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微現場】專場報道 | 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技術研討會

2025-07-15 17:46

(來源:奶牛微看)

合影

合影

合影

奶業振興 良種先行

為深入貫徹國家奶業振興戰略,推動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技術創新與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助力奶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7月13日,由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主辦,奶牛育種自主創新聯盟、中國奶牛后裔測定香山聯盟、《奶牛》雜誌社、《當代畜牧》雜誌社協辦的「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技術研討會」在第十六屆奶業大會奶業20強(D20)論壇暨2025中國奶業展覽會期間成功召開。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部分就坐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沈建忠,奶牛育種泰斗、育種專業委員會首席顧問、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沅,全國畜牧總站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聶善明,全國畜牧總站首席專家、育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閆奎友,中國奶業協會副祕書長陳紹祜,育種專業委員會顧問、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原站長倪俊卿、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運東,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主任麻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雅春,育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孫東曉張毅,現代牧業副總裁張學,上海奶牛育種中心總經理蘇衍菁,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玲玲,育種專業委員會祕書長首農畜牧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劉林,中國奶業協會養殖業發展部主任閆青霞,賽科星研究院育種應用技術中心直屬育種副總監孫偉,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震,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李雪賓,奶牛雜誌·奶牛微看主編趙利軍等出席此次會議。

行業部門、高校學者、國內外奶牛育種企業代表、牧場代表、牛精英學生代表等100余人參加本次研討會。

本次會議聚焦遺傳育種前沿技術、種業自主創新、產業鏈協同機制等核心議題,匯聚行業權威專家、領軍企業及實踐者,共話奶業遺傳改良的未來路徑。

會議得到了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光明牧業有限公司上海奶牛育種中心、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博瑞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會議由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祕書長劉林主持

會議由北京奶牛中心副主任、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祕書長劉林主持

領導致辭  指明方向

沈建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

當前,中國奶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消費需求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趨勢,唯有通過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才能突破瓶頸、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次論壇以「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意義深遠。

奶牛羣體遺傳改良作為奶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依託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力,從育種、養殖、加工到消費,形成閉環創新生態,為奶業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近年來,奶牛遺傳改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標準體系持續完善,二是數據驅動育種創新,三是協同機制逐步深化,四是全產業鏈融合提速。

展望未來,希望我們強化頂層設計、突破技術壁壘、深化利益聯結、擁抱全球合作,凝聚共識、協同創新,共同書寫中國奶業遺傳改良的新篇章,為奶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張沅:奶牛育種泰斗、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作為我國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技術的親歷者,一直非常關注行業的發展,尤其在近兩年奶業低谷期,育種人仍然勵志奮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從去年開始,我們在進口凍精受限的情況下,對我們國內育種企業是機遇也是挑戰,「關了一扇門,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前些年我們在自主培育方面進步不大,這次「逼迫」我們必須自主培育。而且這次會議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育種不單是種公牛站企業育種,也是與科研單位、養殖企業、加工企業等全產業鏈企業共同協同發展,希望大家將現在的阻力變成動力,為我國的奶牛羣體遺傳改良工作,特別是在自主培育優秀種公牛最重要的環節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麻柱: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主任

當前,我國奶業正面臨紓困的陣痛與轉型的壓力,在這樣一個催生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本次論壇聚焦「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恰逢其時、意義深遠。

我國奶牛平均單產水平從本世紀初的不足3噸躍升到9.9噸,牛奶質量安全水平更是達到甚至超越全球一流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奶業人善於學習、執着堅韌、敢於創新的精神。面向未來,推動我國奶業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奶業人思維模式的躍升,從全球奶業的優秀追隨者變成卓越開拓者。

奶牛種業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業,更不是靠哪一家企業、機構單打獨鬥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正確引導,大學、協會、DHI中心、育種公司產學研融合和深度參與。

當前奶業困難對於奶牛育種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讓我們以本次論壇為起點,凝聚產學研企合力,用技術鏈接產業鏈和價值鏈,用良種優化牛羣結構,通過種源創新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共同攜手助力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

主題報告 真知灼見

會議上,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雅春教授分享了「我國奶牛功能性狀基因組預測效果分析」;中國奶業協會養殖業發展部主任閆青霞介紹了「中國高產奶牛存欄分佈與性能表現」;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孫東曉教授分享了「大型牧業奶牛自主遺傳評估體系建設典型案例」;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震介紹了「河南省奶牛育種工作實踐」;一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鏈路產品運營官董飛分享了「數字化助推種業發展」。

王雅春

閆青霞

孫東曉

張震

董飛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認真記錄

最牛明星 良繁根基

會議期間舉行了「2025最牛明星之中國優秀種公牛展示活動,該活動由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技術指導,《奶牛》雜誌·奶牛微看、《當代畜牧》雜誌社承辦。展示了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較高、得到行業認可的國內五家育種企業的部分優秀種公牛。

