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07:07
本報訊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消費貢獻過半,投資築底,出口承壓;同日44家券商披露中報,淨利大增六成、14家翻番。
國家統計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3%,經濟運行回升向好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上半年經濟「成績單」:GDP同比增長5.3%,高於市場預期的5.17%,其中一季度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發佈會上表示,在二季度外部壓力陡增的背景下取得這一成績「含金量極高」。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等專家認為,數據充分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並對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保持樂觀。
消費繼續扮演「壓艙石」。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為52%,高於去年同期的4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其中家電、家俱、通訊器材等受「以舊換新」政策刺激的品類增速均超過20%。不過,專家也提醒,消費仍顯脆弱:居民收入預期不穩等因素導致儲蓄傾向偏高,月度數據波動明顯。潘向東表示,上半年消費呈現温和恢復態勢,但表現仍弱於整體經濟增長,且月度波動較大。
投資端出現波動。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僅2.8%,顯著低於去年。盛來運解釋,剔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速為5.3%,實物工作量並不低;波動主因是外部環境複雜、傳統產業飽和及房企持續去庫存。專家普遍認為,擴大有效投資仍是下半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但需兼顧效率與民生,避免簡單「鋪攤子」。
外需方面,上半年淨出口貢獻率達31.2%,但隨着美國關税緩衝期結束、對東盟等國壁壘抬升,下半年出口拉動或減弱。世界銀行已將2025年全球增長預期下調至2.3%,近七成經濟體增速被下修,外部不確定性仍高。
政策層面,下半年「工具箱」已陸續打開:消費品以舊換新全年3000億元額度尚有1380億元待投放,設備更新2000億元額度剩余270億元;各地還將推出新一輪消費券、文旅補貼等措施。盛來運透露,促消費政策將「再加力」,財政和貨幣雙輪驅動可期。
專家建言,為鞏固回升勢頭,財政端應加快專項債落地、適度提高中央槓桿,並重點投向民生與綠色基建;貨幣端保持流動性充裕,適時降息降準,強化對實體定向支持;同時需穩地產、穩資本市場,以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張林建議適時啟用準財政工具,並借「反內卷」淘汰低效產能、增加居民閒暇,為服務消費騰挪空間。潘向東強調,只有把就業、收入、消費、投資的循環打通,才能確保全年5%左右的目標順利實現。
14家券商中報淨利潤翻番
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業績以「翻山式」的躍升,刷新市場認知。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已有44家上市券商披露上半年經營數據,合計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60.8%,若剔除國泰海通因吸收海通證券產生的負商譽,板塊仍實現48%的增長,顯著跑贏A股整體。券商板塊正以「雙位數營收、六位數淨利」的力度,宣告行業景氣反轉。
華西證券以10倍以上的淨利潤增速領跑。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4.45億—5.75億元,同比增長1025%—1353%,成為板塊「增速王」。差異化戰略、資產質量改善及市場回暖,是其業績飆升的三駕馬車。緊隨其后的是國聯民生,預計淨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1183%,核心增量來自民生證券並錶帶來的業務協同與規模效應。兩大「十倍股」的出現,直接把券商板塊的想象天花板抬高。
若以「翻番」為門檻,上半年已有14家券商跨越。除上述兩家外,國盛金控、錦龍股份、哈投股份、東北證券、國泰海通預計增幅均超200%;華林證券、國海證券、國金證券、長江證券、湘財證券、申萬宏源、天風證券等7家券商增速亦在100%上方。龍頭券商同樣不甘示弱:申萬宏源預計淨利41億—45億元,同比增長93%—111%;中金公司預計淨利34.5億—39.7億元,同比增長55%—78%;中信建投預計淨利44.3億—45.7億元,同比增長55%—60%。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完成換股吸收合併后,國泰海通上半年淨利達152.8億—159.6億元,同比大增205%—218%,規模與增速雙線領跑頭部梯隊。
從業務結構看,經紀與自營成為業績爆發的雙引擎。方正證券測算,上半年券商經紀收入同比增長40.1%,自營投資收入增35.6%,投行收入增28.6%。權益市場回暖、成交放大、IPO與再融資節奏恢復,共同推高券商傳統主業。與此同時,淨利息及資管收入雖小幅下滑,但對整體業績拖累有限。低基數疊加市場回暖,使券商板塊呈現出「量價齊升」的罕見景象。
展望全年,行業增長路徑依舊清晰。方正證券預測,在全年成交額1.4萬億元假設下,2025年券商板塊淨利潤有望再增16%;招商證券則預計行業全年營收4741億元、淨利182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和9%。資本市場改革紅利、長線資金持續入市,以及券商自身資本補充與業務轉型,將繼續為板塊提供向上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