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藥企控制權大洗牌!

2025-07-15 14:04

(來源:一度醫藥)

轉自:一度醫藥

醫藥行業的2025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據觀察,僅過去半年時間,就有多家藥企籌劃易主或已完成控制權變更。

頻繁的易主動作不僅反映了企業自身經營壓力的驅動,也展現了行業變革與資本運作的複雜因素。以下是對今年部分籌劃易主/控制權變更藥企的盤點:

康華生物(維權):籌劃控制權變更

7月13日,康華生物的一紙停牌公告,將其控制權變更的計劃公之於衆。作為國內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開拓者,康華生物曾憑藉這一獨家品種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2020年公司上市,康華生物的業績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后,從2022年開始連續下滑。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暴跌55.7%,歸母淨利潤更是驟降 86%,僅余2070.86萬元。

實控人王振滔有着「温州鞋王」的盛名,此次籌劃控制權變更,或許是王振滔在權衡利弊后的戰略抉擇——一方面,其控股的奧康國際(維權)也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康華生物的戰略地位可能隨着其轉型而發生一些變化;另一方面,引入新的資本力量,或為康華生物尋找新的發展引擎,以擺脫當前的業績困境。對於康華生物而言,這既是一次艱難的轉身,也可能是重生的契機。

賽隆藥業:「立白二代」入局

2025年7月9日,賽隆藥業公告控股股東變更為海南雅億,而海南雅億無實際控制人,這意味着賽隆藥業進入了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賽隆藥業因2024年業績不佳,自2025年4月28日起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此次股權變動中,公司控股股東蔡南桂、唐霖擬向海南雅億共贏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轉讓14.16%股份,交易金額達1.99億元。

海南雅億成立於2025年5月,是一家為參與本次交易而設立的投資平臺。其背后股權結構複雜,普通合夥人為海南雅億共創科技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15%;陳展生和北京企通富源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為有限合夥人,出資比例分別為25%和60%。陳展生是立白集團創始人陳凱旋之子,目前在立白凱晟控股集團擔任副董事長、首席投資官。

此次「立白二代」陳展生的入局,或許意味着立白集團開始佈局醫藥領域。立白集團資本實力雄厚,陳展生的入局可能為賽隆藥業注入資金或跨界資源,推動其轉型高附加值領域。然而,海南雅億目前無實際控制人,其未來的戰略規劃和管理能力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中美史克:結束40年合資史

78日,赫力昂中國對外宣佈,已於近日完成對其非處方藥合資企業——中美天津史剋制藥有限公司(簡稱 「中美史克」)剩余12%股權的收購。至此,中美史克徹底告別合資時代,成為赫力昂的全資子公司。

赫力昂對中美史克的全資收購謀劃已久。2024年9月,赫力昂通過兩筆交易,從達仁堂和天津醫藥集團手中收購33%股權,持股比例提升至88%。今年4月15日,達仁堂公告將持有的最后12%股權作價16.23億人民幣轉讓給赫力昂。

627日,這筆交易正式完成,中美史克徹底易主。此次交易對中美史克整體估值高達135億元,溢價顯著,彰顯了赫力昂對其價值的高度認可。

派林生物:巨頭整合下的行業格局重塑

2025年6月9日,派林生物(000403.SZ)披露,其控股股東共青城勝幫英豪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擬將所持公司21.03%股份轉讓給中國生物。若交易完成,派林生物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中國生物,實際控制人將由陝西省國資委變更為國藥集團。

此次交易不僅是派林生物股權結構的重大調整,更是血液製品行業格局的重大變化。派林生物作為血液製品行業的領軍企業,2024年採漿量超1400噸,穩居千噸級血液製品第一梯隊。國藥集團作為中國醫藥行業的巨頭,旗下已擁有天壇生物衞光生物,若此次收購完成,國藥集團在血液製品領域的採漿量將大幅提升,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此次交易完成后,國藥集團在血液製品領域的實力將進一步增強,其在行業內的採漿量將顯著提升,有望重塑血液製品行業的競爭格局。

易明醫藥58同城姚勁波跨界入局

2025年6月3日,易明醫藥控股股東高帆將23%股份轉讓給北京福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姚勁波,6.62億元的轉讓價款背后,是一份嚴苛的業績對賭協議。轉讓方承諾,2025-2027年,公司現有業務板塊每年營收不低於6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2028年相關指標均為正。

易明醫藥對米格列醇片的依賴度持續上升,這一單一產品依賴的模式讓公司發展潛藏風險。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業績壓力凸顯。此次引入姚勁波旗下的北京福好,顯然是希望藉助新股東的資源與經驗,優化產品結構,拓展市場渠道。

