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21:1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楊國平)
熱公司 | 欄目
荊軻| 作者
價值線導讀
被稱為「保健品」第一股的交大昂立(維權),昨日股價跌停。
7月12日(周六),交大昂立突發公告,公司1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被立案。
公告顯示,證監會決定立案時間是今年6月26日,就在6月24日,交大昂立曾對前董事長楊國平等原高管刑事報案。
交大昂立稱:楊國平等人以公司名義千萬元購買鉅額保險,再退保,保費流入公司高管個人賬户。
最新消息稱,該案件被上海市警方「不予立案」。但交大昂立表示仍將追訴到底。
隨着證監會的介入,更多真相將浮出水面。
楊國平目前仍執掌2家上市公司大眾交通和大眾公用,1992年,他帶領大眾交通上市並擔任董事長33年,是目前A股資格最老的董事長。
隨着證監會對交大昂立立案,「背景很硬」的楊國平,會晚節不保嗎?
本周一,交大昂立股價慘烈跌停,今日盤中一度深跌6.54%。
就在上周五,公司發佈公告稱,因涉嫌披露信息違法違規,公司被證監會立案。
上述公告並未公佈信披違規具體的具體內容。價值線研究院注意到,7月11日公告中,證監會決定對交大昂立立案時間是6月26日,和此前交大昂立公告刑事起訴楊國平在內的高管,僅相隔2天。
如此猜測,證監會介入或許仍與該案件有關。
6月24日,交大昂立曾發佈公告,稱關於涉及案值為2103.93萬元的前董事長楊國平等時任高管損害公司利益糾紛案,公司已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事報案並獲受理。
7月9日,交大昂立董事長嵇敏透露,該案件收到警方不予立案的通知,對此,交大昂立已經申請行政複議。
2022年8月份,交大昂立換了控股股東和實控人,控股股東由大眾交通變更為上海韻簡及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人上海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嵇霖。
隨后,大眾交通退居二股東,楊國平卸任董事長。
剛接手交大昂立的嵇霖躊躇滿志,説看好公司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
但很快,嵇霖就變臉了,説自己變成了「接盤俠」,和已退居二股東的大眾交通系,展開了「惡鬥」。
這一切,或許要從他剛接手交大昂立3個月后,公司財務部門接到的一通電話説起。
據交大昂立總裁時任助理夏景華講述,2022年11月,公司接到電話,松江税務局電話要求交大昂立自查保險費並補税。
財務人員翻查賬目時發現:2018年有三筆總額1284萬元的保險費支出,會計憑證、發票、付款審批單俱全,卻獨缺對應的保單合同;次日公司派人赴保險公司查詢,僅獲得部分脱敏的賬户流水和受益人信息,保單合同依然「查無此物」。更蹊蹺的是,2016年同樣存在一筆380萬元的保險費支出,同樣無保單存檔。
買了保險,為什麼沒有保險合同?錢去哪兒了?
隨着調查深入,交大昂立發現,這兩筆保費支出,都是先由公司支付給保險公司,再由前任董事長楊國平在第二年發起投保人解除合同申請。
隨后,資金被退至原副董事長/總裁朱敏駿、原副總裁/財務總監婁健穎、原副總裁李康明、原董事會祕書李紅,以及楊國平個人賬户。
當時公司出具給保險公司兩份説明,一份是保費資金來源自「被保險人工資額度中代為扣除」,另一份情況説明則指出「退保后分配金額准許個人進行領取。」
按照這兩份文件,這筆錢在與保險公司的往來中,被當作了高管薪酬的一部分。
對此嵇霖表示完全不認可,「個人薪酬應由公司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決議,但經查詢公司從未有過相關會議。同時,公司也未查到這兩份説明底檔和用印流程。真的有必要對高管進行激勵,方式可以有很多,只要走正常的流程就可以,何必要用這麼奇怪的方式而且還顯得‘偷偷摸摸’。」
這個案件,引發了交大昂立新舊大股東之間的全面對抗。
「2018年公司虧損5億,還拿1000多萬買保險」,嵇霖的弟弟,現任董事長嵇敏向媒體大聲質疑。
2023年,交大昂在規定時間內沒發佈2022年年報,還解聘了審計機構,公司股票被*ST,差點因此成為A股第一家因晚發年報退市的股票。
面對二股東大眾交通和普通投資者的催促,交大昂立新管理層的解釋是,要把過去的爛賬查清楚。
