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3 18:26
多地氣温居高不下,各式各樣的「降温神器」需求大增。其中,宣稱「3秒降3度」「覆水多次使用」的冰巾,成為部分網友夏日旅行、演唱會和音樂節現場的「救命好物」。
冰巾是什麼?哪些品牌在推?
「大家幫忙看下,林俊杰北京場還有啥要準備的?」最近,歌手林俊杰「JJ20 FINAL LAP」世界巡迴演唱會北京站開唱,搶到票的李娜(化名)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的「演唱會降温清單」,其中就包括冰巾。
李娜為演唱會準備的部分清涼用品受訪者供圖
冰巾又叫「冰感降温濕巾」「冰感小毛巾」「降温冰涼巾」等,相較於普通濕巾,單片面積更大,並添加了薄荷清涼成分等。區別於傳統濕巾以白色為主,部分冰巾在配色上採用綠色、粉色、紫色等,憑藉高顏值成為降温界的「時尚單品」。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目前,德佑、EcoWish、清風、小林製藥、花王等品牌均推出了相關冰巾產品。以德佑為例,7月9日,中新經緯在某電商平臺德佑洗護旗艦店看到,該品牌旗下所售「冰感毛巾」有綠色「不焦綠」、紫色「絕絕紫」等多種包裝,其中單條裝9.9元,3條裝15.9元,宣稱「3秒快速降温3.5度」,可用於音樂節、户外露營、騎行等場景,顯示「已售1萬+」。
據該旗艦店客服人員介紹,上述產品含有薄荷醇、乙醇等,主要冰感來自薄荷醇。「拆開后即可使用,冰感持續3小時左右,可通過噴水、灑水重複使用1次~2次,次數過多涼感會減弱,如環境濕度過高,持續時間會有所縮短。」
產品詳情頁顯示,德佑「冰感毛巾」的主要原料為無紡布、純化水、薄荷醇、薄荷酰胺、乳酸薄荷酯、乙醇、積雪草提取物等,產品規格為20釐米乘60釐米,同時提示產品含薄荷清涼成分,不建議皮膚薄弱或對薄荷及酒精過敏人羣使用。
德佑「冰感毛巾」的產品成分和適用範圍 來源:淘寶App
EcoWish是一個主打植物基的洗護品牌,隸屬於北京覓可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該品牌旗下單條裝「降温冰涼巾」為9.9元,3條裝為16.9元,主打「0酒精」「3秒降3度」等,共有淺綠色「沁爽薄荷」、粉色「粉霧莓莓」、深綠色「曠野綠松」三種包裝,產品中添加了乳酸薄荷酯、薄荷葉精油、薄荷腦等,顯示「已售7萬+」。
EcoWish旗艦店客服人員也稱,該產品可維持3個小時涼感。「清涼因子釋放結束后,清涼感會減弱,但經過不同消費者試戴結果是可以覆水使用2次~3次的,只需要在冰巾上面加一點水即可。」
不同於德佑、EcoWish的「高顏值彩色風」,清風、小林製藥等品牌的冰巾產品以傳統白色為主。其中,清風的60釐米大尺寸降温濕巾,宣稱「可掛脖當毛巾,擦拭后迅速降温3.5度」,10片裝12.9元,一片約合1.29元。清風旗艦店客服人員稱該產品「快速降温,沒有持續效果」。
小林製藥也推出了長60釐米的加大版涼爽冰巾,4條裝售價36.25元,一條約9元,宣稱「掛在脖子上使用的情況下,皮膚表面温度最多可降3度」「在27度室內,掛在脖子上可以清涼60分鍾」。不過,小林製藥旗艦店客服人員稱該產品為一次性產品,不能重複使用。
至於冰巾的效果,網友們評價不一。
有人稱冰巾是「行走的空調」,既能降温又能擦汗;也有人認為「用處不大」且會弄濕衣服。還有網友稱,「以前農村干活的時候就是一條濕毛巾掛脖子上,異曲同工。」
李娜告訴中新經緯,一場演唱會下來,她一共用了三條冰巾。「剛接觸皮膚的時候確實挺涼快的,但畢竟是紙巾,覆水兩三次后很容易破掉,涼感也不如剛開封時明顯了。」
除冰巾外,李娜還準備了小風扇、冰涼降温貼、清涼噴霧等,花了將近100元。「對比來看,還是比較推薦冰巾。如果只是單純在演唱會現場或户外音樂節用,一天下來用三四條,20元左右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
中新經緯在小紅書上看到,不少網友在分享自己的「演唱會降温清單」時,均提到了冰巾。
「我在演唱會上一共用了兩條,蓋在腿上很有用,就是涼感持續時間不長,到最后全靠演唱會現場噴水降温。」剛剛看完演唱會的小冉(化名)對中新經緯説。
小冉稱,她為此次演唱會準備了冷感噴霧、醫用冰袋、電動風扇等,一共花了近100元。其中,冰巾是朋友推薦的,20元買了三條。
「據說在户外聽音樂節的人都會準備冰巾,但我當天在演唱會現場沒看到有多少人在用。我更建議帶個保温桶,然后裝一桶的冰。」小冉説。
小冉和朋友在演唱會現場受訪者供圖
夏季演唱會、音樂節等,帶動了冰巾等「降温神器」的銷售。
美團閃購數據顯示,7月以來,清涼濕巾的銷量同比增長140%,北京、上海、濰坊、蘇州、杭州銷量位居前列;風扇類小家電銷量同比翻倍增長,家用風扇、辦公差旅相關的桌面、手持風扇等商品持續熱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哈爾濱銷量位居前列。
另據唯品會數據,近兩周,平臺上冰貼銷量同比增長44%,家用製冰機銷量同比增長29%,空調扇銷量同比增長40%;防曬衣銷量同比翻倍,冰感兒童T恤銷量同比增長131%。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基本的功能性需求,而是追求能夠提升體驗感和舒適度的產品。品牌商針對特定場景推出降温用品,正是對這種需求變化的響應。」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中新經緯表示。
江瀚同時提到,冰巾等「降温神器」的走紅,也展示了創新和技術進步在推動新消費熱點形成中的作用。新型材料的應用,讓廠家生產出輕便、易攜且高效的冷卻產品成為可能。
「此外,電商平臺提供的便利性和廣泛的覆蓋面,讓小眾或新興產品更容易接觸到潛在消費者,並迅速積累口碑效應。社交媒體的傳播力進一步放大了這些產品的影響力,促使它們成為熱門話題和時尚潮流的一部分。」江瀚表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新經緯」(ID:jwview),作者:閆淑鑫,編輯:林琬斯,責編:常濤 羅琨,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