:2025年全年費用(不包括顯著項目)預計同比增長約3%,主要由於員工薪酬增長、投資增加及收入相關費用上升。

• 全年税率預期:2025年全年有效税率預計在22%-23%之間,上半年税率為21%,下半年預計約為23%。

• 資本回報計劃:預計2025年全年將通過普通股股息和股票回購返還約100%的年度收益;董事會已批准將季度普通股股息提高13%。

• 毛利率與運營槓桿:第二季度税前利潤率為37%,全年預計將繼續保持積極的運營槓桿,目標為實現正的運營槓桿增長。

• 資產管理與託管規模(AUCA)增長:預計全年資產託管與管理規模將繼續增長,受益於客户流入和市場價值上升。

• 收費收入增長預期:全年收費收入預計將實現穩健增長,但受市場條件影響較大,管理層對第三季度和全年收費收入增長持保守態度。

• 季節性影響:第三季度由於季節性因素(如假期)可能導致收入增長放緩,但全年仍有信心實現穩健增長。

• 數字資產與穩定幣業務:公司在數字資產和穩定幣市場的領導地位將繼續推動未來的收入增長,近期已獲得多個穩定幣託管項目。

• 人工智能(AI)與平臺運營模式:AI技術和平臺運營模式的全面實施預計將在未來幾年(2026-2028年)加速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長。

• 資本支出與投資:公司將繼續在關鍵領域進行投資,包括數字資產、AI技術和產品創新,以支持長期增長目標。

• 資產管理業務改進:儘管目前資產管理業務的利潤率較低(19%),但管理層預計通過產品創新和內部協同效應,該業務的長期利潤率將逐步提升至25%。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證券服務(Securities Services):該業務部門的收入同比增長10%,達到25億美元,投資服務費用增長10%,其中資產服務費用增長7%,發行人服務費用增長17%。外匯收入同比增長22%,主要受波動性和交易量上升的推動。該部門的税前收入為8.67億美元,同比增長26%,税前利潤率為35%。

• 市場與財富服務(Markets and Wealth Services):該業務部門的收入同比增長13%,達到17億美元,投資服務費用增長9%。Pershing業務的投資服務費用增長8%,但淨新資產為負100億美元,主要由於客户轉移到競爭對手的自清算平臺。清算與抵押管理費用增長14%,國庫服務費用增長3%。該部門的税前收入為8.51億美元,同比增長21%,税前利潤率為49%。

• 投資與財富管理(Investment and Wealth Management):該業務部門的收入同比下降2%,為8.01億美元,投資管理費用下降1%,主要由於資產管理流動性組合的變化。該部門的税前收入為1.48億美元,同比下降1%,税前利潤率為19%。資產管理規模(AUM)同比增長3%,達到2.1萬億美元,但淨流出170億美元,主要來自指數、多資產和股票策略。

• 數字資產與穩定幣(Digital Assets and Stablecoin):公司被選為法國興業銀行首個美元穩定幣的儲備託管人,併成為Ripple美國穩定幣儲備的主要託管人。BNY Mellon被描述為服務不斷增長的穩定幣市場的領導者。

• 平臺運營模式(Platforms Operating Model):目前已有50%的員工轉入平臺運營模式,預計將在明年全面完成過渡。該模式旨在通過整合商業和產品模型,推動創新和有機增長。

• 人工智能(AI)應用:幾乎所有員工都在使用公司內部的多代理人工智能平臺「Eliza」,並已引入數字員工,預計未來將加速生產力提升。

• 核心業務的價格環境:整體價格水平基本保持平穩或略有上升,與三年前相比,重新定價量下降約80%。

• 收入構成:淨利息收入(NII)同比增長17%,達到12億美元,佔總收入的25%;費用收入同比增長7%,佔總收入的75%。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行業領先地位**:BNY Mellon在證券服務和市場及財富服務領域表現強勁,分別實現了10%和13%的收入同比增長,顯示出其在覈心業務領域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託管服務和清算與抵押管理方面,BNY Mellon憑藉廣泛的客户基礎和技術優勢,繼續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

• **數字資產領域的競爭優勢**:BNY Mellon通過與Societe Generale和Ripple的合作,進一步確立了其在穩定幣託管市場的領先地位。其在傳統金融與數字金融生態系統之間的橋樑作用,以及早期的數字資產平臺投資,使其在這一新興領域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 **AI技術的廣泛應用**:BNY Mellon幾乎所有員工都在使用其內部AI平臺「Eliza」,並引入了數字員工。這種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內部效率,還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了其市場競爭力。

