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6 07:13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周尚業 沈麗莉 王佔東 蔡文正 王 聰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馬海俊
一座金礦,在2012年前的黃金年產量只有5萬兩,但卻在之后的13年間高歌猛進,直至達到10萬兩以上,躋身「中國黃金十大礦山」。
13年,產量翻一番還要多,是怎麼做到的?
夏日,位於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的早子溝金礦礦區,山脈崢嶸,綠色葱蘢。選礦車間內,機器運轉,滿產達產。談及企業的發展勢頭,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夏自鋒感慨萬千:「這一鉅變,源於2012年底礦山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期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就此,記者深入礦區,一探究竟。
厚植青山,打開新天地
早子溝金礦,位於甘南州合作市早子溝上游,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與橫斷山之間,礦區面積2.53平方公里。這一金礦,在1996年被人發現,被稱為高原上的「金窩窩」。
然而,直至2009年,這個金礦的年產量在全國同行業中仍名不見經傳,礦區還遺留着歷史上露天開採的深坑。
2009年,甘南州引進山東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合作市礦管站、甘南州國資委一起,重組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由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52%的股份進行控股運營。
兩年過渡期后,2011年,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黨委認為,面向未來,早子溝金礦的重啟和希望,必須在綠色礦山上尋找突破。
看準了,就干。
當年,即申報了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一年后,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獲批。
隨即,國家級綠色礦山的建設,在早子溝拉開序幕。
——井上,對歷史遺留的塌陷區、堆渣場、尾礦庫進行治理,實現覆土、種草、種樹全覆蓋。
「僅土地復墾、綠化就花了1.3億元。」夏自鋒説,至2020年,礦區可綠化面積的90%都實現了復綠。
「這里怎麼會是礦區?分明是牧區呀?」
來自外地遊客的訝異,讓早子溝金礦的建設者倍感振奮。
2021年,早子溝金礦幾大股東商定,為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成果,讓礦山廠容廠貌和周邊牧場融為一體,又啟動了「綠色牧場礦山」行動,要把礦山建設得像牧場。
至2024年底,早子溝金礦在13年間種植雲杉20115棵、沙棘26萬棵,治理及復綠面積約13.6萬平方米,綠化面積佔可綠化面積的95%。早子溝礦區面貌煥然一新。
——井下,堅持廢石不出井,利用廢石充填採空區。這一改變,一舉取得三項利好:廢石不出井,避免了其在地面堆放中對地表環境的擾動和破壞;防止了地面塌陷;井下充填后,穩定了岩層,把礦石回採率由改制重組前的70%提升到90%以上。
——車間,加大選礦技術工藝研究與應用。把在礦石里的金子儘量選出來,提高金回收率,是建設綠色礦山的關鍵所在。而早子溝礦區礦石又屬難選冶型礦石,金子被包裹在脈石里。為此,企業與多家科研院所開展選礦攻關,採用階磨階選、微泡浮選等技術,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加強精細化管理,使得金的回收率由50%提升到了80%。掌握新工藝后,車間立即推進規模化生產,投用2000噸/日採選配套系統,將選礦產能由每年的7.2萬噸提高至60萬噸。
多管齊下,向綠深行,早子溝礦區由里及外發生了變化——顏值更美,價值更高。
節能減排,塑造新優勢
節能減排是建設綠色礦山的必答題。
「我們的主要用能是電。」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機電供應科科長鄧成瑞説,自2012年建設綠色礦山起,公司探索建立了一套能源計量系統,通過遠程抄表,隨時掌握各單位用能情況,並通過考覈、獎懲促使各單位降低能耗。
這在礦區引發了一場「自我革命」:科技創新淘汰落后電機,採用永磁稀土電機,1小時比二級能效電機省電24.8%,這一項每年節電180萬度;生產車間對耗電大户球磨機進行變頻改造,一年節電20%,節約電費100萬元;考慮到甘肅綠電資源豐富,公司聯合售電公司,利用風光電,調整用電時段,儘量將生產用電「削峰填谷」,即向電價谷段轉移,2024年到2025年公司每度電價格從0.53元下降到0.49元,一年節約電費300多萬元;選礦車間精打細算,對選礦水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
「如今,我們建立了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鄧成瑞説,「把節約下來的錢投入研發,再突破,再提效,形成良性循環。降本就是增效、就是提質。」
造福一方,增添新活力
企業發展了,不能忘記礦區的父老鄉親。作為國有企業,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始終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為附近村莊修橋鋪路,把綠化延伸到村莊、庭院,並主動招聘牧民到礦區就業。
十年前,那吾鎮道木昂村27歲的小夥子阿道,抱着試試看的想法,應聘到了早子溝金礦。
哪承想,他從一線工人一步步鑽研選礦技術,成為選礦能手,對礦石浮選中的藥劑配比、添加位置,總結出獨到的經驗,將礦石中金子吃干榨淨。
如今阿道成為選礦車間大班長,管理着三個班組,一年收入14萬元上下。
「我一年的收入是原來放牧收入的一倍以上,前幾年,我把牛賣掉了,不再放牧了。」阿道自豪地説,自己成為工人,妻子和孩子也搬入了合作市區。
阿道的改變,還不止於此。
十年間,他每年都參加礦區的綠化,這讓他養成了新的習慣——見到缺綠的地方,都想辦法去種草栽樹;遇到破壞草木的不文明行為都去制止。
「礦山綠了,家鄉就更美麗了,我們的日子也更好了!」阿道説。
如今,甘肅省合作早子溝金礦有限責任公司在地企融合中打造了「和諧社區」品牌,吸收當地羣眾就業,與礦區羣眾共建綠色礦山、共享發展紅利。
自2012年以來,早子溝金礦累計投資約15億元打造綠色礦山。黃金年產量由5.03萬兩增長至13.46萬兩;保有黃金資源儲量由14噸攀升至116噸;企業總資產從9473.37萬元增長到22.77億元,累計向甘南貢獻財政税收10.94億元。
用綠水青山孕育金山銀山,用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
綠意盎然間,一場青山與金山的雙向奔赴,在早子溝熱情相擁。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看,綠水青山不曾改,金山銀山次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