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首鋼集團旗下公司,二次「按停」港股IPO

2025-07-14 16:52

(轉自:IPO熱點)

7月11日,首鋼朗澤公告,由於公司相關民事糾紛仍在持續,將進一步延迟港股IPO事宜。

圖片來源:首鋼朗澤公告

圖片來源:首鋼朗澤公告

這已經是首鋼朗澤短時間內第二次按下港股IPO暫停鍵。今年6月30日,首鋼朗澤發佈全球發售正式通告,預計於7月9日登陸港交所。7月2日,首鋼朗澤卻公告,因收到民事起訴狀並被列為被告,公司需要推迟上市計劃。

7月7日,首鋼朗澤發佈補充招股章程,並表示預計將於7月15日登陸港交所,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為2015.98萬股H股,最高發售價爲18.88港元/股。

7月11日,首鋼朗澤宣佈再次延迟上市,並稱公司及獨家整體協調人正在謹慎評估全球發售及上市的經更新時間表。

招股書顯示,首鋼朗澤是一家從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業務的公司。截至招股書披露日,首鋼集團直接持有首鋼朗澤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26.54%權益。

記者梳理發現,首鋼朗澤並非首家在招股階段暫停港股IPO的公司。此前,樂華娛樂、巨星傳奇等公司也曾在啟動招股后因種種緣由將港股上市計劃延期。

糾紛起因:子公司股東對投資回報不滿

根據首鋼朗澤相關公告,公司於6月27日登記招股章程后,收到一份民事起訴狀,並被列為被告。

該民事訴訟由首鋼朗澤子公司首朗吉元的一名股東,即海南吉元君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吉元君熠」),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平羅縣人民法院提起。截至最新公告日,吉元君熠持有首朗吉元42%股權,首鋼朗澤持有首朗吉元其余的58%股權。

公告稱,吉元君熠一直對其在首朗吉元的投資回報不滿,並希望撤出其在首朗吉元的投資。

具體而言,吉元君熠的指控內容包括:一是首鋼朗澤違反了其與吉元君熠的投資協議,在未事先通知吉元君熠的情況下,將首朗吉元生產設施的投資金額增加約1.6億元(人民幣,下同),此舉被指控是在未獲得股東大會批准、並在剝奪吉元君熠參與重大投資決策權利的情況下作出。二是首鋼朗澤在未經首朗吉元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批准的情況下,擅自設定首朗吉元乙醇產品的銷售價格,此舉被指控違反投資協議中「銷售價格公平性」的規定。

公告還提到,吉元君熠現已申請行為保全,要求禁止首鋼朗澤單方面作出重大投資及定價決策,並責令首鋼朗澤須根據投資協議及相關法律規定,為首朗吉元股東建立合規決策機制。

資料顯示,吉元君熠是由寧夏吉元循環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一家公司,后者還全資擁有吉元冶金。而吉元冶金則是首朗吉元的工業尾氣供應商。

首鋼朗澤:積極就本次糾紛進行抗辯

對於上述糾紛,首鋼朗澤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在就此事與吉元君熠進行溝通,但公司法律顧問已確認,根據相關協議和規定,吉元君熠並無任何權利要求首鋼朗澤、或任何第三方購買其於首朗吉元的股權。公司將採取適當行動,積極就本次糾紛進行抗辯。

從營收構成來看,首朗吉元是首鋼朗澤旗下重要子公司之一。2022年至2024年,首朗吉元的收入分別為1.3億元、0.98億元、1.18億元,分別佔首鋼朗澤相應年度總收入的33.4%、16.6%、20.9%。

此外,據招股書顯示,近三年來,首鋼朗澤持續產生淨虧損,且2024年營收下滑,虧損進一步擴大。2022年至2024年,首鋼朗澤的營收分別為3.9億元、5.93億元、5.6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45.5萬元、-6644.7萬元、-1.37億元。

圖片來源:首鋼朗澤招股書

圖片來源:首鋼朗澤招股書

首鋼朗澤表示,公司近年來主要通過提供乙醇、微生物蛋白、其他產品(主要包括沼氣和粗醇)、低碳綜合性解決方案產生收入。2023年,公司收入增加主要是因為其若干生產設施投產,產量增加帶動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銷量增加,且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的平均銷售價格有所增加。

2024年,首鋼朗澤收入下滑主要是因為乙醇平均售價下降15.6%。首鋼朗澤稱,儘管燃料乙醇價格在2022年及2023年保持穩定,但由於大量低成本煤制乙醇進入燃料乙醇市場,燃料乙醇價格在2024年下半年大幅下跌。

港股此前已有類似暫停IPO情況

記者梳理發現,首鋼朗澤並非首家在招股階段暫停港股IPO的公司。

例如,樂華娛樂在2022年8月7日通過了港交所上市聆訊,並公告於當年9月7日登陸港交所。然而在原定上市日期的前5天,樂華娛樂卻公告延迟全球發售,且並未披露具體原因。2022年11月16日,樂華娛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並在兩個月后,即2023年1月19日正式登陸港交所。

巨星傳奇暫停港股IPO的歷程與樂華娛樂較為相似。公司於2023年5月24日通過港交所聆訊,原定於當年6月13日上市,但在原定上市日期的前4天,巨星傳奇突然宣佈延迟上市計劃。2023年7月13日,巨星傳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