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17:10
全球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持續顛覆國際資金的流向。
英偉達股價持續攀新高的同時,A股算力板塊6月以來持續沸騰。
在工業富聯、新易盛等多家算力股業績亮眼預告的刺激下,A股的AI硬件板塊又爆了!
這一切都源於3年前。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橫空出世,用户迅速破億,更是一舉引爆全球對生成式AI的熱情,資金如潮水般蜂擁進人工智能。
ChatGPT發佈一周年后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截止日期為2024年1月15日)數據顯示,全球總財富增長9%達108萬億元人民幣,一半以上新增財富來自AI。彼時的黃仁勛得益於英偉達股價飆漲90%,其身價也水漲船高至828億美元,排行全球第17名。
這是AI第一次如此深度影響全球富豪榜更迭,更是剛剛開始。
又是一年多后,英偉達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4萬億美元的公司,上周末黃仁勛身價歷史性超巴菲特,位列全球第7。
正是在ChatGPT誕生前,科創芯片ETF(588200)於2022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正式上市,在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發展的3年里,基金規模從初始的3.67億元躍升爲301.58億,增長超80倍,不僅在同類產品斷層第一,更是穩居主題類ETF第一。
近幾個月科創芯片ETF(588200)持續獲得資金大幅流入的背后,意味着什麼?
1
AI行情大爆發下的時代浪潮
今年1月,ChatGPT發佈后的兩年多時間后,中國科創企業迎來「DeepSeek時刻」。
這絕對是值得載入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歷史的里程碑時刻,意味着國產開源大模型,幾乎追平了全球最領先的模型能力,使得全球科技圈將視角轉向中國的AI產業。
DeepSeek同樣引爆中國資產重估浪潮。
今年1月20日,DeepSeek-R1發佈引發了A股的AI科技行情。Wind數據顯示,科創機械指數、科創芯片指數、科創信息和科創綜指1月21日-2月27日分別漲19.38%、18.47%、18%和16.7%。
隨后因短期積累漲幅擴大、4月「對等關税」衝擊等原因,AI板塊3月以來持續回調,資金卻堅定逆勢佈局。回看科創芯片ETF(588200)份額變化情況,也呈現出明顯的「低位佈局、高位止盈」特徵。好的產品工具,結合配套的策略服務,才能讓投資者擁有更優的投資體驗。
Wind數據顯示,科創芯片ETF(588200)近60日吸金65.24億元,自2月19日至今淨流入額高達120.36億元,尤其是6月AI算力板塊回暖以來,資金流入速度繼續加速。
一方面是芯片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作為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駕、5G等新技術的硬件載體,是「新基建」的基礎。
科創芯片ETF(58820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469,C類:017470)跟蹤科創芯片指數,該指數聚焦科創板芯片龍頭,涉及芯片設計、集成電路製造和封測、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等方面,硬科技特徵凸顯,契合嘉實基金一直看好半導體行業周期成長與國產替代的長期邏輯。
另一方面,2025年芯片板塊的中報預告顯示,受益於AI算力旺盛等因素,行業實現營利雙增,7家科創芯片企業本月發佈中報預告,全部實現利潤增長,當中的4家是科創芯片ETF的成份股,瀾起科技、恆玄科技、樂鑫科技等企業中報預告淨利潤實現同比大幅增長。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此外,內資半導體巨頭IPO進程提速,國產關鍵芯片領域有望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政策與資金支持,AI芯片自主化趨勢繼續強化。
摩爾線程、沐曦的科創板IPO於6月底獲上交所受理,進入公開審覈階段,長鑫存儲於7月7日在證監局完成IPO上市輔導備案,正式啟動上市進程。
放眼全球,AI與半導體產業的深度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構全球經濟、政治格局。
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達32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創下歷史次高,印證了行業的高景氣度。其中中國市場連續八個季度位居全球最大市場地位,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復甦的重要引擎。
根據大摩預測,模型推理需求集中爆發,將成為驅動AI芯片下一階段增長的核心動力。這意味着行業的擴張周期仍如火如荼。
2
科創行情走到哪了?
2024年1月,英偉達股價屢創新高,市值逼近2萬億美元,彼時全球在緊張兮兮熱議「英偉達會成為下一個思科嗎?」
儘管大家都明白「市場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機」的道理,但市場行情波動總會令人焦躁不安。
回看國內本輪科創行情,人工智能、芯片和機器人在1-2月領漲,3月進入調整,6月重迎上漲;軍工5月表現亮眼,創新葯則在5-6月加速爆發,多板塊輪動上漲后,本次科創行情走到哪了?
