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石化油服跌2.46%,成交額2.11億元,近3日主力淨流入-3579.46萬

2025-07-15 15:00

7月15日,石化油服跌2.46%,成交額2.11億元,換手率0.78%,總市值375.35億元。

異動分析

可燃冰+俄烏衝突概念+頁岩氣+雄安新區+天然氣

1、公司主營為地球物理、鑽完井、測錄井等綜合服務;適用於可燃冰開採環節;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承擔了「天然氣水合物鑽探取心關鍵技術」、「淺層天然氣水合物鑽探取心技術「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探保壓與非保壓取心及樣品儲存分析技術」、「天然氣水合物鑽探取芯工程樣機及配套技術」等四項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

2、俄烏衝突可能惡化俄羅斯油氣出口前景,原油中樞或超預期。公司主營業務為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

3、國內最大的綜合油氣工程與技術服務專業公司,保障中國石化集團的勘探開發任務;公司擁有普光氣田、涪陵頁岩氣等代表性項目,全力保障涪陵頁岩氣田二期、順北油氣田、威榮頁岩氣田等產能建設;建立頁岩氣技術中心,「涪陵大型海相頁岩氣田高效勘探開發」獲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本公司鑽井服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24,718,771千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9,368,752千元增加27.6%。全年完成鑽井進尺736萬米,同比增加33.6%。本公司高效保障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勘探開發任務,全面推進順北特深油氣田、西南天然氣、鄂爾多斯緻密油氣田勘探開發,全力推進涪陵頁岩氣田二期、文23儲氣庫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高效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鄂西地區頁岩氣地質勘查,繼續保持沙特阿美公司、科威特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和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最大的陸上鑽井承包商。

4、2017年5月公司在互動表示,4月30日,黃河鑽井總公司在雄安新區施工的第一口地熱代煤井—大營1井順利完鑽。黃河鑽井總公司是石化油服全資子公司勝利工程公司的下屬單位。大營1井業主為中石化綠源公司,黃河鑽井總公司在該業主2016年的競標中中標了多個地熱鑽井項。

5、中石化集團內唯——家經營工程技術服務的主體公司,主營為地球物理、鑽完井、測錄井等綜合服務,位居全球油服行業第四位;擁有678台陸地鑽機,14座海上鑽井平臺、78臺地震儀主機,127套成像測井儀,401套綜合錄井儀,150台2500及3000型壓裂車等專用設備。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淨流入-2135.34萬,佔比0.1%,行業排名9/14,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所屬行業主力淨流入-2.80億,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

區間 今日 近3日 近5日 近10日 近20日
主力淨流入 -2135.34萬 -3579.46萬 -2688.42萬 -6100.31萬 -1.55億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佈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8194.16萬,佔總成交額的8.32%。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1.98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1.98元,近期該股有吸籌現象,但吸籌力度不強;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1.97,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吉市口路9號,成立日期1994年11月21日,上市日期1995年4月11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油氣勘探開發的工程與技術服務。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鑽井49.54%,工程建設21.96%,井下特種作業13.52%,地球物理7.27%,測錄井4.43%,其他1.92%,其他(補充)1.35%。

石化油服所屬申萬行業為: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田服務。所屬概念板塊包括:油氣改革、可燃冰、頁岩氣、天然氣、中石化系等。

截至3月31日,石化油服股東户數10.93萬,較上期增加0.79%;人均流通股0股,較上期增加0.00%。2025年1月-3月,石化油服實現營業收入178.50億元,同比減少3.69%;歸母淨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23.04%。

分紅方面,石化油服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20.84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0.00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石化油服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東,持股6578.32萬股,相比上期減少290.03萬股。南方中證500ETF(510500)位居第七大流通股東,持股5240.05萬股,相比上期減少605.04萬股。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