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2 04:31
轉自:中國經營網
中經記者 陳燕南 北京報道
「25萬元價位可選的車很多,買小米YU7主要是因為這個產品能提供情緒價值,而最大的情緒價值來自於外觀。」一位購買了2025年款超長續航后驅版本小米YU7的黃女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在社交媒體上,記者觀察到,不少試乘試駕過小米YU7的用户都不約而同認為小米汽車的顏值和智能體驗戳中了當代年輕人的心。
自6月26日小米YU7發佈后,市場反響極為熱烈。據小米汽車官方信息,YU7開售3分鍾大定突破20萬輛,1小時突破28.9萬輛;開售18小時,小米YU7鎖單量突破24萬輛。值得關注的是,新車YU7發佈后遠超SU7同期的市場熱度與訂單表現。
為何經歷了種種風波之后,小米汽車依然能成為「流量頂流」?對此,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米汽車在經歷輔助駕駛事故及車主退車事件后仍能保持銷量堅挺,主要得益於其精準的定價策略、強大的用户基礎以及完善的生態系統。
YU7 成現象級車型
今年 29 歲的黃女士在 1 月份決定增購一輛汽車,家中已有一輛德系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的她,將目光投向了小米 YU7。「轎車空間不夠用,想買輛 SUV 方便帶家人朋友露營或者自駕遊。」 她向記者解釋了增購的原因。
在購車關注點上,黃女士直言,外觀是首要考量,其次是空間、安全、續航及保值率。「25 萬元級別的小米 YU7 不僅搭載激光雷達,而且還有 835 公里的續航,超出了預期。」 她強調。記者注意到,像黃女士這樣認可小米 YU7 的用户不在少數,在網絡上,「流金粉是女生首選」「豪華感很好」「性價比高」 等評價屢見不鮮。
為何小米 YU7 能獲得如此多用户的青睞?承絡資本合夥人徐泯穗則對記者表示,YU7的火爆有下面幾個因素。第一,產品定位好。當其他品牌都在拼配置、空間、智能的情況下,小米通過外觀和優異的賽道成績,抓住了年輕人的審美和情緒價值。第二,小米長期主打性價比的形象,結合發佈會上反覆提及頂奢豪車的品牌,並和其他品牌做對比,讓消費者感覺物有所值,情緒價值拉滿。第三,雷軍的個人魅力,讓品牌和車型加分不少。
記者瞭解到,在小米YU7發佈會之后的直播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提到YU7創下的訂單成績時表示:「我其實是愣住了,看了好幾遍,這個數字絕對創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奇蹟。」
在直播中,雷軍透露,小米YU7預訂車主平均年齡33歲,較小米SU7車主年長約3歲,其中女性車主佔比更高,達30%,比小米SU7的25.5% 女性車主高5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小米經過多年在智能手機等領域的深耕,積累了龐大且忠誠的用户羣體。這些用户對小米品牌有着高度的認同感和信任感,他們熟悉小米的產品風格和品質標準。當小米跨界進入汽車領域時,這部分用户成爲了小米汽車最早的潛在客户。他們對小米品牌的熱愛和期待,促使他們願意嘗試小米汽車,並且積極向身邊的人推薦。這種基於品牌忠誠度的用户傳播,為小米汽車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源,有效抵禦了負面事件對銷量的衝擊。」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定位在汽車領域同樣適用,YU7的定價極具競爭力。同時,小米龐大的生態用户羣體為其汽車業務提供了天然流量池,這些用户對小米品牌有較高的忠誠度。」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對記者表示。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也有相同看法,他對記者表示,在定價與配置策略上,小米延續「堆料」策略,YU7全系標配高端配置,如雙電機四驅、空氣懸架等,但價格比同配置競品低3萬—5萬元。這種「高配低價」策略直接擊穿高端SUV價格底線,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
據瞭解,小米YU7的標準版、Pro版、Max版三個版本車型分別定價25.35萬元、27.99萬元、32.99萬元。
從價格上來看,小米SU7三檔價格分別是21.59萬元、24.59萬元和29.99萬元,其中Pro和Max版本為主銷車型,而YU7在配置比SU7提升不少的前提下,三個版本均比SU7貴3萬元左右,避免了內部競爭。
同時,小米YU7的第一競品是Model Y,在接近相同的配置下,續航更長、智能化配置更高的YU7,價格比Model Y便宜了1萬元。
