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 "大而美" 法案生效!

2025-07-15 14:18

  (來源:中歐碳中和)

  這份長達940頁的法案,通過調整税收抵免、補貼政策等方式,對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產業採取差異化對待,其中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產業首當其衝。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美國國會眾議院3日下午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已於本月1日獲參議院通過。美國國內擔憂該法案將進一步加劇美國財政赤字與債務風險。

  這份長達940頁的法案,通過調整税收抵免、補貼政策等方式,對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產業採取差異化對待,其中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產業首當其衝。有專家認為,「大而美」法案將使得美國失去在該領域的全球競爭優勢。

  「大而美」法案廢除《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中美國能源部(DOE)用於清潔能源商業化示範項目部署的撥款,撤銷了儲能製造設施低息貸款等未兑現資金。

  同時新增10億美元撥款,明確允許用於電網可靠性建設、發電設施配套儲能、輸電基礎設施升級,重點支持長時儲能技術示範項目、極端氣候應對能力建設、偏遠地區微電網儲能系統。

  01

  儲能税收抵免延長至2036年

  「大而美」法案曾於2025年5月22日在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當時的眾議院版本要求儲能項目必須在60天內「開始建設」或者必須在2028年底前投入使用,否則失去投資税收抵免ITC和生產税收抵免PTC資格。眾議院版本將「投入使用」作為税收抵免的硬性截止日期,相較於《通脹削減法案》IRA原定的2032年或更晚的逐步淘汰大大提前。

  此次特朗普簽署的是7月1日通過的參議院版本,與眾議院版本相比,在儲能相關條款上整體方向一致,但在時間節點與配套監管方面有細節優化和限制調整。

  時間節點上,參議院版本為儲能設置了分階段退坡的政策保障,儲能項目若在2033年底前開始建設,抵免為100%,2034年75%、2035年50%,2036年以后抵免停止 。

  此次調整將儲能ITC補貼時間從2032年延至2036年,為儲能行業提供了更長的政策支持窗口;減緩了退坡幅度,相比原計劃的逐年大幅削減(20%/40%/60%),新方案退坡節奏更平緩(25%/50%),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

  02

  中資企業受限

  但放寬對外國敏感實體限制

  在儲能領域,「大而美」法案禁止受關注外國實體(Foreign Entities of Concern, FEOC)參與儲能項目建設的限制生效。

  法案規定,2025年12月31日后開始建設的儲能項目若涉及受關注外國實體和指定外國實體,則無法享受ITC和PTC。FEOC包括中國軍事公司、特定電池生產實體等。

  若儲能項目股權、債務或技術協議觸及法案設定的閾值(如單一指定外國實體持股≥25%),將無法獲得IRA税收抵免;供應鏈審查升級,電池廠商需證明鋰、鈷等關鍵礦物加工環節未被「受控外國實體」支配,否則可能喪失30% ITC資格;此外還面臨着合同條款風險,與美國企業合作的技術許可協議若包含產量/數據控制等條款,可能被認定為「有效控制」。

  不過此次特朗普簽署的版本相較於此前眾議院版本,對外國敏感實體的限制有所寬松。

  眾議院版本法案下,法案頒佈后一年的電站,若任何組件、關鍵礦物來自禁止外國敏感實體,則無法獲得補貼;本次新版法案下,其從外國敏感實體獲取的材料成本佔總材料成本佔比在26-29年低於60%/55%/50%/45%,30年及以后低於40%,則仍可獲得補貼。

  此外,此前版本法案下,法案頒佈后兩年,若向外國敏感實體支付的金額超過補貼相關總支出的5%/15%,則不可獲得補貼,最新版本法案下該條款直接刪除。

  03

  危及全美多達4500個清潔能源項目

  法案同時終止了新建節能住宅、節能家居改造、家用可再生能源設備(如太陽能板)等多項清潔能源税收抵免,清潔氫氣生產抵免也被取消。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法案規定風能和太陽能項目需繳納年度租金,雖未納入對特定進口組件的徵稅條款,但額外的費用成本仍將加重企業負擔。

  總部位於加州的非政府組織能源創新與韋爾斯利學院一份最新分析報告預測:這項法案或危及全美多達4500個清潔能源項目,威脅數十萬個就業崗位,並迫使美國家庭在未來5年內,每年額外承擔數十億美元的能源開支。

  04

  電動汽車產業或遭遇重創

  「大而美」法案對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打擊尤為精準且猛烈。法案的核心舉措包括:自今年9月30日起,全面取消消費者購買或租賃新電動汽車可享受的7500美元聯邦税收抵免,以及購買二手電動汽車的4000美元補貼。

  福布斯網站還披露稱,對累計銷售超過20萬輛符合條件電動汽車的車企(涵蓋特斯拉、通用、福特等幾乎所有主流廠商),補貼將在2025年底提前終止。

  法案還增設一項爭議性條款——要求電動汽車車主每年額外繳納250美元高速公路使用費。據估算,這筆費用達到普通燃油車車主油税負擔的3倍以上。

  05

  儲能出海挑戰加劇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儲能電池出貨量佔全球總量的90%以上,美國至少有50%的儲能電芯需要依賴從中國進口。

  除美國市場外,中國儲能企業正在加速全球化佈局,但美國《大而美法案》中的「受關注外國實體」(FEOC)條款給我們敲響了警鍾,這預示着未來出海之路將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

  美國項目開發商為獲取儲能税收抵免(ITC/PTC),將被迫剔除中國供應鏈,對於已經在當地有產能佈局的企業,或迫使其出讓控股權。其次有可能引發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比如歐盟正在制定類似《淨零工業法案》,可能效仿FEOC條款。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全球新能源產業主導權的爭奪。未來2-3年將是全球儲能產業鏈重構的關鍵窗口期。中國企業的應對不僅關乎個體生存,更將影響全球能源轉型的進程和格局。如何才能在變局中贏得新發展空間,值得每一個企業思考。

責任編輯:蔣露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