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辣條兄弟」,財富較高點沒了419億

2025-07-15 23:31

(來源:雷達Finance)

雷達財經出品|孟帥 編|深海

在不久前揭曉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劉衞平、劉福平兄弟憑藉一手締造的衞龍商業帝國,再次穩坐漯河首富的寶座。

不過,相較於2022年登榜時高達546億元的財富峰值,兄弟倆的身家已縮水419億元,而他們在河南富豪中的排名也從第2名滑落至第5名。

得益於公司股價的回升,劉衞平兄弟的最新財富重新呈現增長態勢。截至7月15日收盤,他們所持衞龍美味80.99%的股份對應最新市值達252.42億港元,但仍不及2022年的高光時刻。

回望衞龍的發家歷程,1999年,創始人劉衞平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隻身來到陌生的河南漯河。他白手起家,一步步將衞龍打造成年收入超60億的辣條商業帝國,產品暢銷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

儘管劉衞平、劉福平兄弟近年來的財富波動極不穩定,但衞龍美味去年交出的業績答卷表現尚可,公司營收、年內利潤均創上市新高,毛利率微升至48.1%,但其資產負債比率也攀升至26.6%。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衞龍美味高層變動頗為頻繁,公司管理層的家族色彩愈發濃厚。今年3月,職業經理人孫亦農辭任CEO一職,由創始人劉福平接任;7月,彭宏志也辭去CFO職務,轉而由劉氏兄弟的表弟余風接任。

漯河「辣條首富」,坐上財富「過山車」

不久前,備受外界矚目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重磅揭曉。在今年的這份榜單中,衞龍的掌舵者劉衞平、劉福平兄弟憑藉127億元的身家榮耀登榜,位列總榜第264名,穩坐「辣條首富」的寶座。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相較於那些連續十多年穩居榜單的商界傳奇大佬,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登榜的時間並不算很長。自2022年首次入圍以來,今年是他們連續第4年登上這一榜單。

然而,令人唏噓的是,劉衞平、劉福平兄弟近年在該榜單上的財富變化猶如坐上了急速下滑的滑梯,呈現出大幅縮水的態勢。

2022年,他們初次登榜便一舉創下了個人財富的最高紀錄——546億元,一時風光無限。但僅僅過了一年,他們的財富便如斷崖般驟降至179.6億元。到了2024年,他們的財富數值維持上一年的原狀,未有增長。

而在今年的榜單上,他們的財富再次踏入下行通道。與去年相比,短短一年時間,他們的財富縮水了52.6億元;若與2022年的巔峰時刻相比,他們的財富更是大幅縮水了419億元之多。

將目光投向河南,在眾多將公司總部紮根於此的商界精英中,劉衞平、劉福平兄弟曾在2022年憑藉巔峰財富奪得河南富豪榜眼的位子,成為當地商界的焦點人物。

時過境遷,今年他們的排名已跌至第5名,排在蜜雪冰城張紅超/張紅甫、牧原股份秦英林/錢瑛、雙匯發展萬隆家族、華蘭生物/華蘭疫苗安康家族之后。不過,憑藉衞龍在河南漯河的深耕,他們仍是漯河當之無愧的首富。

若要深入探尋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的財富密碼,港股上市的衞龍美味無疑是關鍵所在。據衞龍美味發佈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劉衞平、劉福平持股80.99%。

與許多將公司送至資本市場后持股比例大幅稀釋的大佬不同,儘管衞龍美味已經成功上市,但劉衞平、劉福平兄弟仍保持着超高的持股比例。

戲劇性的是,目前,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的財富又重歸增長態勢。截至7月15日收盤,衞龍美味的最新市值達311.67億港元。若按照80.99%的持股比例計算,劉衞平、劉福平本人所持衞龍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約為252.42億港元。

雷達財經注意到,最近半年時間,衞龍美味的股價波動頗不穩定。截至7月15日收盤,衞龍美味股價報12.82港元/股,相較年初大漲八成以上,但相較4月25日17.715港元/股的高點卻跌去近三成。

