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21:51
文|青禾
在業績持續承壓、組織架構精簡等一系列挑戰下,由強生集團分拆獨立運營的消費者健康公司Kenvue科赴再現重大人事變動。
昨日(7月14日),科赴發佈公告稱,首席執行官Thibaut Mongon已離職,並退出公司董事會。作為過渡安排,董事會決議由現任董事Kirk Perry擔任臨時CEO,任命即時生效。
此次CEO變動恰逢科赴戰略評估期。科赴在公告中強調,「我們正在考慮一系列潛在替代方案,包括精簡產品組合和優化運營模式等舉措。」
另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科赴從強生獨立后首次CEO更迭。對此,有市場分析師評論稱,市場對科赴此次領導層變動並不意外。「目前看來,公司剝離部分品牌的可能性更大了。」
從強生到科赴,25年老將離場
作為市值破千億的美粧巨擘,科赴自誕生至今未滿三年,而Thibaut Mongon無疑是這段發展歷程的關鍵人物。
據科赴官網披露的高管履歷顯示,Thibaut Mongon(蒂博·蒙貢)於2000年加入強生,最初擔任法國Vision Care(視力健)業務營銷總監。
Thibaut Mongon
2014年,他調任強生消費者健康部門,出任亞太區公司集團主席,在此期間他主導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成功將該地區打造成為集團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2019年,Thibaut Mongon迎來職業生涯的重要躍升,被任命為強生消費者健康事業部執行副總裁兼全球主席,同時進入強生最高決策層——執行委員會。
2021年11月,強生啟動重大戰略重組,決定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從製藥和醫療器械板塊中分拆獨立。次年9月,這項分拆計劃開始正式實施,新成立的獨立公司被命名為科赴(Kenvue)。
值得注意的是,強生在2022年度財報中特別披露,Thibaut Mongon已被正式指定為科赴未來首席執行官的人選。
2023年5月,科赴以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5.19億元)融資規模成功上市,首日市值突破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83.62億元)大關,一舉成為當年美股最大IPO之一。而Thibaut Mongon也正式履新CEO職位,全面掌舵這家新晉美粧巨頭。
從上述一系列緊密銜接的關鍵節點可以看出,Thibaut Mongon不僅是科赴誕生的見證者,更是將其從強生分拆到成功上市的核心參與者。
對於Thibaut Mongon的離任,科赴董事會主席Larry Merlo表示,「我謹代表董事會感謝Thibaut Mongon在科赴成為獨立公司過程中所發揮的領導作用,以及他對公司發展始終如一的堅定承諾。」
客觀而言,Thibaut Mongon在任期間推動了科赴的產品創新、數字化轉型,並積極開拓中國市場。
在產品創新方面,Thibaut Mongon展現出極強的戰略眼光。據科赴招股書披露,2020-2022年間,公司年均推出超100項創新產品,累計貢獻約15億美元淨銷售額。其中,露得清「零白痕」防曬技術成為品類增量爆點。
Mongon在科赴上市當天曾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公司將繼續‘突破創新邊界’,計劃在未來幾年加速新產品研發。」同時,Mongon還大力推行「數字優先」戰略,為旗下品牌打造個性化體驗。
此外,中國市場始終是Thibaut Mongon戰略佈局的重點。2023年,他上任后首次訪華便展開密集行程,深入走訪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及銷售終端。期間,科赴宣佈追加投資1.1億元,用於提升在華生產能力和設施升級,充分彰顯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如今Mongon掛冠而去——這位2000年即入強生、歷經多個關鍵崗位,並最終帶領科赴完成獨立上市的25年老將,正式告別了他傾注近半生心血的舞臺。
新任臨時CEO曾是寶潔老將
隨着Thibaut Mongon的離任,科赴迅速啟動CEO過渡程序,任命Kirk Perry(柯克·佩里)擔任公司臨時首席執行官。
Kirk Perry
據科赴公告披露,Kirk Perry自2024年12月起擔任科赴董事,在全球消費品包裝、科技及業務轉型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
