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4 08:40
【深度交流請在后台私信並提供正式名片】
大煉化周報
信達能源
本文源自報告:《大煉化周報:煉化產品價格價差仍偏弱運行》 | 發佈時間:2025年7月13日 | 發佈報告機構: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 | 報告作者:左前明,S1500518070001;劉紅光,S1500525060002;劉奕麟,S1500524040001。
摘要
國內外重點煉化項目價差跟蹤:
截至7月11日當周,國內重點大煉化項目價差為2534.93元/噸,環比變化-101.49元/噸(-3.85%);國外重點大煉化項目價差為1070.98元/噸,環比變化-55.46 元/噸(-4.92%)。截至7月11日當周,布倫特原油周均價為69.73 美元/桶,環比變化+1.70%。
【煉油板塊】本周歐佩克+增產靴子落地,EIA原油庫存增多,供給增加預期對市場不利,但美國暫緩關税,疊加美國原油產量前景回落,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實施襲擊,以及沙特上調8月對亞洲的原油官方售價,彰顯出對需求較強信心,對油價帶來一定支撐,國際油價震盪上行。2025年7月11日布倫特、WTI原油價格分別為70.36、68.45美元/桶,較2025年7月4日分別+2.06、+1.95美元/桶。成品油方面,國內成品油價格普跌,海外普漲。
【化工板塊】本周原油價格上漲對產品價格指引性偏弱,化工品價格價差整體下跌。聚烯烴方面,本周由於終端需求疲軟,成本對產品引導性偏弱,產品價格上漲有限,價差收窄。EVA下游工廠需求低迷,供方為出貨進行讓利銷售,產品價格價差有所下跌。本周前期純苯期貨上市前,市場供需偏弱,雖后期純苯期貨上市對市場帶來一定提振,但本周產品均價有所下移,價差收窄。丙烯腈、聚碳酸酯、MMA價格有所下跌,價差有所收窄。苯乙烯價格穩中有漲,價差小幅收窄。
【聚酯板塊】本周聚酯板塊價格中樞有所下行。上游方面,本周國內PX裝置供應整體下滑,主要系部分工廠降負運行,行業開工小幅下滑,但聚酯端存在減產預期,產品價格小幅下跌,價差有所縮窄。PTA價格下跌,MEG價格偏穩運行。滌綸長絲方面,本周部分地區裝置重啟,整體市場供應有所增多,下游紡織訂單呈縮量趨勢,庫存攀升疊加高温天氣,企業停車降負增多,下游以剛需採買為主,產品價格和盈利偏弱運行。短纖及瓶片價格小幅下跌。
6大煉化公司漲跌幅:截止2025年7月11日,6家民營大煉化公司近一周股價漲跌幅為榮盛石化(維權)(+0.94%)、恆力石化(-1.62%)、東方盛虹(+1.76%)、恆逸石化(+0.51%)、桐昆股份(+3.51%)、新鳳鳴(+4.50%),近一月漲跌幅為榮盛石化(+1.18%)、恆力石化(-3.34%)、東方盛虹(+4.71%)、恆逸石化(-1.00%)、桐昆股份(+3.99%)、新鳳鳴(+6.91%)。
風險因素:(1)大煉化裝置投產、達產進度不及預期。(2)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導致需求端表現不振。(3)地緣政治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對油價出現大幅度的干擾(4)PX-PTA-PET產業鏈產能的重大變動
國內外重點大煉化項目價差比較
自2020年1月4日至2025年7月11日,布倫特周均原油價格漲幅為+3.16%,我們根據設計方案,以即期市場價格對國內和國外重點大煉化項目做價差跟蹤,國內重點大煉化項目周均價差漲跌幅為+9.32%,國外重點大煉化項目周均價差漲跌幅為+13.77%。
截至7月11日當周,國內重點大煉化項目價差為2534.93元/噸,環比變化-101.49元/噸(-3.85%);國外重點大煉化項目價差為1070.98元/噸,環比變化-55.46 元/噸(-4.92%)。截至7月11日當周,布倫特原油周均價為69.73 美元/桶,環比變化+1.70%。
煉油板塊
原油:截至2025年7月11日當周,油價震盪上漲。本周歐佩克+增產靴子落地,EIA原油庫存增多,供給增加預期對市場不利,但美國暫緩關税,疊加美國原油產量前景回落,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實施襲擊,以及沙特上調8月對亞洲的原油官方售價,彰顯出對需求較強信心,對油價帶來一定支撐,國際油價震盪上行。2025年7月11日布倫特、WTI原油價格分別為70.36、68.45美元/桶,較2025年7月4日分別+2.06、+1.95美元/桶。
成品油:成品油價格、價差有所下跌。國內市場:目前國內柴油、汽油、航煤周均價分別為7174.29(-93.00)、8171.86(-104.29)、6165.43(-57.14)元/噸,摺合136.94(-1.63)、155.97(-1.84)、117.67(-0.98)美元/桶,與原油價差分別為3537.12(-162.86)、4534.62(-174.21)、2526.95(-128.31)元/噸,摺合67.19(-3.08)、86.22(-3.29)、47.92(-2.43)美元/桶。
國外成品油價格、價差情況:
東南亞市場:本周新加坡柴油、汽油、航煤周均價分別為4722.87(+126.99)、4106.91(+29.73)、4518.22(+94.11)元/噸,摺合90.46(+2.48)、78.67(+0.61)、86.54(+1.85)美元/桶,與原油價差分別為1081.66(+53.08)、465.70(-44.18)、877.01(+20.20)元/噸,摺合20.71(+1.03)、8.92(-0.84)、16.79(+0.40)美元/桶。
北美市場:本周美國柴油、汽油、航煤周均價分別為5292.63(+91.26)、4749.25(+138.29)、4910.92(+99.02)元/噸,摺合101.38(+1.80)、90.97(+2.70)、94.08(+1.96)美元/桶,與原油價差分別為1651.42(+17.35)、1108.04(+64.38)、1269.71(+25.12)元/噸,摺合31.63(+0.36)、21.22(+1.25)、24.33(+0.51)美元/桶。