靠着手中所持有的超高比例股份,劉衞平、劉福平不僅坐擁超百億的鉅額財富,還能通過公司分紅收穫頗為可觀的收益。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衞龍美味已實施8次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高達26.3億港元,平均股利支付率為183.73%。作為公司持股比例超高的核心股東,這些分紅中的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劉衞平、劉福平的口袋,成為其財富構成的重要補充。

湖南小夥勇闖漯河,靠辣條生意發家

回顧衞龍的創業征程,需將時間回撥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1999年,湖南小夥劉衞平離開家鄉一路向北,踏上了河南漯河的土地,試圖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尋找屬於自己的創業機會。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劉衞平卻有着初生牛犢的果敢。一番快速的市場考察后,他僅用短短兩天時間便敲定了產品方向,並迅速召集弟弟從家鄉帶人前來漯河,共同開啟創業之路。

起初,他們以手工方式生產,將人造肉、豆皮與湖南特有的辣味巧妙融合,然后做成食品推向市場。幸運的是,這款獨具風味的產品迅速贏得了當地食客的青睞,市場反響熱烈。

然而,劉衞平創業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初期缺乏經驗,成本控制不當成了致命難題。每個月支付完工人工資后,劉衞平幾乎賺不到錢,甚至扣掉房租后還出現了虧損。

面對這般境況,家人多次勸劉衞平放棄,回老家安安心心找份工作,但劉衞平始終堅信,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閒食品的消費前景必然廣闊,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他咬牙堅持着,等待轉機的出現。

轉機終於在千禧年后的一天悄然降臨。那天,劉衞平在漯河沙南的一處河堤散步時,偶然遇到一位老太太在賣牛筋面。他買了一碗品嚐,瞬間被牛筋面軟糯勁道、彈牙耐嚼的獨特口感所吸引。

品嚐之余,一個大膽的想法隨即在劉衞平的腦海中浮現:如果將牛筋面與家鄉的辣味醬料相結合,説不定能創造出一款更受歡迎的產品。於是,他向老太太打聽牛筋面的生產地,最終找到了製作牛筋面胚體的老闆蘆學立。

當時,蘆學立的作坊規模極小,只有一臺簡易膨化機,一個星期才能產出一包麪粉做出來的胚體。當劉衞平提出一次性要6包麪粉做的胚體時,蘆學立驚訝不已,卻也被這個年輕人的魄力所打動。

此后,劉衞平與蘆學立組成「研發搭檔」,共同研究、改進模具和機器。而劉衞平的弟弟劉福平也全力配合,肩負起產品銷售的重任,兄弟倆一內一外,默契十足。

經過無數次對牛筋面胚體生產模具和設備的調整改進,並在白色的胚體基礎上加入焦糖和辣椒麪后,一款顏色看起來有點像鱔魚的產品終於誕生,劉衞平為它起名叫「鱔魚條」。

投放市場后,「鱔魚條」憑藉獨特的口感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不過,因為「鱔魚條」名字寫起來麻煩,劉衞平順勢將其改成了「魚條」。由於這種獨特的面製品口味香辣中帶着鮮甜,口感Q彈耐嚼,許多消費者親切地稱之為「辣條」,這個充滿市井煙火氣的名字,從此成爲了一代人的味覺記憶。

然而,隨着辣條市場的日益火爆,大量小作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導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這些小作坊生產的辣條大多質量參差不齊,生產環境堪憂。2005年,央視曝光了某辣條廠違規添加禁用防腐劑的醜聞,辣條行業頓時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在這場行業洗牌中,大量小作坊式工廠紛紛倒閉,而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的衞龍卻迎來了快速擴張的黃金時期。在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的領導下,衞龍逐漸成長為一家集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頭部辣味休閒食品企業。

2022年12月,憑藉辣條起家的衞龍成功扣開了港交所的大門,一舉摘取「辣條第一股」的桂冠。如今,劉衞平兄弟倆已經把一包小小的辣條做成了年收入超60億的大生意。

去年業績表現尚可,近期高層變動頻繁

儘管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的財富近來呈現波動態勢,但衞龍美味去年的業績還算可圈可點。

財報顯示,2024年,衞龍美味全年共計斬獲62.66億元的營收,與上年的48.72億元相比實現了28.63%的顯著增長,這一規模不僅刷新了公司上市以來的營收紀錄,更首次成功突破60億元大關。

