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4 14:48
來源:騰訊科技
文丨蘇揚
編輯丨鄭可君
7月14日,知情人士透露,黃仁勛已於上周末抵京,受邀參加第三屆鏈博會,這也是他今年第三次來華。隨后,騰訊科技也拿到了其與雷軍的合影照片。
黃仁勛與雷軍會面合照
一年三次,比出門在外的打工人每年回家的次數都多。
硅谷CEO訪華頻次排行榜上,庫克和馬斯克排名最靠前,前者2024年三次,后者基本一年一次。現在,作為英偉達CEO的黃仁勛,已經追平庫克,穩坐硅谷CEO訪華榜榜首。
有一個細節——過去網友都盯着硅谷大佬來華的各種花邊,吃煎餅果子、包子、火鍋等等,但去年馬斯克可謂風塵僕僕,還被拍到身穿西服、腳踩運動鞋,整個停留不到24小時。當時外界普遍認為,馬斯克此行是爲了推動FSD在大陸市場的全面落地。
問題來了,英偉達的先進芯片早就禁運了,特供中國大陸市場的H20也被卡住了,黃仁勛,他這次來干什麼呢?
黃仁勛不來,蘇媽可就來了
「中國大陸市場太重要了。」黃仁勛在很多場合都説過這句話。
這可以從兩個關鍵數據得到印證:其一,中國AI芯片市場有望達到500億美元,美國公司需要保留進入這個市場的渠道。其二,英偉達在大陸市場的份額,已從拜登政府初期的95%大幅下滑至50%。
市場很大,英偉達被動收縮得很厲害。
收縮也反映在官方財報里當中——2026財年第一財季,英偉達在中國大陸(含香港)市場的營收55.22億美元,佔當季總營收440億美元的12.53%,同比2025財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21%。而在巔峰時期,大陸市場對英偉達的營收貢獻一度達到25%。
如果產品不受限制,中國大陸能貢獻多少營收?221%,321%,都有可能。所以,單純基於營收體量和增速潛力看,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理由放棄中國大陸市場。
市場對黃仁勛的認知存在多重鏡像:從早期「皮衣教主」的硬核極客形象,到如今因特供芯片策略被貼上「閹割術大師」標籤。但需要澄清的是,中國科技企業採購英偉達產品與支持國產芯片並非二元對立。事實上,頭部企業普遍都有自己的方案:百度培育崑崙芯,字節聯合寒武紀,阿里有平頭哥。
現實困境在於,當前國產供給量與AI巨頭動輒十萬級的算力需求存在巨大落差。
按照寒武紀的財報和沐曦的招股書的營收來推算,單一品牌國產AI芯片一年能供給的數量也就幾萬張卡的水平,而大廠要做AI,需要的是10萬卡、20萬卡。需求和供給之間缺口太大,客户需求也不會因為供給不足而主動收縮。
爆買英偉達,還有一個更深層的邏輯——全球AI軍備競賽的緊迫性。
據外媒報道,OpenAI累計用户已達8億,距離10億量級一步之遙,這個體量下,它可以做搜索、做社交、做支付乃至做手機,巨頭們要想不被顛覆,只能不斷地迭代模型和算法,而這都建立在「算力敍事」之上。
所以,無論是硅谷巨頭還是中國科技企業,都在瘋狂囤積算力——一方面,微軟年採購48.5萬張英偉達芯片,字節爆買23萬張GPU;另一方面,微軟、Meta等等相繼下場自研。
科技公司自研芯片路線圖,標紅為已發佈,*代表待確認,來源HSBC
在這種背景下,性能受限的特供芯片,可以看作是合規條件下的「商業最優解」,最后又都可以迴歸到生意的邏輯上。
再進一步延伸,對英偉達來説,保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出鏡率也很重要。
一位國產芯片從業者説,「黃仁勛不來,蘇姿豐、陳立武可能就帶着解決方案來了。蘇媽來大陸也很勤,經常到客户那里去拜會。」
「皮衣老黃」與「西裝老黃」
英偉達市值於7月9日盤中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朋友圈幾近刷屏,大家都在感慨英偉達創造了歷史。
英偉達的成功有運氣成分,也不乏努力的成分。作為一個準4萬億市值公司的CEO,黃仁勛一而再、再而三來大陸市場,安撫員工、安撫客户,提供解決方案。
關於黃仁勛的中國行,外界看到的都是公開的,其實還有一些行程未被披露。
去年底,黃仁勛現身中國香港,出席港科大的活動,與沈向洋對談,背后其實還有一個隱祕行程——拜訪中國兩家客户的1號位。
