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用益-信託經理參考:信託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了

2025-07-14 10:38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轉自:用益研究)

● 14家房企化債方案獲通過

● 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穩增長

●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重磅新規

● 多家信託公司招聘,涉這些崗位

● 信託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了

● 浙金信託高管變動

● 華鑫信託信託上半年利潤完成率達52.1%

● 法院判了:四川信託違規

● 1.85億!信託違約

● 中原信託向AMC出讓17.2億債權

● 杭州已備案慈善信託420單

● 首單股權慈善信託財產登記落地

●【觀察】信託創新業務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觀察】信託業表面躺平一片,實則暗流洶涌

一、財經視點

■ 14家房企化債方案獲通過

7月9日晚間,深圳市龍光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境內債券重組已完成投票,涉及的21筆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重組議案均獲得投資人表決通過,涉及本金余額合計219.6億元。據中指院統計,截至目前,融創、富力、中梁、當代、佳兆業、奧園、金輪天地、禹洲、遠洋、時代中國、綠地、金科、協信遠創等14多家房企債務重組或重整獲批。

點評:本輪債務重組一個明顯共性特點是,削減債務規模。相比以往以展期為主的模式,當前方案更注重實質性削債,多家房企開始通過債轉股、可轉債等方式削減債務規模。

■ 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穩增長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一方面通過發行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債券等,進一步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惠民生;另一方面通過加快隱性債務置換,進一步減輕地方償債壓力。今年地方債發行體現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的特點。上半年我國地方債發行規模5.49萬億元,其中,剔除「化債」資金的新增專項債規模近1.7萬億元,地方新增一般債發行4520億元。

點評:展望下半年,財政政策有望「加速」又「加量」。除了加快推動存量政策落地見效,也會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 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重磅新規

金融機構適當性管理義務迎來新規範。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佈《金融機構產品適當性管理辦法》。《辦法》要求金融機構應當瞭解產品,瞭解客户,將適當的產品通過適當的渠道銷售給適合的客户。對於投資型產品,要求金融機構劃分風險等級並動態管理;將投資型產品的投資者區分為專業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對普通投資者進行特別保護,包括強化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充分履行告知義務,開展風險提示等。

點評:《辦法》落地,將給金融市場帶來多方面的正向效應。《辦法》能促使金融機構提高合規能力與風險管理水準,使其更看重客户體驗和長遠價值。

二、信託動態  

■ 多家信託公司招聘,涉這些崗位

7月3日,西部信託官網發佈招聘信息,其北京業務部高級經理崗位招聘。不止西部信託,近兩個月內,還有多家信託公司發佈社會招聘信息。其中,興寶信託2025年度社會招聘公告顯示,其根據公司發展需要,招聘業務類、審查類、管理類等崗位若干。北方信託招聘信託業務部總經理,工作地點在天津。渤海信託6月中下旬發佈招聘信息,涉及兩類崗位。崗位一為信託財富團隊負責人,崗位二為信託財富顧問崗。北京信託2025年招聘公告顯示,招聘業務部門總經理、業務經理。

點評:在信託業務三分類的指引下,資金端的財富管理業務處於核心地位,這也將引導信託公司財富管理業務重心從傳統單一的「銷售」向「資產配置+受託服務」轉型。而招聘業務崗主要基於業務轉型與發展需求及市場競爭與業務拓展需要。 

■ 信託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了

「內卷」二字,如一張無形巨網,悄然罩向信託行業。打開不同信託公司的產品目錄,撲面而來的是一股令人昏睡的雷同感:資金投向高度趨同,非標城投、現金管理、TOT產品仍是主角,交易結構設計如出一轍,甚至宣傳資料的話術都相互抄襲,「穩健收益」「國資背景」「多重保障」等詞匯氾濫成災。「讓同行先做,我再跟着做」,是大多數信託公司的現狀。當整個行業沉溺於這種低水平重複,信託公司在內卷中耗盡元氣。

