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解放日」后美股首個財報季來襲!市場聚焦五大看點

2025-07-14 18:15

短短三個月,美股從4月的大幅拋售震盪回升至歷史新高。如今,交易員們正拭目以待:美國企業的「成績單」能否匹配股市已定價的樂觀情緒?

事實上,市場預期並不高:華爾街正準備迎接2023年中期以來最疲軟的財報季。彭博情報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5%;11個板塊中,有6個預計出現利潤下滑;同時,該指數全年增長預期已從4月初的9.4%降至7.1%。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二季度盈利預期降至2年來最低

 

儘管盈利預期下滑,且企業需應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但標普500指數仍處於歷史高點附近。

較低的預期反而讓企業更容易實現超預期表現。彭博情報策略師吉娜·馬丁·亞當斯(Gina Martin Adams)和温迪·宋(Wendy Soong)表示,從近期企業指引來看,公司很可能輕松超越這些保守預期。

「預期門檻現在非常低,」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 Co.)高級投資策略師凱文·戈登(Kevin Gordon)稱,「這當然讓企業更容易超預期,但我認為重點將是毛利率——尤其是如果關税壓力存在,理應在毛利率上體現出來。」

財報季本周拉開帷幕:周三,摩根大通(JPM)、花旗集團(C)、貝萊德(BLK)等金融巨頭將率先發布財報;下周,JB亨特運輸服務公司(JBHT)、奈飛(NFLX)等重量級企業也將跟進。

五大關鍵看點

貿易戰影響尚未顯現

關税本應擾亂供應鏈並推高成本,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會拖累美國企業盈利。

然而,美國銀行分析師安德魯·奧賓(Andrew Obin)近期牽頭的行業調查顯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關税導致需求大幅萎縮,且自多項嚴厲關税宣佈后又暫停以來,宏觀經濟狀況也未出現大幅反彈

彭博行業研究數據顯示,二季度盈利修正動能(上調與下調預期的差值)在經歷上一財報季的下滑后轉為正值。

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淨利潤率將降至2024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此前已連續五個季度攀升)。不過,這一下降可能是暫時的。測算顯示,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將在下一季度及至少到2026年底回升。要實現這一預期,企業可能需要削減成本,或加速人工智能(AI)的應用。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淨利潤率預計將降至2024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平

 

科技巨頭仍在AI上大舉投入

全球貿易局勢及整體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並未阻止美國科技巨頭的大額支出,尤其是在AI產品研發上。

彭博匯總的分析師平均預期顯示,微軟(MSFT)、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亞馬遜(AMZN)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GOOG),預計2026財年資本支出將達約3370億美元,高於當前財年的3110億美元。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盈利仍主要來自被視為AI進步主要受益者的大型科技公司。所謂的「七大科技巨頭」預計二季度利潤增長14%;若剔除這一羣體,標普500指數4-6月利潤預計微降0.1%。

「AI不只是一個流行詞,而是最持久、最主導的主題,」貝萊德基礎股票技術集團主管託尼·金(Tony Kim)稱,「這些股票估值不算過高,漲勢還能延續很久。」

貝萊德數據顯示,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等AI「超大規模玩家」一季度支出超800億美元,並將2025年資本支出指引集體上調至3000億美元。

選股者的市場:個股走勢分化程度創近年罕見

美股個股走勢分化程度達到近年罕見水平。彭博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未來一個月的預期相關性指數為0.12(數值為1表示完全同步)。過去10年中,該指數低於這一水平的時間僅佔3.2%。

在財報季來臨之際,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之間的隱含相關性較低

 

「有不錯的賺錢機會,但必須做個股精選,」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部門首席投資官莉薩·沙萊特(Lisa Shalett)稱。

她建議客户關注有望超盈利及現金流預期的企業,尤其提到能源、金融及部分醫療健康板塊的股票——這些板塊可能受益於特朗普簽署的標誌性預算法案。

「現在是腳踏實地的時候,」她在給客户的報告中稱,「這是一個對部分股票有利,但並非所有股票都有利的市場。」

歐洲企業盈利預期遭下調

在歐洲,分析師因擔憂特朗普貿易戰將拖累企業利潤率而大幅下調預期。花旗集團指數顯示,自3月中旬以來,盈利下調次數持續超過上調次數。

歐洲企業盈利預期被下調

 

高盛策略師稱,受影響的主要是受關税衝擊的汽車製造商、礦業公司,以及國防類股。他們的分析顯示,利潤率壓縮是預期下調的主要原因。

「分析師下調盈利預期意味着企業超預期的門檻很低,」法國巴黎銀行Markets 360歐洲股票衍生品策略主管喬治·德巴斯(Georges Debbas)稱,「只要企業不暗示下半年業績慘淡,財報季就應利好股市。」

市場還將關注歐元走強的影響,歐元走強往往會削弱歐洲出口企業的盈利。今年歐元兑美元匯率已升值13%,有望創下2017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美元走弱成利好

特朗普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他對美聯儲降息的推動,削弱了美元走勢——這對美國出口企業而言是個好消息。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戴維·亞當斯(David Adams)稱,美元走弱是「一個重大且被低估的順風」,尤其利好大盤股企業(其海外收入佔比高於小盤股)。

貝萊德數據顯示,今年美元已下跌10%,上半年表現為1973年以來最差,且該機構認為美元仍有下跌空間。

Meta和微軟等公司上一季度曾表示,預計匯率因素將為營收貢獻數億美元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