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行「買」小行,長城華西銀行要改名了?四川銀行43億接手控股權

2025-07-15 19:57

又一城商行控制權易主。

7月14日,四川銀行獲批入股長城華西銀行,入股完成后,四川銀行持股比例將達到40.92%。

此前,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資產」)及其全資子公司德陽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德陽資產」)在6月底將持有的長城華西銀行40.92%股份全部掛牌清倉,作價43.32億元,時隔半個多月,該筆股權的受讓方將落於四川銀行。

四川銀行是2020年成立的省級城商行,國有法人股比例達到97.18%,第一大股東為四川金融控股集團,持股比例20%。待股權轉讓最終落地后,四川銀行並表后的資產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近年來,城商行股權變動較為頻繁,地方國資增持掌控話語權成為主流。今年,上市城商行中的蘇州銀行青島銀行陸續獲國資股東增持,持股比例持續增長。非上市銀行中,今年至少6家城商行國資股東股權發生變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地方國資增持當地城商行,增強對城商行的管理,向外界展示對城商行發展的信心,吸引投資者投資城商行,不僅有助於增強城商行總體實力,也有助於提升城商行的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來源:圖蟲創意

來源:圖蟲創意

央企退場,四川銀行入主長城華西銀行

長城華西銀行40.92%股權受讓方有了着落。

四川金融監管局批覆顯示,同意四川銀行入股長城華西銀行9.4259億股股份,入股完成后持股比例為40.92%。四川銀行應依法合規行使股東權利,積極認真履行股東義務,建立健全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做好風險隔離、並表管理、關聯交易控制等工作。

此前,據長城資產6月25日公告,長城資產及其全資子公司德陽資產擬將合計持有長城華西銀行40.92%(合計持有9.4259億股)對外公開轉讓,並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佈股權轉讓相關信息,掛牌價格為43.32億元。

長城華西銀行前身為德陽市銀行,官網顯示,該行於2014年底引入長城資產作為戰略投資者,2016年9月獲批更名為長城華西銀行,長城資產成為其實際控制人。

作為此次股權受讓方的四川銀行其實是一家「新銀行」,成立於2020年,是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為基礎,引入28家投資者,採取新設合併方式設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註冊資本金300億元。

從業績上來看,四川銀行作為省級城商行經營情況要明顯優於長城華西銀行。

截至2024年末,四川銀行資產總額 4334.19億元,同比增長28.24%,同期長城華西銀行資產總額為1511.81億元。2024年,四川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9.16億元,同比增長17.67億元,增幅28.74%;淨利潤20.36億元,同比增長7.24億元,增幅55.20%。同年,長城華西銀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23.67億元、4.51億元。

據稱,此次股權轉讓是長城資產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助力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股權轉讓引入符合監管要求的優質戰略投資者,持續增強長城華西銀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

長城華西銀行是國內AMC系銀行之一。此前,中國華融(現中信金融資產)於2022年6月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華融湘江銀行股權,受讓方為湖南地方金融控股公司財信金控以及中央匯金,股權劃轉完成后,華融湘江銀行於2022年11月更名為湖南銀行。

參照華融湘江銀行的前例,若本次股權正式成交落地,長城資產完全退出后,長城華西銀行有望面臨更名及董事會變動等流程。

據長城華西銀行今年3月公告,時任董事長譚紅到齡退休,該行董事會選舉高焱為新任董事長,其任職資格有待監管部門覈准。高焱此前曾長期在長城資產任職,曾任長城資產雲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長城資產資產經營三部總經理等職。

大銀行持股小銀行,國資股東話語權增強

事實上,當前地方城商行第一大股東為銀行的例子並不少見。

上市銀行中,南京銀行杭州銀行齊魯銀行北京銀行成都銀行等城商行均持有一些城商行的股權,有的持股比例較大。

據日照銀行官網介紹,該行在2006年引入南京銀行為戰略投資者,開創了國內城商行之間戰略合作的先河,截至2024年末,南京銀行仍為日照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0%。杭州銀行持有石嘴山銀行18.39%股份,為該行第一大股東;齊魯銀行持有濟寧銀行11.36%股份,持股比例略低於濟寧市財政局,位列第二大股東。

此外,全國性銀行也有持股城商行的案例。招商銀行於2021年受讓平安信託、平安人壽持有的台州銀行14.86%股份,受讓后招商銀行持有台州銀行24.86%的股份。交通銀行早年入股西藏銀行,目前與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並列為西藏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10.60%。

近年來,城商行股權變動一直較為頻繁,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地方國資通過增持、受讓股權等方式,話語權正在不斷增強。

在上市城商行中,青島銀行、蘇州銀行國資股東通過增持方式持股比例不斷擴大。

今年1月以來,蘇州銀行國資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通過集中競價增持、可轉債轉股、被動稀釋等原因,持股比例增加至15%,成為該行控股股東,蘇州市財政局成為該行實際控制人;6月,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擬通過子公司增持青島銀行股份,增持后青島國信集團合計持股量預計不超過19.99%,將躍升該行第一大股東。

另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非上市銀行中,今年至少有煙臺銀行、達州銀行、廊坊銀行、濟寧銀行、寧波東海銀行、日照銀行等6家銀行國資股東股權發生變動。

同樣以四川省內銀行為例,今年4月,四川金融監管局同意達州市高新科創有限公司受讓成都新恆創博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都旭茂安科實業有限公司、成都中節施華電氣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持有的達州銀行股權,受讓后,達州市高新科創有限公司合計持有達州銀行16.4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9.20%。達州市高新科創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達州市國資委。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地方國資接手銀行股權,可在相當程度上恢復中小銀行股權融資能力,並在業務資源上給予銀行更多支持,同時也能進一步增加銀行服務當地經濟的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