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周專題&周觀點:A/H器械公司25H1漲幅榜前20緣何強勢?【總第405期】【國盛醫藥】

2025-07-12 19:37

(轉自:國醫盛視)

一、醫藥核心觀點

當周7.7-7.11)回顧與周專題:

當周(7.7-7.11)申萬醫藥指數環比+1.82%,跑輸創業板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本周周專題,我們梳理了A/H器械公司2025H1漲幅排名靠前的公司,並總結了漲幅強勢的原因,供投資者參考。

近期覆盤:

1、當周表現:本周市場整體持續向上突破,房地產、鋼鐵、非銀領漲,醫藥漲幅榜居中,創新葯、CXO表現較好,其中CRO前半周表現較好,CDMO后半周表現較好。創新葯表現是結構性表現,以顛覆式新技術平臺和低位特徵比較明確。

2、原因分析:我們認為醫藥(尤其創新葯)現在就是三個【蹺蹺板】特徵。第一,醫藥和整體市場的蹺蹺板,本周市場以反內卷、城市更新邏輯為主線表現。相對於整體市場,醫藥尤其是創新葯表現更像逆向資產,相對強度沒有之前一段時間高,也可解釋為高低切。第二和第三,就是創新葯和業績線的蹺蹺板以及主流標的和彈性標的的蹺蹺板。顯然醫藥的熱度重心還是在創新葯及其產業鏈,但結構性表現更好的是CXOCRO演繹的是創新葯行業的預期拐點,CDMO演繹的是藥明康德博騰股份業績超預期,部分上游公司也是業績和預期拐點的共振演繹的結果。另外,這周表現好的都是一些低位或者顛覆式技術平臺的「新面孔」,也可以解釋為輪動和高低切。在創新葯產業邏輯有比較優勢,但短期沒有行業大催化的狀態下,階段性輪動或許也是不錯的演繹選擇。因為進入中報期,中報不錯的公司表現也不錯。

3、未來展望:1)中短期維度看,醫藥近期的思路,就是中報高增長,創新葯及供應鏈上游找機會,短期聚焦【核心標的】,后續繼續深挖創新葯,有BD預期【中國超市】最好,圍繞【海外大藥】【仿創大Pharma重估】【中小市值科技革命】反覆輪動演繹。2)展望2025今年醫藥圍繞創新葯要持續樂觀。具體思路主要有四個:【創新葯】海外大藥、中國超市、中小市值科技革命、仿創大Pharma重估、國內超賣、受益鏈條;【新科技】腦機接口、AI醫藥醫療、康復機器人;【自主可控】科研儀器、部分設備&上游、產業鏈重構等;【泛整合】國改、大集團小公司、其他。

三、策略配置思路:

1)創新葯:

A、海外大藥:信達生物、三生製藥、科倫博泰/科倫藥業康方生物、百濟神州、石藥集團/新諾威、映恩生物、百利天恆等。B、中小市值科技革命:賽力醫療、美諾華(維權)泰恩康悦康藥業賽升藥業新華製藥(港)、諾思蘭德、晶泰控股、舒泰神熱景生物眾生藥業、益方製藥、澤製藥、昂立康、前沿生物九芝堂(維權)中源協和一品紅康弘藥業苑東生物陽光諾和科興製藥華納藥廠康辰藥業博瑞醫藥(維權)智翔金泰歐林生物迪哲醫藥海南海藥(維權)千紅製藥、九芝堂、海創藥業吉貝爾、科濟藥業、歌禮制藥、加科思、和鉑醫藥、德琪醫藥,中國抗體、博安生物、潤都股份、九源基因。CPharma重估:海正藥業長春高新、中國生物製藥、海思科華東醫藥恆瑞醫藥、康哲藥業、信立泰華海藥業、遠大醫藥。其他重估資產君實生物樂普醫療康緣藥業D、國內超賣:華領醫藥、雲頂新耀、興齊眼藥艾迪藥業貝達藥業艾力斯E、受益鏈條:凱萊英泰格醫藥諾思格、百奧賽圖、百普賽斯、藥明康德、藥明合聯、九州藥業、諾泰生物(維權)康龍化成

