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5 11:43
轉自:央視網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微視聽「融創未來」研創周暨「海融競逐」展播季拉開帷幕,此係列活動由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與臺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聯袂主辦,作為活動的開篇之作,海峽兩岸青年「融創未來」微視聽研創周7月14日在中國傳媒大學率先「登場」。
為促進海峽兩岸視聽文化融合發展,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與臺北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於去年暑期開啟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短視頻微短劇研訓交流暨競賽展播活動,得到兩岸業界青年的踴躍參與。今年暑期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微視聽研創周暨展播季啟動儀式上,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理事長李秋芳和臺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仲祺作為活動主辦方、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作為研創周承辦方先后致辭。
李秋芳理事長指出,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微視聽研創周標明「融創未來」、展播季冠以「海融競逐」,凸顯了「傳承中華文化,共創同心視界」的主題。祖國大陸視聽市場巨大,大屏小屏相互賦能,精品戰略加力實施,微視聽作為視聽文化的寬賽道,已成為拉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密碼,也為兩岸青年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天地。青年好兩岸未來纔好,兩岸青年作為微視聽活動的主體,同耕中華文明史,同講中國當代故事,釋放出的蓬勃青春活力,必將為視聽業增添新動能,增進兩岸同胞的綿長福祉。
陳仲祺理事長表示,兩岸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相同,兩岸青年共創是中華文化綿延傳承不可或缺的要素。今年與大陸視聽界合作了幾場活動,發現自媒體浪潮下的臺灣年輕人確有市場需求,臺灣青年可在大陸快速得到滋養,與大陸青年合拍出更接地氣、更有流量、更有市場的短視頻作品。
張樹庭校長指出,中國傳媒大學為兩岸青年搭建交流創意共謀發展的平臺,可讓兩岸青年在創作中增進了解,在合作中深化友誼,在真誠對話中增進信任,深刻詮釋兩岸一家親。期待青年們用鏡頭記錄時代,讓創意表達心聲,以共鳴加深認同,使這段相知相伴共同成長的時光,成為青春歲月最珍貴的記憶。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微視聽研創周暨展播季活動,繼續得到國務院臺辦和國家廣電總局的指導支持。國臺辦宣傳局副局長朱鳳蓮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充分肯定兩岸視聽界協會與中國傳媒大學為青年搭建的是視聽合作、文化交流和交友互促的平臺,每位青年都是一面鏡子和一個窗口,期待兩岸青年通過拍攝看到北京、看到臺灣、看到祖國各地,感受大地和人文之美,打造出破圈能打動人的精品,讓兩岸擁有共同時代記憶和光影享受。國家廣電總局港澳臺辦副主任燕旎出席開營式時表示,一踏入中國傳媒大學校園,就感受到兩岸青年的交融力量與青春色彩。希望兩岸青年在合作中提升本領,通過親身體驗深度參與,以共同文化基因和獨特創意靈感創作出高質量作品,講好正能量大聲量的中國故事。
參加海峽兩岸微視聽融周的青年按捺不住參加活動的興奮心情,登臺分享學創微視聽佳作的美好願景,表達在微視聽領域攜手共進的決心。臺灣青年黃深博説,我們渴望學習,渴望突破,渴望更大的舞臺。兩岸同根同種,語言風俗相通,為我們提供了快速瞭解彼此、碰撞靈感的絕佳土壤;大陸的廣闊市場和豐富業態,正是我們施展才華實現夢想的沃土。相信我們共同創造的作品,不僅成為個人履歷的驕傲,更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生生不息的新橋樑。中國傳媒大學程家祥同學説,去年參加研訓周活動時自己曾是温暖創作的一分子,而今天多了一份新期待,期待用創作打破兩岸距離,期待新的故事在這里生長,讓每一份思考都能被聽見,每一份熱情都能被看見。
指導教師對參加研創周的青年表達了期望。臺灣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總干事兼指導教師蔡富丞認為,微視聽研創周是個絕佳舞臺,兩岸青年用鏡頭對話、用畫面交流是令人振奮的事情,創意沒有標準答案,合作會讓作品更加出色。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蒲劍教授指出,一百多年來影像對於歷史記錄和人們的歷史記憶起到重要作用,今天兩岸青年用鏡頭拍攝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未來去追溯回憶歷史時,影像是最好的依據。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趙暉教授表示,微視聽文藝是短視頻向高階審美階段發展的必然產物,涵蓋微短劇、微紀錄片、微綜藝等形態,兩岸青年在研創周期間將攜手用微視聽書寫中華文化的現代傳承。被聘為研創周評委會主席的影視劇導演郭振宇也發表了致辭。
今年暑期微視聽研創周期間,來自臺灣的二十多名青年將與中國傳媒大學在校生結伴同行,踏訪北京歷史文化勝地,追蹤企業科技創新,瞭解大眾生活風貌,品鑑美景美食,憑藉豐富題材與青春視角,在兩岸教師專業指導下,構思合創微視聽作品,並競逐海融鰲頭、拔萃和勇進獎,通過微視聽展播季的海內外平臺,擴大中華視聽文化的影響力。
中國傳媒大學港澳臺辦主任王文淵主持開營儀式,李秋芳理事長、陳仲祺理事長與中國傳媒大學張樹庭校長,分別向研創周指導教師和評委會主席頒發聘書,並與朱鳳蓮、燕旎等嘉賓共同啟動研創周暨展播季活動。五洲傳播中心、中國聯合展臺、中華網、未來電視、北京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沐和玥兮(北京)文化公司、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B站、華策、雅文傳播、豐德傳媒等為本屆微視聽研創周暨展播季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