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06:18
來源:IPO上市實務
螞蟻、小米、美團都投過的上海獨角獸,要去IPO了
本文4307字,約6.2分鍾
來源 | #融中財經
又是一位潮汕人,朝着二級市場走去。
近日,商米科技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增加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為整體協調人之一,公司港股IPO繼續向前推進。
商米科技的創始人林喆,是一位典型的潮汕創業者。19歲中專畢業后,他便開啟了創業之路,從一開始乾電腦銷售,到攜「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商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之名叩響資本市場大門。這位潮汕創業者的新徵程,或許纔剛剛開始。
而在奔赴二級市場這條道路上,潮汕人執掌的商米科技並非孤軍奮戰。順着港交所大門放眼望去,便有不少潮汕人創辦的企業也在積極籌備赴港IPO。例如立訊精密,這家市值超2500億元的「果鏈」龍頭正籌劃赴港二次上市,而站在立訊精密身后的潮汕女首富王來春也再一次被推至聚光燈下;無獨有偶,同樣開啟「A+H」征程的,還有同爲潮汕商人林木勤創辦的東鵬特飲。
在「造福」這件事上,潮汕從不缺故事,從騰訊馬化騰、國美黃光裕到晨光陳湖文、立白陳凱旋,潮汕商幫的造富故事早已載入史冊。
而當下,硬科技賽道的聚光燈亮起,新一代潮汕力量正走向舞臺中央——速騰聚創邱純鑫摘得「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桂冠、月之暗面楊植麟以Kimi掀起AI風暴、盧策吾和王世全則孵化出一頭具身智能領域獨角獸穹徹智能……潮商血脈中的商業基因,在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上延續着蓬勃的生命力。
潮汕中專生,連續創業
潮汕人的創業之路大多從草根開始,商米科技也不例外。
1994年,19歲的汕頭青年林喆從汕頭市鮀濱職業中學畢業,在那個互聯網尚未普及、電腦還是奢侈品的年代,沒有繼續求學只有中專學歷的林喆,敏鋭地察覺到了電腦市場的潛力,在街頭租下一個鋪面銷售電腦。
憑藉潮汕人特有的商業天賦和勤奮努力,他僅用兩年時間就將月銷售額做到300萬元,成為當地最大的電腦零售商。然而,林喆並沒有滿足於眼前的成就,他深知,真正的商業機會往往隱藏在尚未被開發的領域。
1996年,林喆敏鋭地發現國產POS機市場的空白。當時,國內的POS機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價格昂貴且售后服務不足。嗅到國產替代商機的林喆在1996年創立了川田科技,推出了中國首款民營POS機,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十分之一。這款價格親民且性能穩定的POS機,憑藉極高的性價比迅速在市場上獲得了認可。在搶佔國內市場后,林喆又率先開拓海外市場,將國產POS機推向國際市場。
爲了讓產品更有競爭力,林喆遊學歐洲,並在2006年帶領他的產品拿下了德國iF國際工業設計金獎(計算機類別)。但是,POS機的短板很明顯,產業鏈較短,沒有后續開發的潛力。也是這時,林喆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有沒有一種可能,通過一個平臺,可以把周邊的消費者和周邊的店都連接起來。」
於是在2013年,「我有外賣」的創意誕生,研發后開始在汕頭市推廣測試,在產品和模式都得到肯定后,林喆將總部遷到了上海。
在團隊發展的過程中,各行業大牛也不斷加入「我有外賣」。在推廣方面,原美團天津城市經理和去哪兒的區域經理繆春舟加盟主導,同時還邀請了有豐富互聯網營銷經驗的諶基平來負責市場。在各路人才加盟下,「我有外賣」在僅僅不到半年時間,發展商家已經超過了六七千家,各個城市的商户數據也在快速增長中。一年時間,「我有外賣」更是做到了除BAT、美團之外的第二陣營頭名。
進入到2014年,因O2O概念的火爆,本地生活服務類創業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其中外賣行業的競爭更是變得異常激烈——這一年里,創業者和資本密集進入外賣行業,騰訊投資大眾點評,后者又投資了餓了麼;阿里投資了美團;百度收購糯米,推出百度外賣……在這期間,「我有外賣」也完成了融資,拿到了小米等機構的投資。