2)新科技:

A、腦機接口&外骨骼機器人:機器人(偉思醫療翔宇醫療天智航三友醫療)、瑞邁特博拓生物愛朋醫療誠益通、翔宇醫療、偉思醫療、麥瀾德三博腦科創新醫療BAI醫藥醫療:晶泰控股、華大智造美年健康、京東健康、普蕊思、固生堂、國際醫學、訊飛醫療科技。

3)自主可控&產業鏈重構:

A、產業鏈重構:森松國際。B、自主可控:科研儀器、設備等,如華大智造、聚光科技奕瑞科技聯影醫療澳華內鏡邁瑞醫療等。

4)業績線:百奧賽圖、森松國際、百普賽斯、微芯生物九洲藥業以嶺藥業(維權)、眾生藥業、春立醫療、瑞邁特、山外山、邁普醫療、惠泰醫療微電生理通化東寶等。

5)其他

A、大集團小公司:派林生物浩歐博(維權)萬東醫療B、國企改革:哈藥股份人福醫藥(維權)昆藥集團C、其他重點跟蹤:力諾特玻、健友股份三諾生物、君實生物等。

二、A/H器械公司25H1漲幅榜前20緣何強勢?

本周周專題,我們梳理了A/H器械公司2025H1漲幅排名靠前的公司,並總結了漲幅強勢的原因,供投資者參考。

2025上半年A股器械公司漲幅榜排名前20的公司主要有如下特點(公司后的括號內為2025H1的漲幅):

佈局創新葯:熱景生物(126.62%)旗下舜景醫藥佈局的全球首款心梗急救抗體藥SGC001,旗下智源生物佈局的AD治療抗體藥物AA001;中國生物製藥控股的浩歐博(42.69%)。

腦機接口:如愛朋醫療(87.56%)、偉思醫療(69.51%)、翔宇醫療(50.67%)、博拓生物(57.52%)。

AI醫療:安必平66.64%)、貝瑞基因60.12%)。

北交所:中科美菱55.93%)、鹿得醫療53.60%)、錦好醫療47.94%)。

其他:如集採出清后業績迎來邊際向好的春立醫療(45.23%)、中硼硅模製瓶放量的力諾藥包44.73%)、腦膜膠和可吸收止血紗新品放量的邁普醫學44.18%)等。

2025上半年H股器械公司漲幅榜排名前12的公司主要有如下特點(公司后的括號內為2025H1的漲幅):

新產品獲批/商業化:主要為港股高值耗材類公司,如博醫療247.46%,全球首款經自然腔道(支氣管)射頻消融系統),健世科技(157.80%,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系統Ken-Valve),百心安(116.46%Iberis®多極腎動脈射頻消融導管系統),先瑞達醫療(47.40%,外周高壓球囊擴張導管Armoni-HP®),先健科技(46.04%,主動脈弓支架系統)等。

業績拐點:如歸創通橋(77.59%)、沛嘉醫療(62.56%)。

腦機接口:如心瑋醫療(75.40%)、微創腦科學(50.75%)。

AI醫療:如微創機器人(69.93%)、醫脈通(49.87%)。

三、細分領域投資策略及思考

3.1廣義藥品

3.1.1創新葯

當周(7.7-7.11)中證創新葯指數周環比1.30%,跑輸醫藥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截至711日,中證創新葯指數1,881.73點。申萬醫藥指數周環比1.82%,滬深300指數周環比0.82%

中證創新葯指數跑輸申萬醫藥指數0.52個百分點,跑贏滬深300指數0.48個百分點。

2025年初至今中證創新葯指數上漲18.55%,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2.11%,滬深300上漲2.30%,中證創新葯指數跑贏申萬醫藥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

當周(7.7-7.11)漲跌幅排名前5為前沿生物-U、開拓藥業-B、博安生物、諾誠健華益方生物-U。后5為宜明昂科-B神州細胞、亞盛醫藥-B、樂普生物-B榮昌生物

創新葯賽道關注的行業問題:

雙抗ADC的發展

自免領域新技術發展

創新葯領域關注個股:

製藥,亞盛醫藥,貝達藥業,信達生物,諾誠健華-U

重點事件7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官網顯示,亞盛醫藥利沙托克拉片(APG-2575)的新葯上市申請已獲批准,用於治療難治或複發性(R/R)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

近期觀點:今年PD-1/ADC combo是腫瘤治療的主線之一,推薦關注Trop-2, HER-3等重點ADC靶點,推薦關注科倫博泰,百利天恆,恆瑞醫藥等。

子領域重點公司:

近期重點關注標的:百濟神州,宜明昂科

3.1.2仿製藥

1)仿製藥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以滬深及港股113家仿製藥企業為樣本池,仿製藥板塊當周(7.7-7.11)環比+1.01%,跑輸申萬醫藥指數0.81%,跑輸化學制劑子行業0.49%

2)仿製藥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7.7-7.11)漲跌幅排名前5聯環藥業、康辰藥業、華納藥廠、廣生堂、海正藥業。后5ST未名、舒泰神、一品紅、海辰藥業、華海藥業

3)仿製藥周度覆盤之重點事件

事件:甘李藥業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6億元到6.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100.73%114.12%。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4.6億元至5億元,同比增加262.47%293.99%

事件:樂德奇拜單抗新葯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公司與香港康乃德生物醫藥合作的創新葯樂德奇拜單抗新葯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用於治療成人及青少年特應性皮炎。樂德奇拜單抗是靶向IL-4Rα(IL-4Rα是IL-4受體和IL-13受體的共同亞基)的全人源單抗。樂德奇拜單抗與IL-4Rα結合可以有效阻斷IL-4IL-13功能,進而阻斷Th2型炎症通路,從而達到有效治療特應性皮炎及哮喘等Th2相關炎症性疾病的目的。

事件:東陽光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3億元到6.63億元,同比增長比例157.48%-192.81%;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71億元到5.51億元,同比增長比例159.73%-203.84%

4)仿製藥近期觀點

第一波創新葯浪潮是2017年開始的國內創新葯從01,具備代表性的標的是傳統藥企創新能力較高的(恆瑞為代表),以及初代PD-1 biotech(君實、恆瑞、信達等),第一波創新葯的低潮是由於國內PD-1談判價格過低導致的悲觀情緒以及第一波出海的失敗。

近年的變化

1.醫保持續支持創新葯支付,也誕生了很多國產創新葯大品種。

2.第一波頭部biotech經過了積累,到了盈虧平衡倒計時。

3.經過這些年的積累,中國創新葯能力整體提升,到了出海的拐點,這一波出海由ADC、雙抗、GLP-1等中國工程師紅利明顯、更擅長的領域帶動。

第二波浪潮脫穎而出的一定是具備國際化能力的產品/公司。今年許多biotech/biopharma已經實現了國際化估值的重估,但我們認為許多仿創企業的國際化品種在市值中定價還不充分,有許多還處於PEG的估值體系。站在當下時間點,我們強調把握龍頭仿創pharma的創新重估。

產業趨勢的角度,【集採出清+中期第二條成長曲線+復甦】成了關鍵詞,集採影響已經越來越小,傳統仿製藥企經營趨勢向上。傳統藥企整體走向積極,平臺型pharma有望走出強者恆強格局,迎來估值的修復甚至提升。建議從三年估值/增速性價比,存量業務集採風險、創新葯體系整體能力&產品線、銷售能力、管理層等幾個方面分析。

仿創重估組合:

第一,【仿創大Pharma重估——個別爆款(同中國超市)】三生製藥(PD-1/VEGF)、科倫藥業(SKB264)、長春高新(伏欣奇拜單抗、美適亞)、信立泰(086JK07)、康哲藥業(蘆可替尼乳膏、Y3URAT1)、新諾威/石藥(EGFR ADC)、華東醫藥(小分子GLP-1)、康弘藥業(KH631/KH658)、遠大醫藥(膿毒血癥、核藥)、綠葉製藥(LY03017LY03015)、華海藥業(PD-L1/VEGF)等。