利潤方面,衞龍美味同樣迎來喜訊。去年,公司實現期內利潤10.68億元,相較2023年的8.8億元增長21.33%,同樣刷新了上市以來的盈利紀錄。

與此同時,衞龍美味的毛利率從2023年的47.7%上漲至48.1%,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同期,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從2023年的73天降至72.9天,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上的優化成效。

然而,在多項財務數據向好的背后,衞龍美味也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其資產負債比率有所上升,從2023年的19.1%攀升至26.6%,同比增加7.5個百分點。

除了財務表現,衞龍美味近期高層的人事變動也備受關注,調整頗為頻繁。時間回撥至今年3月,衞龍美味發佈公告稱,孫亦農因個人事務及其他業務安排,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CEO職務,此后仍將繼續擔任公司顧問。

作為在快消行業深耕多年的職業經理人,孫亦農履歷亮眼,曾在可口可樂中國和雀巢擔任高管,更是雀巢全資收購銀鷺后首位中國本土CEO,主導過八寶粥、花生牛奶等傳統業務及即飲咖啡新業務的發展。

2021年9月,他以總裁特別助理身份加入衞龍,同年12月便升任CEO。他的上任被外界視作衞龍引入快消職業經理人、推動管理現代化的重要佈局。

在任期間,孫亦農成績斐然。他不僅助力衞龍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還積極推動公司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

財報顯示,去年,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製品為公司貢獻了33.71億元的營收,營收佔比攀升至53.8%,首次超越了傳統辣條業務,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不過,對於劉衞平此前設定的2022年百億營收的目標,孫亦農在任期間並沒能順利達成。2022年,衞龍美味的營收規模一度出現倒退,同比減少3.5%至46.32億元。同期,公司的年內利潤甚至大跌超八成。2023年,公司的營收重歸增長趨勢,但規模大致與2021年相當,仍與百億目標存在一半的差距。

另據《快消財經》報道稱,孫亦農的離開並不算「體面」,網傳消息稱其在離職前已遭「權力架空」。

雷達財經注意到,衞龍給孫亦農開出的待遇一度極為豐厚。2022年和2023年,孫亦農的薪酬分別為1588.6萬元、2349.3萬元,而同期董事長劉衞平的薪酬分別為891.7萬元和893萬元。

但到了去年,孫亦農的薪酬降至359.8萬元,薪酬的大幅波動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內部的一些變化。

而接棒孫亦農CEO的人選,正是公司創始人之一、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劉福平。公告顯示,劉福平將因擔任公司CEO而獲得每年878.4萬元的年薪。

時間轉眼來到了今年7月,衞龍美味再度迎來高管變動。因個人職業發展安排,彭宏志辭任執行董事、CFO等職務,將於8月31日后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彭宏志還有個特殊的身份,他是衞龍執行董事劉忠思的表兄,而劉忠思則是衞龍創始人劉衞平、劉福平兄弟的堂弟。

至於接替彭宏志擔任CFO的余風,同樣與劉氏兄弟淵源深厚,其是劉衞平、劉福平的表弟。

天眼查顯示,目前,在漯河市衞龍商貿有限公司、河南衞龍食品企業電商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衞龍關聯企業,余風均擔任法定代表人職務。

有分析認為,短短几個月內兩次高層變動,劉氏家族成員對衞龍的掌控力進一步加強,公司的家族化特徵愈發明顯。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創始家族重掌核心職位反映出公司對家族控制權的重視,這可能是爲了確保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文化傳承,但也將引發外界對公司治理結構和透明度的擔憂,「這種變化背后是衞龍美味面對市場競爭和業務轉型方面的焦慮,希望藉助創始家族的經驗和資源,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

此外,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不時也有消費者向衞龍發起投訴。截至目前,黑貓投訴平臺上與衞龍相關的投訴累計達794條,近30天內新增15條。去年5月,衞龍還曾因旗下產品魔芋爽缺斤少兩而引發熱議。

頭頂「辣條首富」光環的劉衞平、劉福平兄弟倆,未來的財富又將如何變化?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