姚勁波是58同城的創始人,2005年創立了58同城,並於2013年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姚勁波在互聯網領域的成功經驗,能否在醫藥行業複製?這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業績對賭協議像一把雙刃劍,既會倒逼新管理層全力以赴提升業績,也可能帶來短期業績衝刺而忽視長期發展的風險。易明醫藥的未來,繫於這次資源整合的成效。

成大生物:國資退場、民資接棒

2025年3月2日,成大生物的一則公告宣告了遼寧省國資委的退出,韶關高騰通過掌控其控股股東遼寧成大,間接拿下了成大生物54.67%的股權。

成大生物的興衰與狂犬病疫苗緊密相連。曾經,其狂犬病疫苗連續16年位居國內榜首,2019 年更是以3190萬支的銷量佔據全球15.5%的市場份額。但好景不長,隨着23種狂犬病疫苗上市、19種處於臨牀階段,市場競爭白熱化。成大生物的市場份額從超70%跌至不足40%,產品價格也大幅下降,毛利率從89.85%下滑至83.15%。

面對困境,成大生物加速多元化佈局,24項在研項目涵蓋流感、肺炎、HPV等多個領域,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和四價流感疫苗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受理。與中科紫東太初合作構建 AI 疫苗研發平臺,更是其擁抱新技術的積極嘗試。

新東家韶關高騰背后的粵民投,看中的正是成大生物在疫苗領域的深厚積澱與潛力。粵民投聚焦生命科學等戰略領域,計劃通過資本注入、資源整合等方式,助力成大生物突破瓶頸。這一民資接棒的案例,展現了民營資本在醫藥產業升級中的積極作用,也為成大生物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康惠製藥(維權):新主登場,資本聯姻

2025年3月,康惠製藥的控制權發生了重大變更。公司控股股東康惠控股擬將22%的股份轉讓給嘉興悦合智創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悦合智創」),並承諾放棄剩余10%股份的表決權。這一舉動標誌着康惠製藥正式「易主」。

悦合智創的實控人為李紅明、王雪芳夫婦,這對夫婦同時也是新三板公司億安天下(870849.NQ)的實際控制人。悦合智創成立於2025年3月20日,即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當天成立,顯示出此次收購的迅速與果斷。這種「閃電」式的資本聯姻,讓市場對康惠製藥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不過,目前康惠製藥的控制權尚未完全交割,正在等待交易所的審覈確認。

人福醫藥(維權):央企入主,破局尋變

2025年1月,人福醫藥控股股東當代科技與招商局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創科」)簽訂《重整投資協議》,標誌着這家老牌藥企即將由民營轉身為央企控股。6月公告進一步顯示,控股股東當代科技正在進行司法重整計劃,重整計劃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截至2025年5月29日,當代科技所持股份仍全部被繼續司法標記及輪候凍結,當代科技所持23.7%股份仍處於司法凍結狀態。根據《重整計劃》有關安排,招商創科將通過直接及間接持股和接受表決權委託,合計控制公司3.87億股普通股(佔總股本的23.70%)表決權。

2025年以來,人福醫藥管理層已經歷多輪調整。1月,李傑請辭董事長一職,繼任者為當代科技董事周漢生。此后,招商局背景的鄧偉棟、黃曉華被提名為新任董事。這兩位招商系高管的加入,預示着人福醫藥未來將加強資本運作和產業投資力度。

......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新冠疫苗之王」科興生物的控制權爭奪戰進入白熱化。在7月9日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舉行的特別股東大會上,股東們對是否罷免現任董事會以及重組董事會進行了表決。

儘管特別股東大會上賽富基金的提案獲得了通過,但科興生物的控制權爭奪戰仍未決出最終勝負。新董事會與現任董事會均聲稱自己擁有合法地位,兩位董事長並存的局面使得公司治理陷入僵局。

小結

2025年藥企易主浪潮中,資本力量成為重要推手。無論是大型醫藥產業集團、專業投資機構,還是跨界而來的互聯網巨頭,都在通過資本運作佈局醫藥行業。這不僅加速了行業整合,提升了市場集中度,也推動了醫藥行業的資源優化配置,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同時也可以看到,這波易主風向也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當業績壓力、市場競爭、資源整合、戰略調整等因素交織在一起,藥企的控制權也在產生變化。未來,隨着更多藥企的易主與行業整合,醫藥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行業格局也將被重新塑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