■ 浙金信託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監管局發佈兩份批覆,覈准李海波、李紅偉擔任浙商金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任職資格。浙江監管局要求浙金信託督促上述人員嚴格遵守監管規定,自批覆作出之日起3個月內正式到任,並及時報告履職情況。逾期未到任,批覆將自動失效。

■ 華鑫信託信託上半年:利潤完成率達52.1%

上半年,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建設行業領先的一流信託公司」為願景,不斷提升服務主責主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利潤總額預算完成率達52.1%、「登高」目標完成率達51%,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 法院判了:四川信託違規

7月8日,投資人起訴四川信託營業信託糾紛一案已審理終結。據信託圈內人獲悉到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四川信託應當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全額的管理賠償責任。判決依據是:四川信託未履行合同義務,存在管理不當的事實,最終造成投資人的損失超出合理程度,明顯具有過錯。

■ 1.85億!信託違約

近日,上市公司恆銀科技發佈「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回覆的公告」,根據該公告披露信息顯示:恆銀科技於2021年以自有資金購買信託理財產品,2024年末逾期未收回金額為1.85億元。其中,購買國民信託·慧金87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7億元,至2024年年報披露日共收到投資收益0.13億元,本金及剩余投資收益逾期未兑付;購買長安寧·盈祥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0.15億元,本金逾期未兑付。

■ 中原信託向AMC出讓17.2億債權

7月3日,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佈關於訂立重大合同的公告。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2025年6月29日與中原信託有限公司簽署《債權轉讓協議》:中原信託向中原資產出讓債權,轉讓價款為人民幣17.2億元,合同已生效。信託公司與AMC的合作是金融市場上重要的業務模式,尤其在化解金融風險、盤活存量資產、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

■ 杭州已備案慈善信託420單

信託登記試點再下一城!杭州開啟股權慈善信託。繼北京、上海等地率先開展不動產與股權信託登記試點后,杭州也加入試點行列,已於2025年7月1日正式啟動股權慈善信託登記試點,為信託登記制度的完善和慈善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杭州市共備案慈善信託420單,信託財產總規模為168931.354477萬元。

■ 首單股權慈善信託財產登記落地

2025年7月8日,崑崙信託在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波監管局和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支持下,落地了全國首單股權慈善信託財產登記案例—「崑崙信託·德潤恩吉歐社會組織會計能力教育慈善信託」。該項目初始委託人為陝西恩吉歐財務諮詢有限公司,交付其所持有的「杭州財域高質控股合夥企業(有限合夥)」8.181萬元有限合夥份額,本慈善信託將聯合中國慈善聯合會等機構,共同開展《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新制度培訓,支持社會組織的會計能力提升。

■ 中糧信託首單到貨融資落地

秉承服務集團主業、科技驅動產融結合的宗旨,中糧信託數字金融部基於對集團業務場景的充分調研,結合供應商的資金需求,並與中糧糧谷武漢面業工廠進行多次綜合論證評估,推出供應商到貨融資產品。通過該產品,供應商將小麥運送至中糧工廠,在小麥完成質檢驗收后,立即獲得小麥貨款融資。在滿足供應商夏收旺季急需資金周轉的需求的同時,極大程度的降低了供應鏈成本。

■ 6186.25萬!西部大省備案省內最大慈善信託

7月10日,媒體從青海省民政廳獲悉,五礦信託受託管理的「五礦信託-三江源-中國五礦2025年集團幫扶慈善信託」於青海省民政廳成功備案,規模6186.25萬元。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央企支持國家戰略區域的堅定決心,更一舉刷新了青海省慈善信託備案規模的歷史紀錄,成為該省當前規模最大的慈善信託項目。信託期限為5年,主要用於雲南鎮雄、彝良、威信,貴州沿河、德江,湖南花垣、青海祁連等縣以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十九冶所屬攀枝花技師學院鄉村振興和扶貧濟困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定的公益慈善項目。

