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3 14:56
轉自: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這幾天,天氣熱,外賣大戰更「熱」。
繼上周「瘋狂星期六」后,7月12日,外賣平臺再起「戰火」:美團「0元喝奶茶」、淘寶閃購「滿18減18」、京東每晚10萬份,一口價16.18元的小龍蝦......消費者直呼「紅黃藍打架,喝也喝不完,吃也吃不下。」
光奶茶就要取19杯
顧客化身兼職外賣小哥
「這波優惠力度真是超出預期。」濟南市民白先生向記者細數了自己的 「戰果清單」:0元購自取的商品有19杯奶茶、6份絕味鴨脖、6份塔斯汀雞米花 + 雞塊、4份塔斯汀香辣雞腿堡、3份雞肉三明治和3份山楂酸奶昔,以上均通過美團平臺獲取,分文未花;外賣送上門的訂單則覆蓋三大平臺:2.6元的華萊士漢堡套餐、3.36元的朝鮮面、2個蜜雪冰城聖代1.4元以及4元兩份的正新雞排。「哪家券划算就點哪家,三家下單挺平均」。白先生説道。
據瞭解,7月11日晚,各大外賣平臺的 「周六攻勢」 提前打響:美團外賣發佈微博預告 「周六,快樂繼續」;淘寶閃購官宣繼續發放 「超級星期六 188元大券包」;京東外賣則以《一口價16.18!每晚10萬份!京東外賣請全國用户吃品質小龍蝦》一文,明確認準京東 App 「秒送」 頻道可搶購 10 萬份16.18元的品質小龍蝦。
作為平時習慣用餓了麼的 「剛需用户」,白先生坦言此次被平臺大戰徹底 改變了消費習慣:「平時點外賣只為填飽肚子,最近完全是被優惠吸引。昨天尤其被美團的「0元購」吸引住了,從中午就盯着APP,差不多每30分鍾就有新的0元購可以領。」 他特別對比了上周與本周的差異:「上周三家都發優惠券,選擇多但多少要花錢;昨天美團的0元購纔是真「薅羊毛」。最主要不用自己選,給什麼兑換券就去取什麼,對我這種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太友好了,就是得自己跑幾趟取貨。」白先生笑稱自己昨天像個「兼職外賣小哥」,從下午開始不停奔波取餐,僅絕味鴨脖就跑了三趟。
在自取現場,白先生觀察到:「好幾個叔叔阿姨看到長隊來打聽,我現場教他們領券,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下載美團。」他感慨道:「這外賣大戰,尤其是美團昨天的0元購,就像每個時代都有的‘領雞蛋’場景,只不過現在排隊的是年輕人。」
平臺數據也印證了消費熱度。美團官方微博宣佈,截至7月12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訂單量再創新高,突破1.5億。其中,神搶手單量超5000萬單,拼好飯單量超3500萬單。
此外,得益於平臺支持預約自取和配送時間的功能,白先生已將所有食物平均分配到從昨天到下周四的日程中,「每天的吃喝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但他也調侃道:「連着吃一周外賣可能不太健康,光這小 20 杯奶茶,估計至少得胖5斤。」
白先生的「兼職外賣小哥」身份還在繼續,「我準備出門取奶茶了,今天還有6杯要取,昨天晚上奶茶店缺貨直接關門了,讓今天再去拿。」
新一輪補貼大戰玩法煥新
優惠加碼且預告先行
記者調查發現,與上周末相比,本次外賣市場的補貼玩法上既延續了此前的核心策略,又有新的調整。
美團依舊將「0元外賣」作為核心競爭力,打開美團App,「0元外賣已到賬」的彈窗即刻映入眼簾。點擊領取后,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眾多熱門飲品品牌的兑換券便收入囊中。選擇到店自取,消費者可真正實現0元帶走飲品;若選擇外賣配送,僅需支付不超過5元的配送費(有的甚至免費配送),就能享受送貨上門服務,優惠力度較上周有過之而無不及。
淘寶閃購則推出 「超級星期六188元大券包」,其中滿18.8元減18.8元、滿20元減10元等不同檔位的滿減券,覆蓋了更多消費場景。在這些大額紅包的助力下,一杯原價19元的奶茶,最終可能僅需1.2元就能入手,性價比優勢十分突出,優惠力度較上周進一步升級。
從玩法來看,兩大平臺延續了上周的核心邏輯,但更加註重提前佈局。美團提前在官方微博發佈「周六,快樂繼續」 的預告,淘寶閃購也早早官宣「周六吃點好的,‘超級星期六’188元大券包,五頓我全包」,讓消費者能提前規劃消費。
京東雖未推出類似的大額優惠券組合,但在7月11日晚間上線的「一口價16.18元吃小龍蝦」 活動頗具吸引力。該活動每晚有10萬份品質小龍蝦整點開搶,消費者無需拼單、不用湊起送費,一份也能配送。
值得注意的是,與上周突然發券相比,平臺提前預告好處顯著。對消費者而言,提前預告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瞭解優惠詳情、對比不同商家和產品,合理規劃訂單,避免因信息突然出現而盲目消費,提升了消費體驗和滿意度。而對商家來説,提前預告能提前鎖定部分潛在客户,讓消費者在活動開始前就對店鋪產生關注和期待,有助於提高活動期間的訂單量。同時,商家可以根據預告期間的用户反饋和關注度,提前做好庫存準備、人員調配等工作,避免因突然爆單而出現原料不足、服務跟不上等問題,保障了服務質量。
優惠多直接給到消費者
外賣騎手補貼減少
平臺補貼策略的調整,在騎手收入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與上周六配送費動輒十二三元、騎手收入暴漲的情況不同,本周末給騎手的補貼已迴歸日常水平。 美團外賣騎手嚴先生再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今天跑了80多單,掙了500多塊錢」。而在上周六,他一天跑127單掙了1700元,收入差距一目瞭然。
此次補貼策略的核心,是將優惠更多地傾斜給了消費者。嚴先生舉例説,濟南歷下區韓國城北邊的橋下把子肉店,一份包含一塊把子肉、一個丸子、兩份素菜和一份米飯的套餐,若選擇自取僅需4塊多。要知道,平時單塊把子肉就售價10元,這樣的優惠力度堪稱 「骨折」。不過,若選擇配送到家,配送費則會相應提高。
三大平臺的激烈競爭,不僅讓普通消費者嚐到了甜頭,連開餐飲店的老闆也忍不住加入「薅羊毛」的行列。歷下區某水餃店老闆娘坦言:「我今天下了五單,一共才花了 15 元。」 嚴先生也表示,這幾天去店里取餐時,總能聽到商家和顧客們熱烈討論 「今天又薅了多少羊毛」「怎麼薅這三家平臺羊毛」,大家還相互傳授着省錢技巧,形成了獨特的消費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平臺的大力補貼,確實為一些餐飲店注入了活力。嚴先生説:「盛凱財富廣場底下那家重慶米線店,我下午6點去取餐時,光美團平臺就出了三四百單。」 要知道,夏天本是米線類餐飲店的淡季,但在平臺真金白銀的補貼推動下,這些店鋪淡季的生意也變得紅火起來。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尹睿 魏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