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股價倍升流通量低 西鋭飛機融資是時候

2025-07-14 14:22

(轉自:BBW詠竹坊)

西鋭飛機大股東減持股份,套現近7億港元,料公司有機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重點:

  • 過去半年,西鋭股價升幅逾倍
  • 母企被列入美國製裁名單的陰霾漸淡化

劉智恆

  作為香港市場第一隻飛機制造股,西鋭飛機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后,並不受市場注目,但隨着今年股價的飛昇,開始漸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公司大股東中航通飛香港亦趁機減持手上股份。

  西鋭發公佈,中航通飛香港於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折讓8%),出售1,750萬股西鋭股份,佔總發行股本的4.78%,套現近7億港元。出售完成后,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減持翌日,西鋭股價即時受壓,開市后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關口,收市報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東的減持,對股價的實際影響沒原先估計嚴重。抗跌力強的背后,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西鋭的投資價值。

上市受盡冷待

  先説説西鋭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飛香港的母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於2011年從美國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購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權,公司有兩條飛機產品線,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單引擎活塞飛機;另外是願景噴射機,供零售客户或在較小範圍內包機運營之用。

  中航工業接手后,西鋭業務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飛機於過去23年間,一直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單引擎活塞機。西鋭早有上市打算,豈料2021年,美國將中航工業列入制裁清單,雖説西鋭未被列入其中,市場還是對此有保留,畢竟美國政府態度陰晴不定,來自當地的質疑聲音亦從沒停過。

  因此西鋭去年中在港招股時,就受到市場冷待,公司發售5,488萬股,只佔發行股份的15%,公開發售的更只有548.8萬股,佔發行股份的1.5%。

  最終公開發售超額僅0.56倍,國際配售亦只超額0.57倍,結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價,集資淨額只有13.92億港元。當時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資者,購入8.51億港元股份,持股量為8.5%。

有機坐上融資快車

  西鋭的實際集資極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資者分別是國調基金二期、太倉高科、常熟東南、無錫建發新投及無錫金投,沒有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也沒有內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機會只是為支持西鋭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資者,公司實際在市場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價長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較上市價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后鎖定期完結,未見基石投資者大手拋售。相反,踏入今年二月,西鋭股價開始如飛機升空,一飛沖天,上月高見47.45港元,較上市價高73%。

  股價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場流通量低,今次大股東減持股份,預計公司未來有機在市場進行集資行動;始終去年上市融資規模細,如透過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資金配合未來發展,亦可將市場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機構投資者,更能進一步優化股東組合。

盈利續增估值合理

  事實上,西鋭的業績大有條件吸引投資者。2021至2023年間,收入分別為7.38億美元、8.94億美元及10.6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0.3%;盈利7,240萬美元、8,810萬美元及9,110萬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億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億美元。公司表示,期內的飛機交付量達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訂單更增加114架。訂單量增加下,預期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持續。

  至於一直威脅西鋭的地緣政治問題,今年特朗普上場后的關税戰,對西鋭未有影響;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單,至今西鋭未受牽連。投資者見過了一段時間,西鋭未被美國針對,原先的戒心逐漸放下,加上眼見業績連年增長,都開始對西鋭另眼相看。

  現時西鋭的市盈率約16倍,競爭對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國的市盈率約19倍,相較下西鋭並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業績有望續增長,現價仍具值博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