中央種業振興行動實施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奶牛肉牛遺傳改良計劃,幾代育種人薪火相傳,育中國自己的頂級種公牛,推動全國奶牛羣體遺傳改良。各種牛站自主培育出一批遺傳性能優異、精液品質穩定的國產優秀種公牛,目前,國內存欄青年種公牛遺傳水平已達到進口奶牛冷凍精液同等遺傳水平,「立足本土種質 堅定種源自信」,我們自己也能培育出國際一流水平的種公牛,為種業自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育種企業 廈門宣言

為深入貫徹國家奶業振興戰略,推動遺傳育種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奶業高質量發展。國內奶牛育種頭部企業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銷售總監王振剛、光明牧業有限公司上海奶牛育種中心總經理蘇衍菁、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運東、河北品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李雪賓、賽科星研究院育種應用技術中心直屬育種副總監孫偉共同發佈奶牛種業廈門宣言,在自主培育優質種牛、建立良好市場秩序、協同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等方面達成共識。

奶牛雜誌·奶牛微看趙利軍主持宣言儀式

奶牛雜誌·奶牛微看趙利軍主持宣言儀式

奶牛雜誌·奶牛微看趙利軍主持宣言儀式

專家點評 啟示良多

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原站長、河北省畜牧業協會祕書長倪俊卿:希望今后的遺傳評估,以國內CPI和GCPI爲準。近年來,我們國內的種公牛育種值越來越高,相信通過我們國內育種企業的不斷努力,一定能培育出我們自己的更優秀的種公牛,用我們培育的優秀種公牛改良我們的奶牛羣體,使我們自己改良的中國奶牛生產水平立於世界的一流水平。

光明牧業有限公司上海奶牛育種中心總經理蘇衍菁:光明牧業上海奶牛研究所總經理、上海奶牛育種中心總經理 近年來,我國奶牛育種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我們與世界一流育種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如何讓國內的CPI和GCPI指數與奶牛場更加匹配,自主育種體系如何與國際接軌並超過國際育種體系,是未來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在國家種業振興的大背景下,相信我們育種企業與科研院校、養殖企業協同創新,一定能培育出國際一流的種公牛。

全國畜牧總站奶業與畜產品加工處處長閆奎友育種工作是一項繁瑣、長期而且需要耐心的工作,希望我們育種企業協同全產業鏈發展,立足核心種源,自主可控,讓我們奶業從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

全國畜牧總站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聶善明我們的育種需要自立自強,自主可控,但是任重道遠,相信有我們育種企業與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績,不斷增長我們奶業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現代牧業副總裁張學:根據現代牧業戰略部署,我們與首農畜牧北京奶牛中心資源整合,於2023年成立新的育種企業,到今年已經培育出45頭優秀種公牛,規劃到2027年培育100頭優秀種公牛。將來,我們強化自主育種工作,培育高產、高效、高質、高性能、高一致性的優秀種公牛,為我國奶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奶業協會副祕書長陳紹祜:感謝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專家、育種企業多年來對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工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我國奶牛羣體遺傳改良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益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斷進取,未來,相信大家能夠同心協力,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我們的育種事業會越來越好,在奶業十五五期間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技術突破 新品發佈

寧夏奶牛種業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全國首個省(區)級奶牛基因組數字育種平臺暨液相芯片成功發佈

2025年7月13日,寧夏奶牛基因組數字育種平臺暨液相芯片在第十六屆奶業大會「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技術研討會」上隆重發布。該項技術成果由寧夏畜牧工作站牽頭,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揚州大學、寧夏大學、中國奶業協會、寧夏農墾乳業等國內優勢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共同研發,是我國首個省(區)級奶牛基因組數字育種平臺,且完全具有知識產權的兩款"中國(寧夏)芯"奶牛育種液相芯片(140K高密度、10K低密度),標誌着寧夏奶牛種業正式跨入基因組精準育種新階段。

寧夏奶牛基因組數字育種平臺,整合全區130個牧場、449萬頭奶牛多維度數據,集成數據管理、信息查詢、統計分析、遺傳評估、科學選配、基因組分析六大核心功能模塊,實現32項重要性狀一鍵式智能評估。

「中國(寧夏)芯」140K、10K奶牛育種液相芯片,基於寧夏本土奶牛育種數據,實現奶牛生產、繁殖、健康等重要性狀位點的一次性整合。其中,140K高密度液相芯片覆蓋14萬多態性位點,可精準預測育種價值,滿足優秀種公牛與高產核心羣體精準選育需求;10K低密度液相芯片創新性平衡成本效益與信息含量,專為大規模羣體設計,更符合未來養殖端生產需求。

寧夏奶牛育種創新成果的發佈,為全國奶牛育種體系貢獻了寧夏智慧和寧夏力量。

任重道遠  未來可期

奶牛種業作為奶業發展的「芯片」,承載着推動奶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奶牛羣體遺傳改良與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是我國奶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奶牛羣體遺傳改良是產業鏈的「源頭活水」,決定着奶源的產量與品質,而全產業鏈協同則是「紐帶橋樑」,讓優質基因的價值沿着鏈條層層傳遞,築牢「從牛到奶」的品質根基。

儘管當前我國奶牛種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育種基礎工作,一定能培育出具有國際一流的優秀種公牛,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奶業全產業鏈,為我國的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築牢堅實的種源根基。

花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