第二,【仿創大Pharma重估——集團軍輸出】恆瑞醫藥、石藥集團、華東醫藥、海思科、中國生物製藥。

3.1.3中藥

1)中藥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當周(7.7-7.11)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82%,中藥指數上漲1.08%,跑輸醫藥指數0.74個百分點;2025年初至今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2.11%,中藥指數下跌2.34%,跑輸醫藥指數14.44個百分點。

2)中藥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7.7-7.11)漲跌幅排名前5啟迪藥業、九芝堂、貴州三力沃華醫藥(維權)恩威醫藥。后5貴州百靈(維權)康惠製藥(維權)羚鋭製藥珍寶島太極集團

3)中藥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部分中藥企業業績走弱的原因分析:1)從需求及下游端來看,藥店端承壓以及消費力下降,導致部分企業產品消費走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比價政策對於部分中藥企業帶來些許影響,后續需進一步觀察政策走勢。2)從成本端來看,雖然中藥材價格水平有所回落,但由於企業庫存的規則,導致目前使用的部分中藥材仍處於價格高位,給成本端帶來壓力。3)從品類來看,四類藥銷售較差,報表期呼吸道疾病低發,需求較弱,同時部分公司有主動管控庫存等行為,導致相關企業業績承壓。

后續建議積極關注:1)政策友好企業,如利空出盡后的集採放量、基藥預期;225年進入十四五收官之年,積極關注國企的相關潛在動作;3)院外四類藥相關OTC企業業績拐點。

3.2 醫療器械板塊周度覆盤

1)醫療器械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當周(7.7-7.11)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82%,醫療器械指數上漲0.81%,跑輸醫藥指數1.01個百分點。分細分領域看:醫療設備指數上漲0.31%,醫療耗材指數上漲1.02%,體外診斷指數上漲1.53%

2025年初至今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2.11%,醫療器械指數上漲1.32%,醫療設備指數下跌1.30%,醫療耗材指數上漲2.53%,體外診斷指數上漲5.06%。醫療設備指數跑輸醫藥指數13.41%,耗材指數跑輸醫藥指數9.58%,體外診斷指數跑輸醫藥指數7.05%

2)醫療器械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3)醫療器械周度覆盤之熱點聚焦

1)醫療設備領域關注的行業問題:

醫療設備更新落地情況、相關標的受益程度。

找尋出海增量邏輯相關標的有哪些?

醫療設備各地招採恢復情況如何?新品入院推廣恢復程度?

醫療設備領域關注個股:

翔宇醫療、愛朋醫療、邁瑞醫療、聯影醫療、怡和嘉業、美好醫療、三諾醫療等。

2)醫療耗材領域關注的行業問題:

骨科集採續約出清及邊際改善情況?

電生理手術景氣度持續性?

集採政策推行落地情況?還有哪些品種未來可能集採?

醫療耗材領域關注個股:

樂普醫療、惠泰醫療、微電生理、邁普醫學、愛博醫療可孚醫療心脈醫療等。

3)體外診斷領域關注的行業問題:

Drgs推行對檢測量的影響;

安徽牽頭的傳染病、性激素等發光試劑省級聯盟集採落地與執行情況?

20241230日安徽腫標、甲功集採結果出爐,關注后續落地執行情況。

體外診斷領域關注個股:

浩歐博、新產業、熱景生物、聖湘生物、安必平、九強生物、博拓生物

4)醫療器械周度覆盤之重點事件

5)醫療器械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1)醫療設備:

短期關注:設備更新后續推進節奏;「出海增量邏輯」相關標的;各地招投標的恢復節奏。我們認為反腐影響偏短期,積壓的採購需求后續有望釋放。關注:1)新品放量有望拉動業績增長的企業;2)超跌股價處於底部且有望迎來拐點的企業;3)業績增長穩健、確定性高兼具估值性價比的核心資產。

長期邏輯:國產替代+醫療新基建+國際化,行業角度關注政策變化+需求周期+技術周期,個股角度關注產品生命周期。

2)高值耗材:

