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方董事長:液晶顯示中國已經領先,仍將是中長期主流技術

2025-07-15 11:09

「目前顯示產業有兩大核心,LCD(液晶顯示)和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我可以很自豪地講,中國大陸顯示企業已經佔據全球LCD產業的領先位置,京東方等頭部中國企業已經佔據全球市場的主導份額。」日前在2025京東方投資者日上,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對觀察者網説道。

這是京東方時隔一年再度舉辦「投資者日」活動。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京東方副董事長、京東方精電執行董事兼主席高文寶,京東方華燦董事長張兆洪等3家上市公司掌舵人齊聚上海,與投資者、產業夥伴等從技術、市場、產業鏈協同等維度,共同探討未來走向。

陳炎順對觀察者網表示,全球顯示產業正進入再平衡時期,在持續調整優化。一方面,供給端正在進入存量時代,按需生產成為行業共識,需求端庫存實現加速去化。另一方面,行業格局實現重塑,行業從過去的「規模和市場份額」競爭逐漸轉向「高盈利、高技術、高附加值」競爭。

他分析指出,LCD仍將是未來中長期顯示行業的主流應用技術,OLED高端細分市場也在不斷突破。其中,LCD需求結構不斷優化,TV大尺寸化趨勢勢不可擋;OLED中摺疊屏出貨量份額持續提升,在IT、車載等中尺寸市場也將迎來更多機遇。同時從技術趨勢來看,以Mini/Micro LED 為代表的新興顯示技術也將為行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增添發展動能。

圍繞自身發展,近年來京東方在「屏之物聯」戰略指引下提出企業升維發展「第N曲線」理論,圍繞顯示技術、玻璃基加工能力、大規模集成智能製造能力三大優勢打造全新業務增長極,佈局鈣鈦礦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裝等領域,持續培育支撐企業成長的「未來業務」。

「我們認為,這些新業務不僅代表着京東方的未來,也是中國科技產業持續向新的發展趨勢。目前各項業務均在有序推進中,其中,玻璃基封裝業務已佈局試驗線,成立了玻璃基先進封裝項目組,實現樣機產出;鈣鈦礦領域,目前已建成手套箱、實驗線和全行業第一條最大的中試線,僅用38天就已成功產出行業首片2.4×1.2m中試線樣品,標誌着鈣鈦礦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陳炎順對觀察者網説道。

作為京東方旗下全球車載業務平臺,京東方精電去年營收突破百億人民幣,並且在車載顯示領域的出貨量及出貨面積已經做到全球第一。2024年,該公司海外市場收入在總營收中佔比38%,同比雙位數增長。目前在歐洲、日韓客户的平臺化項目定點在不斷突破,包括取得合資車廠透明OLED超大顯示項目,另外歐洲車廠直採平臺項目正有序推進當中。

「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在海外市場的投入與佈局,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技術創新能力,以滿足海外客户日益多樣化與高端化的需求,持續鞏固並拓展海外市場份額。」京東方精電執行董事兼主席高文寶説道。

除京東方及旗下上市公司的業務進展受到關注外,京東方的股東回報和資本運作計劃亦是外界關注焦點。觀察者網瞭解到,京東方資本戰略的重心正在從規模擴張轉向股東價值創造,2025年或將迎來資本開支和折舊的‘雙高峰’,這之后京東方將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盈利的確定性改善為其回報股東創造了有利條件。

2024年,京東方實現營收1983.81億元,同增13.66%;歸母淨利潤為53.23億元,同增108.97%;扣非淨利潤為38.37億元,同增706.60%。。其中顯示器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50億元,同比增長12.55%。該公司在LCD領域五大主流應用顯示屏出貨量保持全球第一,柔性OLED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2024全年出貨約1.4億片,摺疊產品出貨增長約40%;顯示器件業務毛利率提升至12.75%,較2023年的8.21%提升超4個百分點。

「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加大股東回報力度。」陳炎順表示,京東方今年推出了為期三年的股東回報規劃,希望通過連續、穩定、可預期的方式回報投資者。年初至今,京東方已完成價值約10億元的庫存股註銷,推出2025年A股股份回購計劃並已開啟回購,並完成2024年度利潤分配。

資本運作方面,京東方一是通過併購中電熊貓成都及南京產線、投資彩虹光電產線等行業優質資產進行產業整合;二是對創新業務通過併購或孵化進行獨立上市打造專業發展平臺,例如此前收購京東方精電(0710.HK)作為車載顯示平臺、收購華燦光電(300323.SZ)作為MLED產業鏈平臺,今年又孵化了能源科技(874526.NQ)在新三板掛牌作為能源物聯網平臺;三是回購武漢京東方少數股權,以進一步提升對優質產線的控制權並提升歸母權益。

「我們進行資本運作的初衷,一方面是通過產業整合有效助推顯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垂直整合上下游優質資產或進行獨立孵化上市的方式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同時,希望通過資本運作能提升上市公司的股東權益,與股東共享更多發展紅利。」陳炎順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