「因在年報審計過程中發現多項涉及前期會計差錯更正事項,該多項事項對年報數據認定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同時需要出具更正后的年報,工作量巨大,任務複雜繁重。」
公司表示,交大昂立前期錯賬的具體情況包括前任管理層私自用公司資金購買團體險並退保至個人賬户、關聯方資金佔用、金融業務壞賬計提和其他資產的壞賬計提。
此外,在財報審計過程中,公司稱,進一步發現前任管理層涉嫌舞弊的相關行為,包括上市公司2019年收購醫養板塊的價格嚴重背離資產價值,前期未對已產生明顯減值跡象的鉅額計提足額減值準備,以及前任管理層在2015年收購泰凌醫藥造成重大虧損嚴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2016年10月交大昂立完成重組,以約7億元實際投資獲得泰凌醫藥22.97%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隨后,泰凌醫藥股價跌成仙股,公司只收回7000萬投資款。2018年公司因此鉅虧5億。
在此過程中,有媒體報道,公司多項操作違規。
2023年3月,交大昂立收到訴訟通知,韻簡實業向法院起訴公司時任高管楊國平、朱敏駿、葛劍秋、婁健穎,共同賠償上市公司損失2.5億元,原因正是2015 年的收購泰凌醫藥的過程中,四人嚴重違反忠實勤勉義務,利用第三人重大資產重組損害公司利益。
昔日保健品第一股
2001年上市的交大昂立,是A股的老牌上市公司了。
部分投資者應該記得,上世紀90年代,一款保健品「昂立1號」風靡大江南北,交大昂立正是這款保健品的出品方。
昂立1號最早是由上海交大生物系一個叫蘭先德的教授和同事共同研發的,蘭先德給這款保健品起名叫「only one」,然后音譯成了昂立1號。
1989年,昂立1號面市,蘭先德先是採用了地毯式廣告轟炸的營銷模式,又利用交大的牌子,讓昂立走上了「政府路線」,「昂立1號」大規模進入上海的學校、超市等本地渠道,併成爲了政府默認的「官方保健品」。
昂立一號火遍全國,隨后登陸A股資本市場,大眾交通是最早的股東之一。
根據公司2001年招股説明書,在保健滋補品市場的佔有率和綜合的排名中,公司產品自1998年5月以來,除3個月外,月度銷量一直位居全行業第一。
1999年,交大昂立的淨利潤近6000萬,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幾年后,由於保健品業務連年下滑,交大昂立作出了向房地產進軍的決定,由此引發了一樁貪腐案。
作為昂立1號的發明者和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蘭先德的身份只是「國有事業單位派駐企業的國家公務人員」,他覺得自己股權少,沒話語權,享受不到公司快速增長的紅利。
2002年,交大昂立的子公司寶茸房產計劃增資擴股,蘭先德和副總裁葉文良,在未經交大昂立董事會討論的情況下,決定交大昂立放棄增資權,由11個自然人認購增資(1元/股),買入增資的800萬元股權。交易完成后,交大昂立持股比例降至48%,自然人持股佔52%。
根據檢方委託評估結果,交大昂立因放棄增資權,造成被侵吞的資產價值為4753萬元。蘭先德、葉文良從中各自佔有685萬元。
蘭先德、葉文良等人,還註冊了兩家空殼房地產公司,跟昂立房產公司一起開發房產,所需建設資金5500萬全由蘭先德指示葉文良從昂立房產挪用,但最后的收益卻由3家公司分成。此外蘭先德還挪用3500萬,以一家公司的名義,購買交大昂立法人股,二級市場拋售盈利后,再歸還公司資金。
2007年,蘭先德被抓。2011年,他被指控受賄、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判了11年。
就在蘭先德被抓的2007年,楊國平被選舉為公司董事長,接替當時的董事長朱其棕,蘭先德之前的職位則被同樣來自大眾系的朱儁敏接任。
楊國平兼任三家A股公司董事長——大眾交通、大眾公用,交大昂立,一時風光無兩。
但楊國平也無法拯救交大昂立,在其任上,因收購泰凌醫藥,業績出現了大幅虧損。
交大昂立近10年淨利潤
A股資格最老董事長,
資本高手楊國平
價值線研究院統計發現,楊國平是目前A股任職時間最長的董事長(從上市日計算),他擔任大眾交通董事長33年,擔任大眾公用董事長32年。
唯一能和楊國平掰一下腕子的,只有1993年上市的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
今年69歲的楊國平,在30多年前就已走進高層的視線。