短期關注:1)「出海增量邏輯」相關標的;2)集採政策預期有變化的行業;3)手術量同比高增長、高景氣的賽道如電生理;4)醫療反腐對手術量影響、新品入院情況等。

長期邏輯:國產替代+國際化。行業角度關注集採政策變化,個股角度關注產品品類(市場空間)+銷售入院等。

3)低值耗材:

短期關注:1)海外:客户去庫存后需求恢復情況,是否有新拓大客户等;2)國內:常規業務恢復情況、新項目推進進展等。關注恢復彈性較大且兼具估值性價比的標的。

長期邏輯:品類拓展+渠道擴張+綁定大客户(特別是海外)。

4)體外診斷:

短期關注:1DRGs的推行對檢測量的影響;2)關注后續安徽IVD省際聯盟集採執行情況;320241230日,安徽腫標、甲功集採結果出爐,關注后續落地執行情況;4)醫療反腐對儀器裝機的影響;5)賬上現金及等價物較多,投資安全邊際高的個股。

長期邏輯:國產替代+國際化,行業角度關注集採政策演變,個股角度關注裝機、單產提升、海外收入佔比等方面

3.3配套領域

3.3.1CXO

1CXO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當周(7.7-7.11),申萬醫療研發外包指數(+9.29%)跑贏申萬醫藥生物指數+1.82%7.47pcts2025年初至今申萬醫療研發外包指數(+30.67%)跑贏申萬醫藥生物指數(+12.11%18.56pcts

2CXO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CXO子領域漲跌幅排在前五的個股分別是美迪西、博騰股份、普蕊斯昭衍新葯和元生物;后五的個股分別是睿智醫藥、金斯瑞生物科技、聖諾生物、諾泰生物、誠達藥業

3CXO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近期觀點:

我們認為CXO未來有望受益於全鏈條鼓勵創新政策預期帶來的創新情緒提升和水位提升,尤其預期國內有產業政策支持,投融資潛在可能改善的情況下,CDMO業務已有積極變化,國內前端業務有望回暖。CXO經歷長時間調整,板塊估值&倉位均處歷史低位,創新葯環境變化等負向預期基本體現在當前估值里,短期風險不大。中長期看,隨着外部環境改善與新能力新產能陸續貢獻,板塊增速有望拐點向上,且多肽、寡核苷酸、CGT等新分子新療法有望持續注入板塊高景氣,看好CXO板塊底部佈局機會。

未來一個月重要觀測點:各公司中報業績情況,地緣政治事件進展,創新葯投融資變化趨勢,減肥藥產業鏈相關研發、訂單、產能數據等

3.3.2藥店

1)藥店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益豐藥房大參林(維權)、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華人健康7家藥店為樣本池,藥店板塊當周(7.7-7.11)周漲幅-0.36%,跑輸申萬醫藥指數2.17%

2)藥店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7.7-7.11)漲跌幅排名靠前的為健之佳,漲跌幅最末的為老百姓

3)藥店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我們認為,目前政策后續推進方向尚未明確,對藥店業績未產生直接影響,短期情緒波動較大,建議積極關注業績穩健的龍頭企業與后續政策推進情況。此外,藥店行業集中度提升及處方藥外流大邏輯沒有變化,在老齡化趨勢下,龍頭藥房有望穩健發展。立足2025年,門診統籌有望貢獻顯著增量,帶動藥店客流及毛利額的進一步提升,建議積極關注業績穩健龍頭企業。

門診統籌政策已拉開序幕,市場部分演繹對處方外流的預期,但由於醫保政策、監管程度、經濟水平等差異,各地推進不一,我們認為,經過前期逐步摸索,門診統籌與處方外流有望加速推進。

行業集中度仍處於持續提升階段,龍頭藥房擴張速度仍處於較高水平,通過自建、併購以及加盟等不同方式,龍頭企業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隨區域市佔率的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同步改善。

未來一個月重要觀測點:部分省份個賬改革、線上處方流轉政策推進程度、門診統籌進展及其對藥店的影響。

3.3.3醫藥商業

1)醫藥商業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以滬深及港股20家醫藥商業公司(流通)為樣本池,醫藥商業板塊當周(7.7-7.11)漲跌幅2.69%,跑贏申萬醫藥指數0.87%