■ 廈門國際信託與張亦春基金會合作落地全國首單金融教育公益慈善信託

2025年7月2日,全國首個聚焦金融教育的公益慈善信託——「張亦春金融教育公益慈善信託」在廈門正式簽約設立。該信託由廈門國際信託與廈門市張亦春教育發展基金會合作設立。作為國內首單聚焦金融教育的公益慈善信託,該信託由廈門國際信託專業受託管理,發揮信託的功能性優勢服務社會、反哺教育,助力張亦春基金會踐行「金融向善、教育向上」理念。

■ 中鐵信託55.73億元ABS項目狀態為「已受理」

7月10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中鐵信託2025年應收賬款系列資產支持專項計劃項目更新為「已受理」。該債券發行人是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擬發行總額為55.73億元,債券品種為資產支持證券 (ABS),承銷商是華西證券

■ 光大興隴信託管理的個貸不良資產成功掛牌轉讓

近日,光大興隴信託上海業務中心管理的「美好生活2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項目下的個貸不良資產轉讓項目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有6家資產管理公司(AMC)正式報名參與。6月20日,項目經過多輪競價后順利成交,實現了信託行業在銀登中心個貸不良資產轉讓的連續突破。

■ 崑崙信託成功落地首單城市燃氣企業實控人的股權型家族信託

崑崙信託精準把握客户多元化財富需求,利用定製化的家族信託架構,開啟「企業金融服務 + 實控人家族財富管理」 的產融結合新模式,成功落地「崑崙嘉成系列011號家族信託」。該項目為我司首單城市燃氣企業實控人的股權型家族信託,開闢了燃氣企業家族傳承新路徑,長周期、全方位助力家族企業穩健發展。

■ 重慶信託財富浙江分部開啟跨域合作新路徑

近日,重慶信託財富浙江分部與平安銀行廣發證券、民銀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浦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工銀(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門國際銀行等多家金融同業展開深度交流。這場跨越地域的對話,不僅是重慶信託財富深耕跨境財富管理領域的重要佈局,更標誌着浙港澳金融機構在協同創新、服務高淨值客户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 興業信託啟動AI賦能數字化轉型系列培訓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人工智能已成為金融領域創新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近日,興業信託啟動2025年AI賦能數字化轉型系列培訓,首期課程圍繞「DeepSeek助力辦公效率提升」這一主題展開,本次培訓共吸引了70余名員工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

■ 大業信託協同兄弟單位赴武漢金控集團調研展業

2025年7月4日,大業信託與兄弟單位中國東方湖北省分公司、東方金誠共同組成調研團,前往武漢金控集團進行調研展業。大業信託黨委書記、總經理魯以亮在發言中表示,大業信託將攜手兄弟單位,進一步加大對武漢金控集團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在資產管理、破產隔離等領域的信託服務經驗和優勢,進一步深挖信託服務的場景和功能,通過整合各方資源,發揮協同效應,為企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陝國投信託與浙商證券開展座談交流並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7月8日下午,陝國投信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衞東與來訪的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錢文海一行開展座談交流並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浙商證券副總裁程景東,陝國投信託公司副總裁徐海寶參加座談並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三、市場觀察

■ 信託創新業務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2025年上半年,信託行業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驅動下,加速推進業務轉型與創新發展,創新業務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通過制度創新和服務升級開闢發展路徑,特別是在服務信託、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標品業務、科技賦能等領域均有進展和突破。

業內觀點:

1、2025年上半年,財富管理服務信託、行政管理服務信託等項目創新試點增多,資產證券化服務信託和風險處置服務信託持續探索更高業務價值。養老服務信託、預付類資金服務信託、知識產權信託、破產重整服務信託等業務方向持續創新,不僅創造了商業價值,而且也體現了信託制度在解決社會痛點、服務民生福祉方面的獨特優勢。

2、信託服務綠色金融項目多點開花,多家信託公司陸續設立專門的綠色信託產品,募集資金投向環保、新能源、節能減排等綠色產業項目,支持實體經濟綠色轉型。例如通過信託產品支持分佈式光伏項目,落地全國首單取水權行政管理服務信託,利用市場化機制激活水資源資產價值等。