但隨着巨頭的紛紛湧入,市場份額很快被迅速瓜分。也正是在這時,目睹美團、餓了麼日燒千萬資本血戰的林喆,做出了一個與風口相悖的決策——放棄估值數億的外賣平臺,轉型為這場商戰的「賣鏟人」。
在彼時的林喆看來,當大家一堆人去淘金,也就是所謂的風口的時候,如果成為不了第一陣營倒不如考慮改變模式供應武器彈藥給那些第一陣營的,「商米轉到這個陣營之后,我們在這一塊的資源,不管是投資方、團隊、理念、產品、軟硬件的操作系統、硬件的配合,目前都是走在第一陣營的,這樣一下子把我們的不足、劣勢變為優勢。」
果不其然,在O2O熱度逐漸褪去的2015年,已經做了一定準備的「我有外賣」在轉型智能商用硬件異常順滑。
2016年,「我有外賣」更名為「商米科技」。在轉型之后推出的第一臺設備V1依然從外賣切入,這款「外賣接單神器」讓商米科技在3個月之內就做到了中國安卓POS機市場的第一,快速打開了智能POS機市場。
上海獨角獸,二闖IPO
被小米看中的商米科技,為商米打開了硬件生態的大門,使其能夠在智能硬件領域迅速嶄露頭角。
數據顯示,商米科技在2014年完成由小米旗下金星創投聯合深創投、胡澤民共同注資8000萬元A輪融資后,2015年又完成了B輪融資,由大眾點評、金星創投、深創投聯合投資,融資規模達2億元,且同年6月,微店再度追加1億元B+輪投資。2017年9月,中民投與光速中國聯合參與C輪投資,注入1億元資金;2019年1月,螞蟻科技作為領投方聯合農銀國際完成D輪投資,投資總額達數億元;同年4月,螞蟻科技通過受讓股權及增資擴股方式再投入11.88億元。
多輪融資將商米科技推向獨角獸寶座。在2019年4月完成最后一輪融資后,公司估值突破10億美元,成為商業物聯網領域罕見的獨角獸企業。
在股權結構方面,商米科技採用了同股不同權的架構,每股A類股對應10票,每股B類股對應1票。其中,實際控制人林喆持有商米科技100%的A類股和15.78%的B類普通股,為商米科技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在商米科技的B類普通股中,螞蟻集團的持股比例達37.56%,美團的持股比例為11.29%、小米的持股比例為10.72%、深創投的持股比例為9.48%。
圖/IPO前商米科技股權結構
來源/商米科技招股書
由上圖不難看出,商米科技身后雲集的互聯網巨頭與明星機構投資者,彰顯了其獨特的市場吸引力。這份青睞源於其突出的行業地位與業務規模——灼識諮詢數據顯示,按2024年收入計,商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決方案提供商,佔據超過10%的市場份額。
商米科技的業務觸角遍及全球,商米科技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客户銷售解決方案,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其客户數量分別為2506名、2337名及2262名。此外,商米科技還擁有全球範圍內最廣泛的業務網絡,其覆蓋的行業垂直領域最廣泛,包括超過100種行業細分垂直領域,如餐廳、超市、運動健身、診所及物流配送。此外,商米科技的月活躍智能設備數量由2022年末的約320萬台增長至2024年末的約490萬台。
圖/商米科技代表性客户/用户
來源/商米科技招股書融中財經截圖
簡單來説,商米科技的設備類型非常豐富,覆蓋15大行業及超過100個細分垂直領域,涵蓋餐廳、超市、運動健身、診所及物流配送等。從臺式終端、手持POS,到自動識別商品的智能秤、移動收款終端、后廚管理系統……通過賦能眾多線下商業場景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核心商業運營流程(如支付、會員管理、訂單履約、存貨控制及員工管理)效率。
從業績數據來看,商米科技同樣可圈可點。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商米科技分別實現營收34.04億元、30.71億元和34.56億元。淨利潤方面,分別為1.60億元、1.01億元和1.81億元。不難發現,商米科技在2023年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降,但2024年業績表現有所回升,顯示出公司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和業務韌性。