• **平臺化運營模式的轉型**:BNY Mellon的運營模式正向平臺化轉型,50%的員工已完成轉型。這種模式提升了產品創新和跨部門協作能力,為未來的規模化增長奠定了基礎,並在行業中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 **定價環境的改善**:BNY Mellon的整體定價環境從三年前的負面趨勢轉為目前的平穩甚至略有增長,顯示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議價能力有所增強。

• **投資管理領域的挑戰**:儘管BNY Mellon在其他領域表現強勁,但投資管理業務面臨收入下降和資金流出等挑戰。這表明其在這一領域的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需要進一步優化產品和分銷策略。

• **資本回報與財務穩健性**:BNY Mellon通過高達92%的資本回報率和強勁的ROTCE(28%)表現,展示了其在資本管理和股東回報方面的競爭優勢,這在行業中具有吸引力。

• **行業整合與併購策略**:BNY Mellon對併購持高標準,專注於有機增長和能力驅動型收購。這種謹慎的策略使其能夠在行業整合中保持競爭力,同時避免因不當併購而導致的整合風險。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市場依賴性風險**:儘管公司正在努力減少對市場環境的依賴,但其業績仍受到市場波動的顯著影響,例如股市和固定收益市場的表現、交易量以及資產管理活動等,這可能導致收入的不確定性。

• **費用增長壓力**:儘管公司實現了正的運營槓桿,但費用增長(預計全年增長約3%)仍可能對利潤率構成壓力,尤其是在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

• **投資管理業務表現不佳**:投資管理和財富管理板塊的收入同比下降2%,淨流出170億美元,利潤率僅為19%,顯示出該業務的增長和盈利能力面臨挑戰。

• **數字資產和穩定幣市場的不確定性**:儘管公司在數字資產和穩定幣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這一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監管和市場動態的不確定性可能對相關業務的增長構成風險。

• **存款增長的可持續性**:儘管第二季度存款有所增長,但管理層預計存款將在第三季度出現季節性放緩,這可能對淨利息收入的持續增長構成挑戰。

• **定價環境壓力**:儘管公司表示整體定價環境趨於平穩或略有改善,但仍需警惕未來可能出現的負面定價趨勢,尤其是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 **併購整合風險**:儘管公司強調對併購持高標準,但任何大型併購交易的複雜性和整合風險可能對公司資源和運營產生壓力。

• **平臺運營模式的轉型風險**:雖然平臺運營模式的轉型被視為長期增長的驅動力,但其全面實施仍需時間,短期內可能無法完全釋放其潛力。

• **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公司提到全球地緣政治和政策的不確定性,這可能對客户活動、市場條件和整體業務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 **人工智能應用的長期回報風險**:儘管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早期投資,但其對生產力和收入的貢獻仍需時間體現,短期內可能面臨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

公司高管評論

• **Robin Vince**: - 強調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EPS同比增長27%,總收入首次超過50億美元,展現了多年的轉型成果。他描述當前業績為「早期階段」,並表示對未來中長期的信心。 - 提到公司戰略「簡單但強大」,通過平臺化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的結合推動創新和有機增長。 - 對於回報率(ROTCE),表示「我們不認為有上限」,並將當前表現視為「早期階段」。 - 對AI技術的採用充滿信心,稱幾乎所有員工都在使用內部AI平臺「Eliza」,並預計未來幾個季度和幾年內將加速帶來效益。 - 對併購(M&A)持謹慎態度,強調「非常高的門檻」,並優先專注於有機增長和能力驅動的收購。

• **Dermot McDonogh**: - 對公司財務表現表示積極,指出第二季度實現了約500個基點的正向經營槓桿,費用增長僅為4%,收入增長達到9%。 - 對費用增長的保守指導進行了説明,強調公司對財務紀律的重視,同時指出未來幾年平臺化運營模式的成熟將進一步推動效率提升和增長。 - 對定價環境表示樂觀,稱整體定價「基本持平或略有正向」,並指出重新定價的交易量較三年前下降了約80%。 - 對淨利息收入(NII)的增長表示信心,預計全年將實現高個位數百分比的增長。

