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23:05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張益銘
7月15日盤后,中國生物製藥發佈公告稱,將以約5億美元的總價收購上海禮新醫藥95.09%股權,加上此前參與禮新C輪融資時已取得的4.91%股權,交易完成后,禮新醫藥將成為中國生物製藥全資子公司。
資料顯示,禮新醫藥是一家聚焦First-in-Class(同類首創,FIC)和Best-in-Class(同類最優,BIC)的創新葯研發公司,2019年成立至今,先后牽手阿斯利康、默沙東,近三年以對外授權總額近300億元的戰績「出圈」。
而中國生物製藥正處於創新轉型的關鍵階段。公司曾預計今年的創新產品收入佔比突破50%,未來三年計劃每年上市至少5款創新產品,到2027年創新產品收入佔比提升到60%。
憑藉兩筆「出圈」交易 禮新醫藥對外授權總額近300億元
在過去兩年的行業寒冬中,禮新醫藥曾以兩筆交易引發關注,一筆發生於2023年5月12日,公司與阿斯利康就新型GPRC5D靶向抗體偶聯藥物LM-305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首付款為5500萬美元,交易總價值達6億美元。
另一筆發生在2024年11月,禮新醫藥與默沙東達成協議,將自主研發的PD-1/VEGF雙抗LM-299的全球獨家權益授予默沙東,合計獲得32.88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8.88億美元的預付款和技術轉移里程碑。
而中國生物製藥與禮新醫藥的交集,始於去年8月。中國生物製藥以1.42億元人民幣參與禮新醫藥C1輪融資,取得后者4.91%的股權,並就LM-108及潛在的多個創新雙特異性抗體或抗體偶聯藥物(ADC)在中國大陸地區達成戰略合作。
根據公告,在本次收購中,中國生物製藥透過買方,與賣方、禮新醫藥及Ying Qin Zang訂立買賣協議,擬以不超過9.5092億美元收購禮新醫藥95.09%的股權。剔除禮新醫藥集團於交割日的估計現金及銀行存款約4.5億美元,買方就收購事項待作出的付款淨額約為5.009億美元。
公告顯示,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禮新醫藥的收入分別為1.78億元、21.6萬元和42.18億元,除稅后淨利潤分別為-2.31億元、-4.68億元和16.85億元。
目前,禮新醫藥有7個項目處在臨牀階段,還有近20個臨牀前項目,擁有自主研發的抗體、ADC、TCE以及腫瘤微環境四大平臺,以及在中國、美國、澳洲三地開展臨牀的經驗和能力。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對外授權近4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近300億元。
中國生物製藥曾表示近期將落地重磅對外授權交易
有關公告顯示,本次收購后,禮新醫藥核心團隊成員將繼續留任,進一步開發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分子,而中國生物製藥將充分發揮在臨牀、生產、商業化等領域的優勢,加速其創新資產轉化。
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謝其潤表示,禮新醫藥的加入將提升公司在腫瘤創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記者注意到,作為傳統藥企轉型代表,中國生物製藥及附屬公司去年共有6個創新產品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其中4個為國家1類創新葯,年報顯示,公司「是2024年獲批1類創新葯數量最多的企業」。
但同時,「集團超過90%的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客户」。考慮到禮新醫藥的多項資產均具有全球FIC/BIC的潛力,對外授權競爭力優勢顯著,本次收購禮新醫藥,意味着中國生物製藥的國際化戰略再提速。
比如,禮新醫藥授權給阿斯利康的LM-305,已於2023年12月開展全球多中心I期試驗,是全球首個進入臨牀開發階段的靶向GPRC5D抗體偶聯藥物;ADC藥物LM-302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新葯臨牀研究(IND)批准以及孤兒藥資格認定(胰腺癌、胃癌及胃食管交界部癌),即將在美國開展二期臨牀。
而據中國生物製藥此前對外透露,公司管線中包括PDE3/4、HER2雙抗、HER2雙抗ADC、FGF21等后期臨牀資產,以及EGFR/cMET ADC、四代EGFR,口服GLP-1和PDE4b等早期項目,同樣具備較強的國際化潛力。
此外,今年6月,中國生物製藥資本市場負責人雷鳴在第46屆高盛全球醫療健康年會上表示,公司目前已與多家跨國藥企、明星生物科技公司就多款具備全球商業化潛力的創新資產展開深度洽談,一筆標誌性的重磅對外授權交易將於近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