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讓「科研原創力」蝶變為「產業轉化力」

2025-07-14 21:10

近日,江蘇省科協所屬8家學會聯合體聯合發佈2024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來自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醫療機構的77項科技成果榮登榜單,涉及基礎研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紡織、環境能源、土木水利、交通建築、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8個行業領域。

這些科技進展,如一幅壯麗的創新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從揭示宇宙奧祕的引力子模發現,到改寫全球土壤碳循環認知的新圖景;從支撐超級工程的4000噸級輪式起重機,到重塑生命希望的體外全磁懸浮人工心臟……重大成果在基礎研究之深與應用轉化之廣的雙重維度上競相綻放。

江蘇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首先源於深厚的基礎研究沃土。長期以來,江蘇以體制革新為犁鏵,深耕基礎研究領域。基礎研究如同產業巨樹的根系,江蘇以非凡定力守護這一「無用之大用」,為「從0到1」的原始突破提供了不竭的智力源泉。江蘇科技優勢的另一個支點,在於其圍繞重點產業形成的應用研發集羣效應。從「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的精密突破到「4000噸級輪式起重機」的磅礴力量,再到「體外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的生命温度,江蘇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成就並非孤星閃爍,而是羣星輝映的產業星系。

再優異的種子也需精心培育才能開花結果,讓「科研原創力」蝶變為「產業轉化力」,這是江蘇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為此,江蘇需以更大力度鋪設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高速通道」。可借鑑國內外經驗,在高校院所密集區域創建專業「概念驗證中心」,為早期成果提供可行性評估、樣機開發及首輪融資等關鍵支持。同時,圍繞重點產業集羣,由政府引導、多元主體共建共享的「中試熟化平臺」尤為迫切,為跨越「死亡之谷」架設堅實渡橋。其次,強化以企業為樞紐的產學研融合機制刻不容緩。應鼓勵行業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將市場需求精準轉化為研發命題,使高校院所的探索始終與產業脈動同頻共振。政策上可對聯合攻關項目給予更高比例資助,並探索知識產權共享與權益分配的新模式,讓「共擔風險、共享收益」成為合作基石。最后,需打造覆蓋創新全鏈條的金融支撐體系。江蘇應積極撬動保險、擔保等工具為早期科創項目增信,降低社會資本進入的門檻。大力培育耐心資本與專業風投,讓更多資本「看得懂、敢投入、願等待」前沿硬科技項目,為成果轉化注入強勁而持久的資本活水。

從洞察宇宙之理的引力子模,到重燃生命之火的磁懸浮心臟,江蘇的科技圖景已在星空與大地間同時展開。然而只有當每束科學之光都能照亮產業之路,每一粒創新種子都能在市場的沃土中長成參天大樹,科技優勢才能轉化為發展勝勢。打通轉化堵點,構建融合生態——這正是江蘇在新時代創新長征路上,必須贏下的關鍵戰役。唯有如此,科研原創力方能真正完成向產業轉化力的華麗蝶變,在民族復興征程上書寫更雄渾的江蘇篇章。

【責任編輯:王后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