眼下,這頭來自上海的獨角獸來到了港交所門前,計劃登陸港交所市場,擬將募集資金用於BIoT軟硬件解決方案的研發、加強供應鏈及生產運營、實施全球市場擴張計劃,以及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商米科技首次向二級市場發起衝擊。
2021年6月,商米科技便向上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請,但后於2022年3月自願撤回申請。如其所言,「鑑於在聯交所將為本公司提供一個國際化平臺,以提升我們的全球市場知名度;接觸國際資本並優化我們的資本結構;進一步提升市場形象並協助我們吸引國際人才」,所以啟動H股籌備工作。而結果如何,有待市場反饋。
潮汕「膠己人」排隊IPO
中國潮汕地區素有「東方猶太人」之稱,其深厚的商業土壤孕育了無數商界巨擘。
在潮汕商幫的基因庫中,深藏着兩套獨特的生存密碼。一套屬於李嘉誠時代,20世紀70年代,這位出身潮州北門街的商人,用收購和記黃埔的驚世之舉,將「潮商」二字銘刻在全球商業史冊;另一套屬於馬化騰時代,1998年,汕頭青年在深圳華強北創立騰訊,用QQ這隻企鵝撬開中國互聯網萬億市場。兩代人的足跡劃出鮮明軌跡——從地產、零售、日化等傳統領域,到互聯網、消費電子等數字戰場。
如今,第三套密碼正在生成。新一代潮商正以硬科技重繪商業版圖——「港激光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現象級AI產品Kimi的締造者、月之暗面90后創始人楊植麟、雲鯨智能創始人張峻彬、獨角獸穹徹智能創始人盧策吾和王世全……羣星璀璨。他們正接過前輩旗幟,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商業數字化等前沿領域延續着潮汕商幫的全球影響力。
在奔赴二級市場這條路上,也常見潮汕人的身影。
在林喆帶着商米科技二闖IPO身后,是「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在7月2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境外發行股份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事項。公司正在與相關中介機構就本次H股發行上市的具體推進工作進行商討,相關細節尚未確定,本次H股發行上市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東鵬飲料在年報淨利激增63%后,突然拋出港股IPO計劃——賬上110億理財資金與13億分紅方案,暴露其尋求全球化渠道的野心。正如其所言,公司發行H股,是爲了進一步提高公司的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提升國際化品牌形象,滿足國際業務發展需要,不會損害公司及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
此前,也有潮汕人帶着企業成功敲響上市鍾。
最新一幕發生在今年6月,來自廣東深圳的周六福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而周六福正是由一對來自潮汕的李姓兄弟創立。
2000年之后,來自汕頭的小夥李偉柱放棄了家鄉的銀行工作,轉戰深圳從事金融相關工作。2002年,李偉柱進軍珠寶行業,在水貝成立了珠寶鑲嵌廠,主要給珠寶廠商供貨,賺到了第一桶金。后在2004年,李偉柱的哥哥李偉蓬加入一同創業。招股書顯示,李偉蓬與陳創金成立了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即周六福的前身。后經一系列股權操作,兄弟二人開始聯手闖蕩珠寶江湖。
再往前看,2024年首個港股IPO速騰聚創也出自潮汕人邱純鑫之手。
生在潮州的邱純鑫,從小就被做生意的長輩們深深影響,商業思維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正如邱純鑫所説,「做生意成為我的本能,真的是我的本能。我們也知道難,但潮州人的特點,就是勤勤懇懇,想方設法賺錢。公司成立的第一天,整個就是商業化運作,只有努力拼殺、打磨出好產品,才能讓自己的高大上情懷落地。」
如我們所見,資本市場的潮汕軍團正加速集結,可以預見,二級市場鍾聲將為潮商接連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