• **Robin Vince** 和 **Dermot McDonogh**(聯合觀點): - 對公司轉型和增長的長期潛力充滿信心,強調當前的業績和戰略執行只是「早期階段」,未來仍有「很長的跑道」。 - 對有機增長的推動表現出積極態度,指出商業模式和產品模式的結合正在逐步顯現成效。 - 對於投資管理業務的表現,承認目前存在改進空間,但對未來的增長潛力持樂觀態度,特別是在交叉銷售和產品開發方面。 整體來看,公司管理層的口吻積極,強調轉型的初步成果和未來的增長潛力,同時對外部環境保持謹慎樂觀。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 Analyst Sentiment摘要

• **分析師提問**:關於資本分配的優先級,尤其是在股票回購與併購之間的權衡,管理層如何看待當前的資本部署策略? **管理層回答**:我們目前的重點是推動有機增長,並對併購保持開放態度,但併購的門檻非常高,尤其是大規模交易。我們更傾向於通過能力型收購加速發展,例如去年的Archer收購,這種收購能夠與我們的戰略優先事項高度契合,並且執行風險較低。我們強調有機增長是核心,同時會在合適的情況下審慎評估併購機會。

• **分析師提問**:27%的ROTCE(有形普通股權益回報率)是否可以被視為公司未來的常態?投資者是否可以期待更高的估值倍數? **管理層回答**:我們沒有為ROTCE設定上限。作為一個更加平臺化的公司,我們的業務結構非常資本輕,約75%的收入來自費用收入。我們認為目前的表現只是「早期階段」,未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將繼續推動中長期目標,並不斷提高自身標準。

• **分析師提問**:費用收入增長指引較為保守,尤其是在上半年表現強勁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提高全年預期? **管理層回答**:費用收入的增長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市場波動和季節性因素。第三季度通常是一個季節性較弱的季度,因此我們選擇保持謹慎。同時,我們對有機增長的勢頭充滿信心,但在提供更具體的指導之前,我們需要更多的銷售數據和市場驗證。

• **分析師提問**:投資管理業務表現不如其他部門,管理層有哪些計劃來改善這一業務的表現? **管理層回答**:我們已經任命了新的領導者,並開始調整業務結構以提高效率。我們正在推動與公司其他部門的協同效應,例如通過資產服務和Pershing業務的交叉銷售來擴大分銷渠道。此外,我們正在加強產品開發,以更好地滿足客户需求。儘管需要時間,但我們對未來的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 **分析師提問**:關於AI的應用,Eliza平臺的使用是否已經對業績產生了顯著影響?未來的潛力如何? **管理層回答**:目前AI的影響在財務表現中尚處於早期階段,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初步的效率提升和生產力改善。AI的長期潛力非常大,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釋放公司內部的能力來推動收入增長和成本優化。我們預計AI的影響將在2026年及以后逐步加速顯現。

• **分析師提問**:平臺化運營模式的轉型對未來的成本節約和業務整合有何影響? **管理層回答**:平臺化運營模式不僅僅是爲了節約成本,更是爲了提升公司整體的運營效率和創新能力。我們已經完成了50%的轉型,預計到2026年將看到更顯著的成果。該模式還使我們在未來的併購中能夠更好地整合新業務,從而實現規模經濟。

• **分析師提問**:數字資產和穩定幣的發展對公司業務的風險和機會有哪些? **管理層回答**:我們認為數字資產的發展帶來的機會大於風險。BNY Mellon在傳統金融和數字金融之間的橋樑作用使我們能夠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穩定幣領域尤其具有潛力,我們已經與多家領先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儘管行業仍在發展中,但我們相信我們的平臺和品牌能夠在這一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 **分析師提問**:存款的穩定性和未來的增長趨勢如何?哪些業務部門對存款增長貢獻最大? **管理層回答**:儘管我們並不以存款為主要業務驅動,但我們的多元化業務模式使得存款表現穩定。第二季度的存款增長主要受到企業信託業務的推動,尤其是併購活動的增加。我們預計第三季度存款可能會因季節性因素略有回落,但全年淨利息收入仍有望實現高個位數增長。

• **分析師提問**:公司是否存在定價壓力?不同業務部門的定價環境是否有差異? **管理層回答**:整體來看,公司的定價環境是平穩的,甚至略有改善。與三年前相比,重新定價的壓力已經下降了約80%。目前,各業務部門的定價趨勢基本一致,沒有明顯的差異。 ### 總結 分析師普遍對BNY Mellon的有機增長勢頭、平臺化轉型以及AI和數字資產領域的戰略表示認可,同時對費用收入增長的保守指引和投資管理業務的表現提出了疑問。管理層強調公司正處於多年的轉型過程中,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並對資本分配和併購保持高度的紀律性和審慎態度。

點擊進入財報站,查看更多內容>>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