歐洲市場:本周歐洲柴油、汽油、航煤周均價分別為5322.44(+308.10)、5187.16(+182.75)、5280.25(+169.91)元/噸,摺合101.53(+5.93)、98.95(+3.54)、100.73(+3.29)美元/桶,與原油價差分別為1681.23(+234.20)、1545.95(+108.85)、1639.04(+96.00)元/噸,摺合31.78(+4.48)、29.20(+2.09)、30.98(+1.85)美元/桶。
化工品板塊
聚乙烯:本周聚乙烯成本端支撐尚可,但由於終端需求疲軟,成本對產品引導性偏弱,產品價格上漲有限,價差收窄。本周LDPE、LLDPE、HDPE均價分別為9478.57(-78.57)、7266.86(-14.29)、8100.00(+50.00)元/噸,與原油價差分別為5842.12(-147.71)、3619.79(-94.05)、4458.79(-23.90)元/噸。
EVA:本周EVA下游工廠需求低迷,供方為出貨進行讓利銷售,產品價格價差有所下跌。本周EVA均價10635.71(-128.57)元/噸,EVA -原油價差7000.45(-196.52)元/噸。
純苯:本周前期純苯期貨上市前,加氫苯開工高位,市場供需偏弱,雖后期純苯期貨上市對市場帶來一定提振,但本周產品均價有所下移,價差收窄。本周純苯均價5928.57(-114.29)元/噸,純苯-原油價差2283.79(-191.76)元/噸。
苯乙烯:價格有所上漲,價差小幅收窄。本周苯乙烯均價7692.86(+21.43)元/噸,苯乙烯-原油價差4033.79(-70.33)元/噸。
聚丙烯:本周國內聚丙烯裝置檢修情況環比增多,但下游需求持續疲軟,產品價格震盪運行,價差有所收窄。本周均聚聚丙烯、無規聚丙烯、抗衝聚丙烯均價分別為6429.39(+108.91)、10185.71(-14.29)、7428.57(-78.57)元/噸,與原油價差分別為2788.18(+35.01)、6558.79(-73.90)、3792.12(-147.71)元/噸。
丙烯腈:價格小幅下跌,價差有所收窄。本周丙烯腈均價8500.00(-100.00)元/噸,丙烯腈-原油價差4858.79(-173.90)元/噸。
聚碳酸酯:價格小幅下跌,價差有所縮窄。本周PC均價14914.29(-85.71)元/噸,PC-原油價差11292.12(-140.57)元/噸。
MMA:價格小幅下跌,價差有所縮窄。本周MMA均價9982.14(-78.57)元/噸,MMA -原油價差6362.95(-130.45)元/噸。
聚酯板塊
PX:本周國內PX裝置供應整體下滑,主要系部分工廠降負運行,行業開工小幅下滑,但聚酯端存在減產預期,產品價格小幅下跌,價差有所縮窄。目前PXCFR中國主港周均價在6037.65(-150.96)元/噸,PX與原油價差在2379.71(-255.07)元/噸,PX與石腦油周均價差在2186.37(-53.29)元/噸,開工率83.16%(-0.74pct)。
MEG:價格小幅上漲。目前MEG現貨周均價格在4355.71(+12.86)元/噸,華東罐區庫存為48.06(-6.14)萬噸,開工率67.57%(+1.06pct)。
PTA:價格有所下跌。目前PTA現貨周均價格在4790.00(-202.86)元/噸,行業平均單噸淨利潤在-217.79(-59.00)元/噸,開工率79.70%(+1.50pct) ,PTA社會流通庫存至88.45(+3.15)萬噸。
滌綸長絲:成本端,國際油價震盪上行,但對聚酯端引導性偏弱,原料價格整體下跌。供給端,本周部分地區裝置重啟,整體市場供應有所增多。需求端,本周需求端持續走弱,下游紡織訂單呈縮量趨勢,庫存攀升疊加高温天氣,企業停車降負增多,下游以剛需採買為主,價格有所下降,盈利略有下跌。目前滌綸長絲周均價格POY 6778.57(-214.29)元/噸、FDY7007.14(-246.43)元/噸和DTY 8078.57(-178.57)元/噸,行業平均單噸盈利分別為POY51.92(-29.34)元/噸、FDY-95.04(-50.67)元/噸和DTY 251.04(-5.63)元/噸,滌綸長絲企業庫存天數分別為POY24.20(+2.50)天、FDY24.70(+2.30)天和DTY 29.40(+0.80)天,開工率91.30%(+0.50pct)。
滌綸短纖:價格小幅下跌。目前滌綸短纖周均價格6695.00(-42.86)元/噸,行業平均單噸盈利為129.20(+84.44)元/噸,滌綸短纖企業庫存天數為7.94(-0.05)天,開工率92.30%(-0.70pct)。
聚酯瓶片:價格小幅下跌。目前PET瓶片現貨平均價格在5955.00(-74.29)元/噸,行業平均單噸盈利為-229.21(+63.58)元/噸,開工率71.20%(-4.70pct)。
信達大煉化指數及6大煉化公司最新走勢
6大煉化公司漲跌幅及大煉化指數變化:
截止2025年7月11日,6家民營大煉化公司近一周股價漲跌幅為榮盛石化(+0.94%)、恆力石化(-1.62%)、東方盛虹(+1.76%)、恆逸石化(+0.51%)、桐昆股份(+3.51%)、新鳳鳴(+4.50%)。
近一月漲跌幅為榮盛石化(+1.18%)、恆力石化(-3.34%)、東方盛虹(+4.71%)、恆逸石化(-1.00%)、桐昆股份(+3.99%)、新鳳鳴(+6.91%)。
自2017年9月4日至2025年7月11日,信達大煉化指數漲幅為+15.64%,石油石化行業指數漲幅為+15.95%,滬深300指數漲幅為+4.40%,brent原油價格漲幅為+34.43%。我們以首篇大煉化行業報告《與國起航,石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大道紅利》的發佈日(2017年9月4日)為基期,以100為基點,以恆力石化、恆逸石化、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新鳳鳴和東方盛虹6家民營煉化公司作為成份股,將其股價算數平均后作為指數編制依據。
風險提示
(1)大煉化裝置投產、達產進度不及預期。(2)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導致需求端表現不振。(3)地緣政治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對油價出現大幅度的干擾。(4)PX-PTA-PET產業鏈產能的重大變動。
研究團隊