股票行情主要由盈利與估值水平決定,是股價的 「價值錨」,但這兩個因素又受國內外宏觀經濟與政策、產業趨勢、資本市場環境、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動等影響互相交織。
針對目前的行情,中金策略團隊提出科創行情演繹的三階段假設可供參考:
階段1——敍事強化,科技產業出現積極催化,行情主要由估值修復驅動,資金主要以交易型資金為主;
階段2——敍事兑現,科技產業鏈開始兑現業績,行情轉為業績驅動,國內專業機構投資者與部分長線外資迴流市場;
階段3——敍事升級,該階段AI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且與國內宏觀政策形成聯動,盈利與估值戴維斯雙擊,內資轉向樂觀且長線外資開始大幅迴流。
目前科創支持政策也仍在持續推進,從頂層設計到資本市場改革都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支持。
今年2月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邀請了多位科技領域企業家出席,包括大型科技龍頭和AI、機器人等新興領域,體現了對科技企業的重視。
3月發佈的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繼續被擺在重要位置,明確指出支持「人工智能+」行動。
科創板作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繼去年推出的「科創板八條」和「併購六條」后,今年政策層繼續為科創企業增加了融資支持,如科技創新債券、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等。
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市場各方期待已久的科創成長層正式落地。
科創成長層的設立,是國家堅定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一招,它增加的不僅僅是一個板塊,更是為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等前沿領域企業開闢了更暢通的IPO通道,補齊了科創板對未盈利企業支持不足的短板。
然而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的交易門檻仍為「50萬元資產+2年經驗」,門檻高。ETF以高效透明、費用低廉等優勢,成為投資者一鍵佈局科創板的重要工具。
此前證監會發布《關於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也提到要「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
那市面上有哪些跟蹤科創板的特色ETF產品?
3
「科創ETF全嘉桶」!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6年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讓嘉實科技投研團隊敏鋭察覺到AI時代正加速走來,當機立斷啟動了AI產業鏈的深度研究。
2017年,嘉實基金便前瞻性提出了科技行業的五大投資方向——互聯網平臺、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創新葯,以長期主義的視角深耕佈局,靜靜守候產業奇點來臨。
從2016年到2022年,嘉實持續六年的AI產業研究仍在等待大規模的投資機會,但團隊依舊堅定看好人工智能的未來潛力;除了科創類主動產品,基於一體化投研平臺的判斷,嘉實基金指數投資也選擇在無人問津的時候推出上述具備「產業拐點」潛力的五大科創相關產品,耐心等待巴菲特常説的落入「最佳擊球區」的球。
2021年7月5日,科創創業ETF嘉實(588400)正式上市,是首批跟蹤科創創業50指數的ETF,行業覆蓋新能源、半導體、生物醫藥等熱點賽道,整合科創板與創業板龍頭,如寧德時代(新能源)、邁瑞醫療(醫療器械)等。
2022年5月7日,科創信息技術ETF(588100)正式上市,同樣是首批跟蹤科創信息指數的ETF產品,成份股包括半導體(瀾起科技、中微公司)、雲計算(金山辦公)、網絡安全等領域。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4日,該ETF近一年漲超48%,成立以來回報高達31%,位居同類產品第一。
2022年10月26日,科創芯片ETF(588200)正式上市,同樣是首批跟蹤科創芯片指數的ETF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4日,該ETF上市以來以來強勢「吸金」277億元,最新規模高達302億元,成立以來收益率超51%,均位於同類產品斷層第一;產品最新淨值1.52,是當之無愧的業績、規模共振的ETF產品。
在全市場對醫藥板塊避之不及的2024年,嘉實基金團隊於1月5日上市科創醫藥ETF嘉實(588700),是全市場首隻跟蹤該指數的ETF。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該ETF年內上漲30.28%,最新規模為2.11億元,雙雙位於同類產品第一。
在今年「DeepSeek時刻」引爆A股AI熱潮,嘉實基金對產業持續多年的深耕終於厚積薄發,旗下科技成長相關主被動產品線全面爆發。
今年4月17日,嘉實基金還推出全面表徵科創板的硬核新產品——科創綜指ETF嘉實(589300)以及科創綜指增強ETF(588670),隨后還推出全市場獨家品種科創機械ETF(588850),綜合來看嘉實基金是公募基金里科創產品佈局較早、較全面的機構。
這份「科創全嘉桶」套餐里,既覆蓋科創板寬基,又有科創核心細分方向,方便大家的投資選擇和組合搭配。產品佈局也顯示出嘉實圍繞國家戰略和關鍵產業方向「超級機遇」的持續挖掘和長期信心。
而科創芯片ETF(588200)等產品規模的持續增長,也印證着市場資金對這類便捷產品工具的認可。在重要方向識別出優質beta,轉化為清晰易懂的產品,才能幫助投資者更好分享國家現代產業發展的果實。
4
小結
儘管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增加,但AI技術的發展、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卻愈發堅定,各國都試圖通過搶佔技術制高點來對衝未來的不確定性。
這場席捲全球的產業革命中,AI后續發展的最大看點一定落腳在中美兩國身上。科技的本質是供給創造需求,誰能真正創造出爆款AI應用,誰將取得AI革命的勝利。而卷工程、卷數據、卷人才,中國從來不輸。
國內的DeepSeek憑藉其開源、高性價比為AI的廣泛應用創造了巨大可能性,意味着當前的科技成果僅是AI星辰大海的冰山一角。
面對新一輪科技浪潮的紛繁複雜,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借道專業機構和精準產品工具參與AI投資或是更優選擇。
繼DeepSeek讓整個中國AI被世界所看見,十年前就深耕AI研究的嘉實基金,將持續基於產業「超級機遇」,通過精細化產品和服務,致力於成為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重要橋樑」。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上述內容僅反映當前市場情況,今后可能發生改變,不代表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亦不構成基金投資收益的保證或任何投資建議。指數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指數基金存在跟蹤誤差,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購買任何基金產品前請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請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等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