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金樂道·把握市場脈搏∣財報季來襲:美股漲幅迎「試金石」,港股性價比修復與黃金長期樂觀共振

2025-07-15 07:24

(轉自:國金證券第5小時)

財報季來襲:美股漲幅迎「試金石」

港股性價比修復與黃金長期樂觀共振

金金樂道·把握市場脈搏

大類資產觀點總覽及概要

美股本周開啟財報季,標普500二季度EPS盈利增速預期為2.8%,本輪美股漲幅或面臨考驗;中報披露在即,景氣度兑現的重要性明顯上升,港股業績修復兼具性價比的行業值得關注;短期「TACO」交易主導市場情緒,黃金區間震盪,后續黃金迴歸長期邏輯,維持樂觀觀點。

大類資產展望

1、固收

美債方面,當地時間上周一特朗普在社媒上對多個國家發出關税信函,周二特朗普表示關税於8月1日開始生效,且日期不會改變,加劇通脹預期,美債收益率上行。周三財政部擬採取的漸進式現金重建策略,降低了市場對美債供給衝擊的擔憂,美債收益率下行。周五特朗普宣佈對加拿大產品徵收35%關税,美債收益率再度上行。全周來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8.0bp,收於4.43%,2年美債收益率上行2.0bp至3.90%。

展望后市,美國經濟基本面仍處於邊際降温態勢,當前中美關税衝突趨於緩和,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緩和,但美方與其他國家談判博弈(如歐盟、日本等)以及關税政策在美國法院的裁決仍有較大不確定性。近期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來看,官員對降息節奏分歧較大,后續面臨通脹走勢不確定性較高。目前美債利率仍處歷史相對高位,對經濟活動具有適度限制性,疊加當前關税税率下經濟增長承壓,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將繼續處於降息周期,中期內美債利率下行方向相對較為確定,目前也具備相對較高的票息價值,但中期內美債市場的供需格局或將較為脆弱,后續有一定債券供給壓力,短期資金行為或引發美債市場波動加大,海外投資者對美債作為安全資產的信心有所動搖。從人民幣計價角度,特朗普税改法案通過之后將推動美國財政赤字擴張,美國政府主權債務風險加大,中期資金或有流出美元資產趨勢,從匯兌風險角度有一定不確定性。綜合以上因素,給予美債中性觀點。

中債方面:上周二股市大漲,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債市小幅調整,周三股市高位回落,債市情緒修復,周四上證指數突破3500后延續上漲勢頭,債券市場表現承壓波動較此前加大,周五股市衝高回落,債市尾盤反彈。 全周來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2.2BP至1.67%,1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3.4BP至1.37%。

國內經濟方面,6月CPI與核心CPI環比基本持平季節性,食品價格走勢相對偏強,服務類價格略有走弱。PPI環比延續疲弱態勢,同比降幅擴大,受項目施工放緩、能源結構調整及出口壓力影響,生產資料價格走弱明顯,生活資料價格總體平穩。

展望后市,債市走勢短期內取決於央行對債市風險及穩匯率的態度、經濟數據近期變化、美國對等關税政策后續走向等。未來經濟基本面的回升,仍需持續觀察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經濟內生動能的帶動作用、財政政策在惠民生促消費領域的中長期安排以及90日暫停期屆滿后關税政策后續走向等。在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回升尚未確認之前,基於央行引導銀行負債成本降低以及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預期,疊加金融機構面臨的資產荒格局,債市在中期內有望延續震盪走強的態勢。綜上,對國內債券給予樂觀觀點。