左前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博士,註冊諮詢(投資)工程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委員,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庫成員,中國價格協會煤炭價格專委會委員,曾任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行業諮詢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從事煤炭以及能源相關領域研究諮詢十余年,曾主持「十三五」全國煤炭勘查開發規劃研究、煤炭工業技術政策修訂及企業相關諮詢課題上百項,2016年6月加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煤炭行業研究。2019年至今,負責大能源板塊研究工作。
劉紅光,北京大學博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達峰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所長助理,牽頭開展了能源消費中長期預測研究,主編出版併發布了《中國能源展望2060》一書;完成了「石化產業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研究,並參與國家部委油氣產業規劃、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行業碳達峰及高質量發展等相關政策文件的研討編制等工作。2023年3月加入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從事大能源領域研究並負責石化行業研究工作。
胡曉藝,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經濟學碩士,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學士。2022年7月加入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從事石化行業研究。
劉奕麟,香港大學工學碩士,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學士,2022年7月加入信達證券研究開發中心,從事石化行業研究。
關於信達證券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由中國信達作為主要發起人,聯合中海信託和中國中材集團,在承繼中國信達投資銀行業務和收購原漢唐證券、遼寧證券的證券類資產基礎上設立,旗下擁有信達期貨有限公司、信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信達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金融服務子公司,8家分公司、93家證券營業部遍佈全國。
關於中國信達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2013年12月12日,中國信達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359.HK)。中國信達設有33家分公司,旗下擁有包括信達證券在內的8家從事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業務的平臺子公司,中國信達立足不良資產經營主業,圍繞問題資產投資和問題機構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不良資產風險。截至2018年末,中國信達總資產14958億元,全年營業收入1070億元。在2019年《財富》中國500強中,營業收入位列第84位。
分析師聲明
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並在中國證券業協會註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
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製作併發布。
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户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户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户,並不面向公眾發佈。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户。客户應當認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爲準。
本報告是基於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客户應考慮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並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
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並進行交易,並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
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發佈、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户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户提供的投資建議。
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風險提示
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瞭解證券市場藴含的各項風險並謹慎行事。
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税收等方面諮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