2)醫藥商業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7.7-7.11)漲跌幅排名前5塞力醫療(維權)上海醫藥藥易購第一醫藥(維權)九州通。后5海王生物開開實業百洋醫藥柳藥集團人民同泰

3)醫藥商業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近期觀點:估值在大環境下有一定偏好度,后面繼續關注國企商業公司、有變化的商業公司,如柳藥集團、九州通,以及CSO賽道百洋醫藥。

未來一個月重要觀測點:院內恢復情況。

3.3.4醫療服務

1)醫療服務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以滬深及港股19家醫療服務公司(醫院)為樣本池,醫療服務板塊當周(7.7-7.11+2.59%,跑贏申萬醫藥指數0.77%

2)醫療服務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當周板塊內19家公司漲跌幅排名前5名為瑞爾集團、固生堂、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排名后5名為三博腦科、希瑪眼科、國際醫學、朝聚眼科、錦欣生殖。

3)醫療服務近期觀點及未來前瞻 

近期觀點:一方面,股價經過長時間調整,資金層面壓力相對出清,估值分位很低(2020年初至今維度)。另一方面,消費醫療與消費恢復密切相關,若加之有經營變化,未來一段時間值博率較高。選股角度,看兩個方面,一是籌碼結構乾淨、股價低位(預期沒有那麼滿)。二是未來幾個季度經營趨勢向上。

未來一個月重要觀測點:各公司中報業績情況,各公司月度數據,市場消費數據。

3.3.5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周度覆盤

1)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周度覆盤之指數覆盤

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暫無wind指數,該板塊包括公司我們可分為三大類:耗材服務類、製藥裝備類、科研儀器類,自2022年以來,投融資數據承壓疊加其它宏觀因素等,企業經營存在一定挑戰,隨着業績增速修復,相關企業估值逐步消化,隨着大部分企業經營趨勢向好,關注后續上游企業業績企穩回升趨勢。

當周(7.7-7.11)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82%,生命科學上游漲幅算數平均值為3.35%,漲幅中位數為2.55%

2025年初至今申萬醫藥指數上漲12.11%,生命科學上游漲幅算數平均值為21.81%,漲幅中位數為18.11%,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板塊跑贏申萬醫藥指數。

2)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周度覆盤之個股漲跌幅

3)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周度覆盤之熱點聚焦

1)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關注的行業問題:

國內投融資數據何時迎來較大回暖,帶動早期研發項目量增?

高校研發費用劃撥是否有收緊趨勢?

對於隨研發管線推進產品需求用量迎來較大增加的企業,在手管線推進重要節點跟進;三期及商業化變更進展等;

下游需求壓制情況下,行業價格競爭是否加劇,毛利率變化趨勢如何?

上游各細分領域市場空間相對有限,國際化打開長期成長空間,海外客户突破及收入佔比關注度高。

2)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關注個股:

奧浦邁納微科技阿拉丁、百普賽斯、藥康生物泰坦科技皖儀科技諾禾致源

4)子領域重點事件/重點政策/重點公告/重要數據

5)生命科學產業鏈上游近期觀點

1)耗材及服務

短期關注:企業經營拐點。上游大部分企業經歷業績調整后,有望迎來企穩回升。上游相關標的政策免疫且跌幅較大,間歇性會有反彈行情,上游持續性/板塊性的機會還需行業景氣度回升來支撐。

a.高校科研端:需求逐步恢復但強度有限。此外需關注財政壓力下科研經費投入是否受影響(2024年國家統計局R&D經費支出達3.61萬億,同比增速8.3%,維持了較高增長。繼續關注2025R&D投入變化)。

b.工業研發端:客户以早期biotech企業為主,海外投融資逐步好轉,國內投融資磨底,早期管線趨穩,海外早期藥物研發推進較穩定。海外佔比高的標的可適當關注。

長期邏輯:國產替代+國際化,行業角度關注投融資景氣度、競爭激烈程度,個股角度關注SKU擴展、客户拓展、海外收入佔比等方面。

2)製藥裝備:

短期關注:新簽訂單景氣度。代表性企業「合同負債」、「盈利能力」均表現一般,短期「周期股」屬性比較難消除,需新增訂單持續超預期支撐業績和股價表現。因為下游藥企「降本增效」、「固定資產投資謹慎」等因素,預計新簽訂單壓力較大,產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可能影響毛利率表現。

3)科研儀器:

短期關注:新簽訂單景氣度。這是未來幾年需重視的板塊之一,國產替代率低提供業績彈性空間,卡脖子屬性提供估值溢價,少有的景氣邏輯細分領域。目前訂單受到一定擾動,后續看政策催化及國產替代進程,追蹤訂單,跟拐點。重點關注聚光科技

四、醫藥行情回顧與熱點追蹤

4.1醫藥行業行情回顧

當周(7.7-7.11)申萬醫藥指數環比+1.82%,跑輸創業板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當周申萬醫藥指數周環比+1.82%,滬深300指數周環比+0.82%,創業板指數周環比+2.36%,醫藥跑贏滬深300指數1.00個百分點,跑輸創業板指數0.54個百分點。2025年初至今申萬醫藥上漲12.11%,滬深300上漲2.03%,創業板指數上漲3.06%,醫藥跑贏滬深300指數,跑贏創業板指數。

在所有行業中,當周醫藥漲跌幅排在第15位。2025年初至今,醫藥漲跌幅排在第4位。

子行業方面,當周表現最好的為醫療服務II,環比+6.46%;表現最差的為生物製品II,環比+0.38%

化學制劑年度漲跌幅行業內領先。2025年初至今表現最好的子行業為化學制劑,上漲27.73%;表現最差的為中藥II,下跌2.34%。其他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較年初+24.49%,醫療服務II較年初+20.23%,生物製品II較年初+7.50%,醫藥商業II較年初+2.51%,醫療器械II較年初+1.32%

4.2醫藥行業熱度追蹤

估值水平上升,處於平均線下。當周,醫藥行業估值PETTM,剔除負值)為29.03,較上一周+0.51個單位,比2005年以來均值(36.03)低7.00個單位,當周醫藥行業整體估值上升。

行業估值溢價率上升,處於平均線下。當周醫藥行業PE估值溢價率(相較A股剔除銀行)為40.58%,較上一周+0.57個百分點。溢價率較2005年以來均值(61.86%)低21.27個百分點,處於相對低位。

當周醫藥行業熱度較上一周上升。醫藥成交總額5699.26億元,滬深總成交額為73740.22億元,醫藥成交額佔比滬深總成交額比例為7.73%2013年以來成交額均值為7.16%)。

4.3醫藥板塊個股行情回顧

當周漲跌幅排名前5為前沿生物-U、美迪西、聯環藥業、康辰藥業、啟迪藥業。后5ST未名、神州細胞、舒泰神、一品紅、海辰藥業。

滾動月漲跌幅排名前5為浩歐博、惠泰醫療、神州細胞、廣生堂、熱景生物。后5為百利天恆、百濟神州-U錦波生物、邁瑞醫療、澳華內鏡。

1)醫藥負向政策超預期:近年來,醫藥領域陸續出臺,如仿製藥帶量採購、高值耗材帶量採購、創新葯醫保談判等系列政策,與之相關的品種或企業實際經營情況或受到影響,如果后續還有降價等政策出臺,相關企業經營可能會遇到階段性壓力。

2)行業增速不及預期:部分板塊及產品競爭格局惡化,以及負向政策的擾動,導致增速不及預期。

3)行業競爭加劇風險:隨着同類型產品不斷上市或新一代產品上市,醫藥行業競爭可能加劇,產品市場份額存在不及預期或下滑風險,影響相關企業營收和利潤。

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於2025年7月12日發布的報告《A/H器械公司25H1漲幅榜前20緣何強勢?【周專題&周觀點】【總第405期】》,具體內容詳見相關報告。

S0680519010001 zhangjinyang@gszq.com

楊芳

S0680522030002 yangfang@gszq.com

王震

S0680525040002 wangzhen1@gszq.com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