據公開信息,Kirk Perry此前擔任全球領先的數據分析公司Circana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專注於為消費品、零售及媒體行業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和商業洞察,目前Kirk Perry仍擔任其董事會成員。
在加入Circana前,Kirk Perry曾任谷歌全球客户與機構解決方案總裁,主導全球營收增長戰略,並負責維護與全球頂級品牌及廣告代理的核心合作伙伴關係。
更早之前,Kirk Perry在寶潔公司積累了23年的豐富管理經驗,歷任多個核心業務板塊負責人,包括全球家庭護理事業部總裁、美國運營及北美營銷副總裁(寶潔公司最大的區域)、北美嬰兒護理事業部副總裁。
Kirk Perry融合了美粧產業、科技企業和數據分析三大領域的專業積澱,這一複合優勢無疑使其成為科赴過渡期CEO的不二人選。
Larry Merlo表示,「Kirk 才華橫溢、經驗豐富,我們很高興由他出任臨時首席執行官,引領 Kenvue 穿越關鍵階段。他在董事會任職期間內對技術、數據與全球消費者交匯點的深刻洞察,已成為公司寶貴資產,我們期待繼續受益於他的專業與領導力。」
Kirk Perry強調,「我深刻了解科赴的核心優勢,與董事會一樣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作為臨時CEO,我將充分運用在消費及科技行業數十年的管理經驗,與董事會和管理團隊緊密合作,夯實根基,釋放企業潛力,實現一流的財務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科赴在公告中透露,已聘請全球頂級獵頭公司海德思哲(Heidrick & Struggles)協助物色下一任正式首席執行官人選。
業績承壓,逼迫科赴「刀口向內」
青眼注意到,科赴此次CEO更迭正值公司面臨重大業績挑戰之際。
在公告中,科赴披露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初步財務數據:公司淨銷售額同比下降4.0%,有機銷售額下滑4.2%,雙雙低於市場預期。調整后每股收益預計為0.28-0.29美元,基本與市場預期持平。
青眼梳理發現,科赴營收增速明顯放緩,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30%,2024年增速下滑至1.09%,而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轉為負增長,同比下降3.93%。淨利潤表現更為嚴峻,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分別下滑11.17%、36.89%,儘管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8.8%的小幅回升,但整體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這一系列關鍵財務指標充分表明,科赴的業績表現持續疲軟,公司整體增長動力明顯不足。
為應對當前困境,科赴在公告中透露,已啟動對戰略替代方案的全面審查。公司特別成立了戰略審查委員會來監督審查進程,並聘請知名諮詢機構Centerview Partners和麥肯錫擔任顧問。
據悉,此次戰略審查將重點考量包括品牌組合優化、運營模式精簡在內的多項關鍵舉措,旨在提升運營效率、加速盈利增長,並充分釋放公司的潛在價值。
據《華爾街日報》等外媒報道,科赴此次戰略調整的直接動因或來自激進投資者的持續施壓。自2023年起,Starboard Value、Toms Capital Management等激進投資者就不斷敦促科赴進行業務重組。今年3月,科赴與Starboard Value達成和解,同意后者創始人Jeff Smith加入董事會,進一步推動了戰略轉型進程。
而回溯過往,業績持續低迷已促使科赴在過去一年內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調整措施。
在業務層面,據外媒今年6月報道,科赴計劃出售包括Clean&Clear可伶可俐、Dr.Ci:Labo城野醫生、Neostrata芯絲翠等在內的約6個皮膚健康與美容業務部門旗下品牌,旨在剝離非核心資產,聚焦優勢業務板塊。不過,對於這一報道,科赴並未公開回應。
在組織架構方面,調整節奏明顯加快。根青眼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科赴已進行4次高管調整,頻次顯著高於往年。就在昨日,Anindya Dasgupta正式接任科赴亞太區集團總裁,原負責人Ellie Xie(謝艾莉)在完成工作交接后離職。
種種跡象表明,科赴正面臨「業績滑坡、股東施壓、戰略調整」的多重困局,刀刃向內能否換來柳暗花明,還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