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消費港股業績靚麗股價走勢迥異:泡泡瑪特預增350%反遭拋售 鍋圈獲搶籌

2025-07-16 11:07

財聯社7月16日訊(編輯 胡家榮)昨日部分港股新消費股公佈上半年業績預期,其中涉及鍋圈和泡泡瑪特。不過在業績公佈后,這兩家公司的表現卻是天差地別。

截至發稿,鍋圈(02517.HK)漲9.72%、泡泡瑪特(09992.HK)跌3.95%。

首先來看這兩家公司的業績,鍋圈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1.8億-2.1億元,同比增幅達111%-146%,核心經營利潤也增長44%-68%。這一表現主要得益於社區央廚戰略的推進:通過24小時無人零售模式提升門店效能,同時在鄉鎮市場佈局新型門店,實現運營效率與規模雙提升。受此推動,其股價7月16日盤中一度飆漲18%。

image

注:鍋圈的表現

泡泡瑪特發佈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收入將較去年同期增長不低於200%,期內溢利(不含未完成統計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預期同比增長不低於350%。

這一表現主要歸因於三大因素:首先,泡泡瑪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認可度進一步提升,多樣化的產品品類帶動各區域市場收入實現持續高速增長;其次,海外收入佔比持續提升,優化的收入結構對毛利及溢利產生積極影響,規模效應帶來顯著的溢利增長;第三,公司通過持續優化產品成本及加強費用管控,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盈利能力。

然而,其股價在7月16日早盤短暫衝高2%后轉跌,與財報的利好形成鮮明背離。

image

注:泡泡瑪特的表現

為何鍋圈和泡泡瑪特的績后表現不同?

首先是預期差博弈。鍋圈此前市場預期相對保守,其111%-146%的淨利潤增速顯著高於機構預測。反觀泡泡瑪特,其股價在一年內已累計漲幅超180%,350%的利潤增幅雖亮眼,但被部分投資者視為「符合預期」,甚至引發高位獲利了結。

其次是鍋圈通過供應鏈優化與下沉市場滲透構建護城河,疊加海南4.9億元生產基地建設帶來的東南亞出口想象空間,增強了長期邏輯。而泡泡瑪特儘管短期爆發力強,但投資者擔憂其依賴單一爆款IP(LABUBU佔比過高)、海外增速能否維持400%+的陡峭曲線。

此外,做空資金動向揭示市場情緒分歧。鍋圈在業績公佈前遭遇空頭狙擊:7月15日賣空成交量激增至32.96萬股,較11日的5.6萬股放大近5倍。然而,泡泡瑪特同期的賣空量從81.22萬降至34.2萬股,但未能阻擋獲利盤拋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