2、權益

美股:周度走勢來看,周一、周二特朗普對14國發函調整税率,並威脅加徵金磚國家10%額外税率,美股承壓,但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下市場波動率下跌,美股跌幅有限;周三、周四特朗普將8國關税税率提高至20-30%,並將對銅材徵收50%關税,但關税政策並未衝擊美股表現,主因人工智能資本開支韌性支撐英偉達等科技板塊走高;周五特朗普威脅對大多數國家15-20%關税,並對加拿大加徵35%關税,關税擔憂加劇,美股高位回落。驅動因素來看,1)美聯儲6月會議紀要顯示內部分歧加劇,降息預期有所降温,截至7月11日OIS市場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25BP概率降至69.1%(7月4日為73.2%),2025年全年降息空間由54BP降至50BP;2)分子端:上周經濟讀數相對平淡,對市場走勢影響較小,本周初請人數下降或難以視為勞動力市場整體韌性的信號,持續申領救濟人數的攀升更持久地反映出就業疲軟。全周來看,美股小幅回落,標普500、納斯達克與道瓊斯工業指數周度跌幅分別為0.31%、0.08%和1.02%。

短期來看,1)分子端:對等關税豁免延期至8月1日,疊加減税法案落地託底經濟,232、301調查的特定商品、基準關税或難有改變,短期政策不確定性抬升,疊加本周開啟財報季,標普500二季度EPS盈利增速預期僅為2.8%,本輪美股漲幅將面臨考驗。2)分母端,減税法案落地或催化債務可持續敍事,疊加關税政策通脹效應逐步傳導,三季度通脹壓力加大,美聯儲降息短期受掣肘,美股延續震盪。中期來看,關税、降息路徑以及債務上限等問題逐步明朗化,特朗普負面政策受經濟實質以及中期選舉約束,疊加Deepseek尚未衝擊業績預期且美股科技巨頭資本開支超預期,在「資本開支-業績兑現」邏輯下,美股仍有結構性修復機會。綜上所述,給予美股中性觀點。

A股方面:雖然外圍有較多干擾的因素,譬如美國對各國關税再起風波,上周五黃金價格返身向上,代表避險情緒可能又有所升溫;此外,香港HIBOR隔夜利率開始走高。但是,A股自身韌性十足,銀行、部分周期股聯袂走強,帶動指數上攻至3550點。上周,雖然國家統計局公佈的6月PPI走低至-3.7%,然而「反內卷」讓市場期待未來價格回升。同時,南華商品指數走高,部分商品價格(多晶硅、碳酸鋰、焦煤等)7月以來持續走強,形成了自我邏輯的強化。雖然短期指數層面在技術上看有調整震盪的概率,但在操作層面,我們建議需要有多頭思維,不懼調整。在行業選擇上,建議關注醫藥和軍工。

港股方面:資金面看,儘管美元指數出現反彈,港股南向資金和外資淨流入邊際加速,主動外資流出趨勢放緩,同時港股賣空力量降至年內低位,港股資金面延續平穩態勢。

基本面看,6月份CPI同比由降轉升,PPI同比持續承壓,CPI維持韌性,與內需更相關的核心CPI同較上月提升0.1個百分點,環比表現強於季節性水平,兩新拉動消費效果持續顯現,PPI同比降幅走闊至3.6%,部分受到煤/油價格拖累,但也指向一定需求壓力。

上周恆指、國指、恆生科技分別上漲0.93%、0.91%和0.62%,整體呈震盪上行態勢,一方面特朗普稱中美關係有所改善,中美在吉隆坡舉行會晤,同時特朗普新一輪關税落地且未增加對華措施,中美關係進一步緩和預期提升市場偏好;另一方面求是網發表了《城市更新,更新什麼?》,市場期待時隔多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有望召開, 地產政策預期進一步推動金融地產板塊上漲;整體來看,儘管匯率仍有一定壓力,但銀行間流動性並未傳導至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流動性依然相對充裕,這也支撐市場在政策預期下走強,但求是網文章指向的更多是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而非創造地產新需求,需警惕政策預期回落。中報披露在即,景氣度兑現的重要性明顯上升,業績修復兼具性價比的行業值得關注。