楊國平早期職業生涯,一直擔任國有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簡歷顯示,他曾在上海市楊樹浦煤氣廠黨委、上海市公用事業管理局黨辦、上海市出租汽車公司黨委等單位擔任領導工作。
80年代末,上海出租車市場管理混亂,宰客現象嚴重。
1988年,時任上海市長的朱同志收到了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投訴信,一位美籍華人反映在上海坐了10公里路的出租車,竟被收取了高達100美元的車費。
這一年的8月19日,在一次會議上,朱市長斬釘截鐵地表示:「整頓出租汽車,是改善上海形象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下定決心抓好這件事情。」
32歲的楊國平,受命掛帥組建上海市大眾出租汽車公司。
楊國平立下軍令狀:「如果我做不好,不要領導給我安排任何工作,我自己去開出租車,做一名優秀的出租汽車司機。」
當年12月24日,大眾用從銀行貸款6350 萬元購買的首批500 輛紅色桑塔納出租車,開始穿梭在申城的大街小巷。通過32字的服務標準,上海出租車的風評,一下子好了起來。
爲了體現「大眾」服務理念,楊國平還擬定了32字的服務標準:「揚手即停,上客問路;電話預訂,約時不誤;電腦計費,公道合理;車輛整潔,禮貌待客。」
楊國平的做法讓朱市長非常高興,稱讚其「為出租汽車行業樹立了一面紅旗」,還親自給大眾公司題詞——「紅色旋風」。
楊國平一戰成名。
出租車公司是重資產,在那個錢少車貴的年代,要想真正解決出租車不足的問題,需要一大筆資金。
90年恰逢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當外界還在爭吵股票這個東西到底「姓社姓資」的時候,楊國平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把大眾出租車公司送上市,通過融資的手段來解決資金問題。
他先把大眾公司的浦東業務進行了股改,1991 年的12月,浦東大眾成為浦東新區的第一隻股票。市民連夜排隊購買,發生了踩踏事件,有人受傷被緊急送到醫院。然而傷員表示:「不要賠償,不要禮物,只要買一份浦東大眾的股票。」
楊國平真正見識到了資本市場的魅力。
浦東大眾的成功,楊國平乾脆讓大眾出租車公司浦西的業務也進行股改,公司簡稱就叫「大眾出租」。
這兩家公司就是后來的大眾公用和大眾交通。
兩家公司分別於1992、1993年在上交所掛牌,董事長都是楊國平,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
楊國平被認為是資本運作高手。
1992年,大眾交通同時發行發行AB股,是新中國證券市場第一批同時發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之一。
1999年,大眾公用向大眾交通定向擴股重組,出租汽車業務全部歸併於大眾交通,自身轉向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投資,開創了A股兩家上市公司之間重組的先河。
媒體用一個很生動細節,揭示楊國平對資本市場的精通:
「1992 年時任市建委主任吳祥明聽取了建委系統擬上市公司的情況匯報。當時擬上市的共有6 家企業,大眾出租排在最后,被市建委認為是可上可不上的「中間狀態」。但已經把上市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充分的楊國平用10 分鍾的匯報,就讓吳主任同意向市政府上報大眾出租上市方案。」
證監會的一紙立案書,猶如投入資本池塘的重石,在「保健品第一股」交大昂立身上激起了層層巨浪。
這不僅關乎一家老牌上市公司的信披迷霧,更將在A股沉浮三十余載、堪稱「活化石」的資本老將楊國平推向了風暴眼。
楊國平並非普通高管。作為上海知名企業家和浙商代表,他長時間擔任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構建了一個橫跨保健品、交通服務和公用事業的商業版圖。
目前,外界最關注的是,楊國平同時在多家上市公司擔任要職,其個人行為模式是否會形成跨公司治理風險。「資格最老」董事長精心構築的資本版圖,能否安然渡過這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真相,正隨監管的深入而步步逼近。
交大昂立月K
大眾公用月K
大眾交通月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