在《英偉達之芯》作者斯蒂芬·威特看來,黃仁勛的成功也來自遠見。去年我們和斯蒂芬·威特有過一次交流,他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假設有一羣人在碼頭上釣魚,其中一個人拿着網在海灘捕魚,碼頭上的人們都在嘲笑他,但這個人還是堅持了十年,期間一無所獲,直到有一天,他捕到了一條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大的魚,你認為那家伙是運氣好,還是有遠見?」
不過,給大陸客户定製特供產品這件事情上,努力大於遠見,有時候也需要一點運氣。
有一個關鍵時間線值得注意:
4月7日,黃仁勛身着西裝現身,與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合影;
4月9日,美國政府通知英偉達,H20出口無限期需要許可;
4月14日,英偉達官宣5000億美元投資美國計劃;
4月15日,特朗普盛讚英偉達此舉,承諾加快發放出口許可,同日英偉達公告稱收到H20出口無限期許可通知。
上述時間線背后,是黃仁勛爲了生意的來回騰挪,知情人士透露,黃仁勛實際得到了特朗普關於H20許可的口頭承諾,並在內部同步了此事,這一點在特朗普的社交媒體上也能得到佐證,但最后為何而變卦則原因不明。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加快向英偉達發放出口許可
雖然當時沒有拿到H20的出口許可,但英偉達也不吃虧,5000億美元投資承諾換來了中東市場,算是東方不亮西方亮,畢竟在拜登時期的《AI擴散規則》當中,對中東市場的限制也非常嚴格。
爲了爭取中國大陸市場,黃仁勛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從「皮衣老黃」,變成了「西裝老黃」。不管是出席海湖莊園晚宴,還是來北京參會,黃仁勛都脱掉了標誌性的皮衣,換上了一套更顯沉穩的藏藍色西裝。
很多英偉達的內部員工都説,黃仁勛的這種轉變讓人覺得辛酸,爲了市場、生意,黃仁勛不得不收斂個性,取而代之的是謙卑和恭敬,從皮衣老黃,「搖身一變」成為西裝老黃。
沒有H20,但大概率有B20
最近幾周,業內傳聞英偉達將在9月份向大陸客户提供新的特供版芯片B20、B30、B40,甚至傳聞有云廠客户已經拿到了測試產品。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現在所有特供產品,都要事先報備。市場上傳聞的B20、B40這些產品,在H20被禁之前內部的確有過討論,但還沒有定論。
關於B20、B40這些產品的推測和傳聞是符合商業邏輯的,畢竟黃仁勛再三來華,目的之一就是溝通解決方案,而具體拿出什麼產品,要看勾兑的結果,至於最終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
從目前流傳出來的硬件規格看,B20的可能性要高於B40,前者在硬件規格上與國產頭部產品基本對齊,甚至內存還不如國產,B40可能性小主要是因為其傳聞保留了900GB/s的NVLink互聯,該性能已經超出了2022年的管制標準,當時的特供版H800,雖然保留了NVLink,但帶寬只有400GB/s。
「H20只是發了(無限期出口許可)letter,沒有出規則,(流程上)放開還是比較容易的,」一位長期跟蹤科技政策的從業者透露,他也強調現在卡點不在行政層面,而在於立法層面。
對這家4萬億美元市值的巨頭來説,再拿H20的出口許可機會不樂觀,新的特供產品也還未落地,英偉達在中國的數據中心市場,已處於無貨可賣的狀態。
一季度的業績會上,英偉達稱由於出口管制措施H20銷售受限,計提了55億美元損失,涉及到庫存、準備金以及採購承諾等,如果按庫存佔比50%估算,將有超過15萬張庫存的H20放在倉庫里吃灰,英偉達還預計第二季度將產生80億美元收入損失,如果換算成單卡,接近45萬張的出貨量。兩個季度,禁運致其損失1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7億元)。
可能會有人問,這些H20不能在海外銷售嗎,無法進入特殊渠道嗎?