3、黃金

黃金方面,上周國際金價先抑后揚,COMEX黃金上漲0.82%,倫敦現貨金上漲0.53%,滬金現貨AU9999下跌0.29%。期間,美聯儲多位官員發表講話,尤其是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釋放出支持年內降息的信號,強化了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推動金價回升。同時,特朗普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多個國家徵收新一輪關税,並已向包括巴西在內的8個國家發出關税警告信,其中巴西面臨高達50%的關税。然而,TACO交易成為主導市場情緒的關鍵變量,金價對貿易摩擦升級的反應相對温和。此外,中國央行連續第八個月增持黃金,持續為金價提供實質性支撐。總體而言,在降息預期增強、貿易政策擾動及央行持續買盤的共同作用下,金價維持區間震盪格局。

中長期視角下,首先從逆全球化邏輯下,地緣風險隨着以伊衝突預期而持續升溫,避險資金或將助推金價走強;央行購金方面,6月央行連續第8個月購金,同時在安全考量的支付體系多元化下,未來基於多邊數字橋的黃金結算機制或引發金價定價權東移,為金價提供了較強支撐。其次,主權稀釋視角下,受陣營對立及地緣衝突影響,全球軍費開支及安全成本上升推升債務增速,疊加高息環境延續,美債付息壓力攀升引發債務可持續性下滑,黃金超主權價值持續凸顯;最后,再考慮到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央行處於降息周期,實際利率也為黃金提供了一層安全墊。

綜上,黃金迴歸長期邏輯,維持樂觀觀點。

4、原油

上周國際油價維持強勢。供應端,一方面OPEC+同意8月增產54.8萬桶/日后,考慮從10月起暫停增產,市場逐步開始交易原油供應增長見頂預期;同時,胡塞武裝再次襲擊商船致地緣政治風險抬升,疊加美國財政部對伊朗實施額外製裁,供應端整體對油價形成支撐。需求端,美國EIA汽油庫存大幅下降,顯示短期需求強勁;不過關税風波再起,疊加歐佩克月報下調未來四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需求擔憂仍存。整體來看,市場圍繞OPEC+10月暫停增產、紅海危機及關税風波運行,整體維持強勢。

中期來看,首先供應端,OPEC+剩余產能維持高位,供給過剩拖累油價預期;另一方面美國頁岩油資本開支雖維持低位,但庫存井仍然較多,不排除產量繼續突增的可能,原油供應緊中有松;着眼需求端,當前美國經濟數據持續走軟拖累能源需求預期,國內煉廠開工率低下,暗示了中美兩個主要原油消費國對成品油的需求萎靡;同時特朗普上臺后全球貿易戰不斷升級,需求端預期邊際走弱令油價承壓。長期視角下,在逆全球化的主線邏輯下,原油戰略補庫需求依舊存在;同時圍繞中東與俄烏兩大油氣資源重地的衝突升級,原油供給衝擊風險仍存。

綜上,供需雙弱環境延續,對原油維持中性觀點。

風險提示

  1. 國內貨幣政策寬松不及預期,對中債、A股利空。

  2. 國內財政刺激超預期,利空中債、利多A股、港股。

  3. 國內經濟持續低於預期,利多中債、利空A股、港股。

  4. 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降息幅度及頻率低於預期,利空黃金、美債,利多美股。

  5. 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升溫,市場情緒轉為避險,利多黃金、美債,利空美股。

特別聲明

本報告版權歸「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所有,未經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製作任何形式的拷貝、複印件或複製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經過書面授權的引用、刊發,需註明出處為「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

本報告的產生基於國金證券及其分析人員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國金證券及其分析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對由於該等問題產生的一切責任,國金證券不作出任何擔保。且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預測均反映報告初次公開發布時的判斷,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可能會隨時調整。

客户應當考慮到國金證券存在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衝突,而不應視本報告為作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國金證券建議客户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請單獨諮詢投資顧問。本報告反映編寫分析師/分析人員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報告本身、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建議,國金證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

免責聲明:本欄目刊載的信息僅為投資者教育的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本欄目力求信息準確可靠,但對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