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4 22:3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從7月7日至7月14日,幾乎每天都人形機器人的融資消息釋放出來:
星動紀元宣佈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
雲深處科技宣佈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
小雨智造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它石智航完成1.22億美元天使+輪融資;
開普勒機器人完成A+輪融資;
星海圖再獲超1億美金融資;
朗毅機器人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一邊是創業公司連續不斷的融資,一邊兩大明星企業智元和宇樹,關乎登陸資本市場的事情,有了新的進展。7月8日晚,上緯新材發佈公告稱,智元機器人通過其持股平臺將收購公司至少63.62%、至多66.99%的股份,根據每股7.78元的價格,此次交易總價約為21億元。
即便智元多次強調本次收購不是借殼上市,並在未來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做出改變或調整的明確計劃,但是這筆收購也被認為是推進上市的一環。宇樹則在近期完成股改一事,據媒體報道,目前宇樹科技公司和投資人都在積極推進IPO事宜,首選在A股上市,其次是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7月12日,一則關乎人形機器人的採購訂單也引起業界關注:智元和宇樹科技中標中國移動杭州公司的一項人形機器人採購訂單,金額超過1.2億元。根據此前該項目的比選公告,中國移動杭州公司本次採購的項目總預算為1.2405億元(含税)。
採購包1為全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預算為7800萬元(含税),最終中選人為智元機器人;採購包2為小尺寸人形雙足機器人、算力揹包、五指靈巧手,預算為4605萬元(含税),中標人為宇樹科技。
在這一波人形機器人的熱潮中,宇樹和智元一度被視為最有希望率先IPO的人形機器人公司。甚至引發了大家的討論:誰是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實際上,在智元和宇樹出圈前,優必選曾經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風光無限。2023年12月,優必選在港交所上市,彼時,優必選創始人周劍還與其公司人形機器人Walker S一起敲響上市鑼。
然而這個曾四次上春晚,多次出現在中移動展臺的企業,在2024年僅交付10台人形機器人,近5年累計虧損50億。2025年年初,優必選還兩次遭騰訊減持。如今隨着智元、宇樹聲名遠揚,還有多少記得它纔是「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2024年僅交付10台人形機器人
2025年3月30日晚,優必選發佈了2024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優必選總營收13.05億元,同比增長23.7%;實現毛利3.74億元,同比增長12.4%,毛利率為28.7%,較去年下降了2.8個百分點;期內淨虧損11.60億元,同比收窄8.3%。
過去幾年,優必選也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至2023年,優必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7.07億元人民幣、9.202億元人民幣、9.748億元人民幣、12.34億元人民幣。5年累計虧損50億。
根據2024年財報披露,優必選的營收主要來自銷售智能機器人和相關解決方案,其中教育機器人、消費機器人以及物流機器人,分別佔到總營收的27.8%、37.5%、24.7%。
具體來看:
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4.6%;
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3.22億元,同比下降17.5%;
其他行業定製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126.1%;
消費級機器人產品營收4.77億元,同比增長88.1%。
其中,消費級機器人產品則以寵物機器人、割草機器人等為主。在3月31日的業績交流會上,優必選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祕書張鉅表示,公司去年(2024年)人形機器人收入約3500萬元。優必選投資者關係負責人陳建泉則表示,2024年交付的人形機器人是10台。
很顯然這家頂着「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光環上市的企業,營收並不是依靠人形機器人在帶動。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業績説明會上,周劍還向媒體表示,公司人形機器人的「實訓」已經進入2.0階段,從單機自主走入羣體智能;2025年最重要的目標是推進人形機器人整體解決方案在頭部企業的落地,進行小規模量產和交付。
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業績説明會上周劍提到,優必選2025年規劃人形機器人產能1000台(不包含情感陪護人形機器人),預計交付幾百台,讓人形機器人進入客户的真實場景,採集更多數據。在各個場景都順利落地的情況下,樂觀估計,2026年優必選人形機器人交付量將達數千台。
千臺意味着什麼?此前首程控股聯席總裁葉芊認為這意味着人形機器人進入了交付元年。在今年1月6日,智元機器人量產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下線,其中雙足人形機器人遠征A2/靈犀X1為731套,輪式通用機器人遠征A2-/A2-W為269套。
另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2024年宇樹機器狗年銷量高達2.37萬台,約佔全球市場69.75%的份額,2024年宇樹人形機器人的交付量突破1500台。另據京東數據,近期宇樹G1已售出1000+。
今年3月,優必選科技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推出172cm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根據優必選披露,自3月12日發佈后,截至目前,天工行者在手訂單已達百台,除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Walker S2和商用人形機器人Walker C等公司大型人形機器人之外,預計今年僅教育科研領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機器人交付就將超過300台。
被貼上「落寞」的標籤后,優必選能否逆勢反超?不僅是業內關注的,不少股民也在翹首以待。
智元和宇樹,早已釋放IPO信號
業界對於智元和宇樹IPO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
兩個月前,智元在招聘平臺發佈了證券事務主管的招聘信息,要求應聘者協助推薦IPO時間表及執行方案;協調保薦人、律所、審計等中介團隊;跟進上市申請文件的編制與審覈,跟進監管審覈及問詢回覆;負責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規工作等。
對此智元相關負責人告訴作者,上述崗位為「儲備崗位」。再到近日,上緯新材發佈公告稱,智元機器人至少收購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稚暉君等。
這些消息都在側面説明這智元有IPO的計劃。而宇樹,在5月29日向合作伙伴發佈通知稱,因公司發展需要,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即日起名稱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屆時,原公司所有業務由「新公司名稱」繼續經營,原公司簽訂的所有合同繼續有效。
加之今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與宇樹創始人王興興交談,在問及是否有來港上市的計劃,他就表示:「后續有可能,不確定。」近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從宇樹科技相關投資方獲悉,宇樹科技后續有計劃於科創板IPO(首次公開募股)。
在資本市場,宇樹和智元也都表現着強大的「吸金」能力:6月19日,作者通過多方信源確認,宇樹科技已經完成了始於去年底C輪融資的交割,由移動旗下基金、騰訊、錦秋、阿里、螞蟻、吉利資本共同領投,絕大部分老股東參與了跟投。
今年5月,京東、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參與了智元的新一輪融資,包括上汽在內的多家老股東進行了增資。3月智元完成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龍旗科技、卧龍電氣、華發集團、藍馳創投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跟投。
很顯然,宇樹和智元的光芒已經蓋過了優必選。摩根士丹利今年6月16日發佈研究報告稱,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以每年23%的增幅快速增長,在未來四年翻1倍以上,鞏固中國在全球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25年5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大增35.5%,達到6.9萬台,服務機器人產量上升13.8%,達到120萬台。
在這條充滿不確定的賽道里,智元和宇樹屬於當日之星,但是諸多投資人和業內人士告訴作者,目前的競爭格局仍未形成,還無法説哪一家就是行業巨頭,在洗牌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變數,「讓子彈再飛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