首先,海外市場根本不需要H20這樣的產品,因為是性能受限的產品,其市場吸引力幾乎為0;其次,H20也不可能通過官方渠道違規流入大陸市場,這一點可以在通用對阿爾斯通的收購案中找到答案。
2019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基於個人親身經歷,出版了《美國陷阱》一書,書中提到,通用公司在收購阿爾斯通過程中聯手美國司法部,利用 「長臂管轄」 和美國《反海外腐敗法》,以莫須有的商業賄賂罪名逮捕皮耶魯齊,致其兩度入獄,總共在監獄中度過了25個月的煎熬歲月。
顯然,沒有人會冒着這種風險,從公司層面來推動H20這種已經受限的產品繼續流通。
黃仁勛更不會做這件事,而且他的每一步動作還得和行政部門保持同步,所以這次來華之前他又去見了一次特朗普。
穩定4000名中國員工的「軍心」
黃仁勛所謂的「中國大陸市場太重要了」,是由一羣中國員工來兑現的。
目前,英偉達在中國大陸三地設有分公司,分別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員工規模在4000人左右,佔全球總員工數的比例大概11%,恰好對應大陸市場11%-12%的季度營收貢獻。
過去幾年,黃仁勛保持着來華與中國大陸員工們一同參與新春晚會的習慣——前年,黃仁勛在北京扭起秧歌,去年則大跳APT之舞。
中國的4000名員工當中,相當一部分長期在大客户的辦公地駐場,提供技術和商業支持,並且保持着極高的穩定性。之前,黃仁勛在年會上透露,英偉達全球員工的流失率為2%,大陸員工流失率最低,每年只有0.9%。
超低離職率,與英偉達的薪資和股權激勵也有關係,后者往往佔據員工收入的大部分。
根據騰訊科技瞭解的信息,英偉達每年還會向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發放「CEO特別獎」,近年來名額還在增多,但獎金數量相應有所減少。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英偉達管理層向深度學習解決方案架構師Leo Tam發放CEO特別獎——1000股英偉達股票,黃仁勛親自轉發郵件致謝,可以説將情緒價值拉滿。考慮當時的股價和拆股等因素,這1000股如果持有到今天,市值超過650萬美元。
此外,近年來也有一些英偉達中國公司的員工在社交媒體上曬個税申報記錄。2024年一位用户在小紅書上發佈的個税申報截圖(下圖左)顯示,疑似英偉達北京公司的一名員工2024年度平均月薪11.42萬元,年度累計收入合計1688萬元。
社交媒體上用户分享的疑似英偉達員工個税申報信息,僅供參考
超高的薪資、激勵,超低的離職率,以及這4000名員工,與黃仁勛的頻繁到訪有什麼關聯?
很顯然,如果一直被限制而拿不出解決方案,中國大陸市場收入持續為零,這部分人可能會面臨一個最現實的話題——裁員。
裁員在今天的硅谷大公司當中,並不稀奇。不久之前,微軟官宣裁員9000人,谷歌則在年初宣佈裁員12000人,3月份亞馬遜也跟進了裁員計劃,擬削減14000個崗位。
有機構統計,自2024年到2025年5月份,硅谷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裁撤了總計約40萬個崗位。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在中國大陸市場數據中心產品銷售幾乎斷檔的情況下,黃仁勛的頻繁到訪,除了安撫市場、安撫客户,也帶有安撫員工,穩定軍心的作用,而這一點在過去很少被關注和提及。
要保住這4000名員工,黃仁勛就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解決方案」。
去年底他在北京公司的年會上對員工説,「許多中國研究者都是用英偉達的顯卡玩着電子遊戲長大的,我已經為這一天培養了你們很多年」。言外之意,英偉達需要這些大陸員工持續地服務本土的研究員。其實在年會上還有一句話更加直白,他説:「只要你加入英偉達,就會和我一起變老,我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