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17:26
6月下旬至今,港股紙業股(LIST1230)上揚勢頭強勁,紙業板塊表現亮眼。6月20日至7月14日收盤,紙業股漲幅約15%,其中陽光紙業(02002)、晨鳴紙業(01812)、理文造紙(02314)及玖龍紙業(02689)等龍頭個股連續多日上揚。截至7月14日收盤,陽光紙業月漲幅19%,玖龍紙業同期上漲近12%,大幅跑贏恆生指數。
智通財經認為,本輪紙業股上漲的直接動因,或來自原材料價格回落。今年以來,國際木漿價格持續走弱,截至6月底,歐洲針葉漿報價較年初下跌約15%,國內闊葉漿現貨價同步下行。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紙企毛利率與漿價呈顯著負相關,隨着低價漿逐步進入生產環節,三季度紙企利潤彈性有望釋放。
與此同時,頭部企業近期頻繁發佈提價函。以文化紙為例,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自6月起多次上調出廠價,累計漲幅達300-500元/噸。中信證券認為,傳統旺季備貨需求啟動,疊加下游庫存處於低位,提價傳導順暢將進一步修復企業盈利能力。
成本端壓力緩解、需求邊際改善及低估值優勢共同推動,紙業股的春天來了嗎?
量能階梯式放大板塊累計漲幅近14%
根據智通財經瞭解,港股紙業股近期迎來一輪顯著上漲行情。以陽光紙業為例,其在6月20日至7月14日的16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20.71%,振幅達21.89%。就板塊表現來看,同期累計上漲13.73%,振幅達15.34%,最高觸及276.473港元,成交額突破5.6億港元,量價配合顯示資金積極介入。
具體來看,該紙業股在此期間呈現明顯的多頭佔優格局。首先,K線結構上,16個交易日中收出13根陽線,佔比超80%,且陽線成交量(2.167億股)顯著高於陰線(3530萬股),反映買盤持續性較強。從波動特徵特徵來看,紙業股從最低239.455港元攀升至最高276.473港元,期間未出現單日超5%的回調,呈現「進二退一」的穩健上行趨勢。
此外,該行情量價配合明顯,區間天量達3388.6萬股(約為地量的4.8倍),尤其在價格突破250港元關鍵位時伴隨放量,顯示主力資金加速進場。
總之,從技術面來看,紙業股近期呈現量價齊升的強勢格局,16個交易日收出13根陽線,且關鍵價位突破伴隨放量,顯示多頭佔據主導地位。目前股價已站上120日均線,短期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MACD指標金叉后持續向上發散,RSI尚未進入超買區,技術形態偏強。若后續成交量能維持活躍,且有效突破280港元壓力位,則上行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反之,若量能萎縮或失守250港元支撐,則需警惕技術性回調風險。投資者可結合量能變化及關鍵價位表現,把握波段操作機會。
供需壓力仍存龍頭加速海外擴張
宏觀數據來看,造紙板塊行業CAPEX領先於PPI領先於庫存,2024年行業企業數量擴張4.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達18.5%,全國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58億噸、同比增長8.6%,規模以上造紙和紙製品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利潤總額519.7億元、同比增長5.2%。2025年行業預計延續供需壓力,盈利周期持續磨底。
龍頭持續開發創新產品、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進一步擴大規模效益和差異化優勢,集中度延續提高態勢,玖龍、太陽、山鷹、博匯、仙鶴、五洲、華旺等2024年造紙銷量分別增加16.7%、12.8%、8.0%、6.2%、8.0%、25.9%、38.7%、4.9%;此外,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佈局,山鷹、博匯、仙鶴、五洲、華旺等24年海外收入分別增加12.1%、73.2%、35.7%、47.6%、1.0%。
微觀角度看,成本下行+提價落地,紙企盈利預期改善。今年以來,國際木漿價格持續走弱,截至6月底,歐洲針葉漿報價較年初下跌約15%,國內闊葉漿現貨價同步下行。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紙企毛利率與漿價呈顯著負相關,隨着低價漿逐步進入生產環節,三季度紙企利潤彈性有望釋放。
與此同時,頭部企業近期頻繁發佈提價函。以文化紙為例,太陽紙業、晨鳴紙業等自6月起多次上調出廠價,累計漲幅達300-500元/噸。中信證券認為,傳統旺季備貨需求啟動,疊加下游庫存處於低位,提價傳導順暢將進一步修復企業盈利能力。
需求側亦釋放回暖信號。國內方面,暑期教輔教材印刷需求季節性增長,包裝紙則受益於消費電子、家電等領域訂單回升。出口市場表現尤為亮眼,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瓦楞紙出口量同比增長34%,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成為主要增量來源。
從估值角度看,港股紙業板塊長期被市場低估。當前玖龍紙業動態市盈率不足8倍,理文造紙市盈率約6倍,均低於近五年均值。LIST1230仍較2024年高點低約20%,安全邊際凸顯。隨着盈利底部確認,板塊配置性價比凸顯,近期南向資金持續加倉頭部紙企,反映市場情緒轉向樂觀。
綜合來看,本輪港股紙業股的上漲行情主要由成本端改善、需求邊際回暖及低估值修復共同驅動。短期來看,木漿價格低位運行疊加旺季提價落地,紙企盈利彈性有望持續釋放;中長期則需關注行業供需格局變化及龍頭企業海外擴張成效。儘管板塊仍面臨國內需求復甦力度不確定等挑戰,但當前估值水平及資金流向顯示市場對紙業股的配置信心正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