3、部分信託公司開始參與構建數據資產託管與流通的數據信託模式,在電力、智慧城市、徵信數據、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重點領域取得突破。市場的需求促使信託行業推動數據資產進行生產要素化,並通過信託服務使之金融化,進而實現應用場景的產業化,完成資產價值的實現和放大。

4、上半年,標品信託業務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多家信託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明確將標品業務列為轉型的核心方向。信託公司標品業務在數字化中臺建設、智能風控與投研支持方面均持續提速。信託公司聚焦投研能力體系化建設、投研和運營人才的引進及培養、系統建設、產品開發等方面,在建設與標品投資相適配的投研、投決、渠道、運營、風控、合規體系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

■ 信託業表面躺平一片,實則暗流洶涌

行業穩定的時候是大家掙錢的時候,行業穩定,公司權力架構穩定,資源分配穩定,上升的機會也穩定,大家拼命干,年底能看到錢的希望,未來能看到崗位的希望。行業動盪的時候,其實是機會最多的時候,越是動盪,越有人被洗下去,崗位的機會,業務的機會,資源獲取的機會,權力的機會,其實還是挺多的。

業內觀點:

1、地產信託消失了,政信信託萎縮了,大家預判,過不了幾年政信信託也要絕跡,只剩下標品還掛在線上。這幾年信託公司也換了賽道,直銷被傷了,短期內都恢復不過來,開始卷同業業務,理財子、代銷、險資、券商瞬間都成了信託的香餑餑,總經理親自帶隊搶業務,但這個市場是個封閉的、存量、而且還有些萎縮的市場。老的業務沒有了,新的業務倒是衍生出來一些,家族信託慢慢壯大了,預付款信託、物業服務信託和破產重組信託使信託市場發了新芽,雖然養不活幾個人,但總算是孵化出了新業務。

2、悄然之間,信託這艘船正在發生着變化,從資源稟賦到業務類型,也業務類型到人員轉換,從人員轉換,到信託公司權力結構的重新構建。船變小了,這艘船就留不下這麼多人,大家掙着搶最后一張船票,希望留在船上,有人留下就有人要走。船要智能化了,原來只知道划槳的老船員得淘汰了,得換上懂智能系統的技工。有的船長換了,跟着大副舵手都要換,留下了權力的空白期,頭等艙的管理層倒不擔心船票的問題,但是很在意權力的分配問題。

■ 一周信託產品市場綜述

1、本周資產管理信託成立市場持續降温,成立數量及規模均有所下滑,其中規模降幅超三成,非標與標品信託均表現下滑。非標信託中政信信託規模驟減是主因,化債高壓下城投平臺融資收縮,資產短缺,政信信託長期萎縮難改。標品信託成立數量收縮,因債市微調及 「股債蹺蹺板」 效應,固收類產品募資收縮,呈短期波動。

2、本周資產管理信託發行數量漲幅近兩成,這一增長主要由標品信託的放量所推動。近期資本市場熱度攀升,成交持續活躍,信託公司捕捉市場機遇,加大對標品信託的佈局力度。

3、本周非標信託產品成立市場持續遇冷,成立數量及成立規模大幅下滑。本周非標信託延續上周趨勢持續下滑,其中政信信託成立規模驟減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化債高壓態勢下,城投平臺融資規模持續收縮,同時城投平臺「退平臺」政策推進后,符合信託風控要求的融資主體減少,市場面臨優質資產短缺。長期來看,政信信託整體規模萎縮趨勢難改。

4、本周標品信託產品略有降温,成立數量有所下滑,降幅超一成。本周債市迎來小幅調整,同時 「股債蹺蹺板」 效應顯現,A股結構性回暖吸引資金分流,進一步壓制債市表現,使得固收類標品信託募集資金收縮,整體呈現短期波動態勢。 

作者:用益信託研究院

來源:用益信託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