袁帥認為,從定價策略來看,小米汽車延續了小米品牌一貫的高性價比路線。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是消費者極為關注的因素之一。
「小米YU7在保證產品具備先進配置與優質性能的前提下,制定了相對親民的價格。這種定價方式精準地切中了廣大消費者的心理,尤其是那些既追求科技感與高品質,又對價格較為敏感的羣體。與同級別、同配置的競品相比,小米YU7的價格優勢明顯,使得消費者在購車時更傾向於選擇它,從而為銷量的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袁帥表示。
交付承壓
高訂單量的背后則是小米汽車承受着交付壓力。
7月10日,記者在小米汽車 APP 上看到,鎖定訂單的 YU7 最快需 57—60 周交付,YU7 Pro 為 49—52 周,YU7 Max 則為 40—43 周,較長的等待時間讓部分用户產生了顧慮。
以消費者黃女士為例,她明確表示若車輛無法在今年年底交付,將考慮棄單。其核心擔憂在於,若延迟至明年交付,可能面臨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及需繳納購置税的情況,預計會多支出 3 萬元。她提出,若小米汽車能承諾補償一半費用,自己願意繼續等待;否則,可能轉向 Model Y 等替代車型。同時,黃女士認為,對於明確無法在今年提車的用户,企業應積極迴應補償問題,而非迴避。
事實上這樣的車主不在少數。為此,有不少友商趁機截和小米汽車的訂單。
王鵬認為,YU7的發佈直接衝擊25萬級新能源SUV市場,劍指比亞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理想L7等熱銷車型。其高性能、高配置和低價格組合,迫使競品加速技術迭代和價格調整,如小鵬G7預售價下探至20.99萬元,智界推出限時補貼等。
數字經濟學者、壹通數字技術首席公關官羅富國對記者表示,從行業角度看,YU7的出現是對智能汽車市場格局的又一次衝擊。其高性價比和強大智能配置,讓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品牌感受到競爭壓力,不得不審視自身產品策略和定價體系。
2025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格局風雲變幻,一場激烈的行業洗牌悄然上演。造車新勢力的排名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甚至已經有新勢力被淘汰出局。
在「蔚小理」中,小鵬是唯一一個在上半年交付量超過年度銷量目標50%的新勢力品牌。今年1—6月,小鵬月銷量均超過3萬輛;理想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0.39萬輛,此前理想汽車公佈的2025年銷量目標是70萬輛,目前僅完成年度目標的29.13%;蔚來上半年共交付11.4萬輛,其2025年銷量目標為44萬輛,目前僅完成年度目標的25.9%。
在小米YU7發佈后,「蔚小理」的創始人們都不約而同在送祝福的同時也為自家的產品進行預熱。例如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預祝小米YU7大賣!雷總提到6座SUV,即將在7月下旬上市的理想i8就是一款三排六座純電SUV。相對小米YU7的運動取向,理想i8是一款家庭取向的SUV,更多照顧全家人的出行體驗。歡迎大家一起關注!」
記者注意到,在各大造車新勢力中,零跑汽車實現了領跑,連續4個月位居新勢力銷量榜第一名。不過面對小米汽車的來勢洶洶,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坦言,自己本來「心情很好」,因為看到零跑的訂單量很不錯,結果晚上看了雷總的發佈會,1小時賣那麼多,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王鵬則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小米汽車面臨產能不足、交付周期長和友商截胡等挑戰,但長期潛力巨大。SU7的成功已驗證小米的爆品製造能力,YU7的訂單火爆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然而,流量反噬和輿論風險仍需警惕。
他進一步表示,后續小米汽車的優勢應保持策略。在技術迭代方面,通過OTA升級持續釋放功能潛力,如解鎖賽道模式、提升智駕可靠性等,保持產品競爭力;在生態協同方面,深化「人車家全生態」戰略,將汽車打造為智能生活核心節點,吸引更多生態用户轉化;在產能擴張方面,加快二期工廠投產,規劃三期建設項目,並在武漢、上海等地佈局新工廠,解決產能瓶頸;在全球化佈局方面,優先解決國內交付問題然后再考慮出海,通過本地化生產降低成本,提升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