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220家企業排隊港股IPO,A股公司成主力

2025-07-11 19:02

(轉自:ETF鍊金師)

  香港資本市場的IPO熱潮正在持續升溫。近日,由中信證券獨家保薦的藍思科技(代碼:301125.SZ)於2025年7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綠鞋行使后,其發行規模達到54.83億港元,成為中信證券2025年內最大的港股IPO項目。

  同日,港交所迎來了多家公司集體上市,除了藍思科技,極智嘉(代碼:02590.HK)、FORTIOR、訊眾通信(代碼:02597.HK)和大眾口腔(代碼:02651.HK)等共計五家公司也完成了港股的IPO並掛牌。此外,恆生摩根美國股票高入息主動型ETF(代碼:03476.HK)同日也在香港交易所開始交易,顯示出港交所的市場熱情。

  根據歷史數據,自2018年以來,如此密集的上市情況並不常見。2018年7月12日,港交所曾同時迎來指尖悦動、映客互娛、英恆科技等8家公司掛牌上市。今年上半年,隨着「A股+H股」模式的持續火熱,港股IPO市場獲得了強勁的推動力。從而有眾多大型A股企業選擇赴港上市,不僅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活力,也使得一些龍頭企業成功躋身全球IPO融資前列。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的一系列新股融資活動共計達到了880億港元,重回全球IPO融資的首位。藍思科技的H股發行,融資規模47.68億港元,位列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海天味業后,成為前五大融資項目之一。這一上市案例也顯示出行業內外對香港市場的信心。

  五家公司在首日交易中均表現出色,均迎來了「開門紅」。其中,峰岹科技開盤后漲幅達到16.02%,藍思科技漲幅為9.13%,極智嘉則上漲了5.36%。大眾口腔和訊眾通信也分別漲幅達到了3.5%和0.22%。這些公司的股份配發情況也顯示出市場的強烈需求,峰岹科技的公開發售認購倍數更是達到了138.26倍。

  截至2023年7月7日,香港交易所的IPO市場中仍有超過220家企業在排隊申請上市。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費和醫療健康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一數字有顯著的增長,顯示出市場的活力。根據港交所的最新報告,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上市的公司數量為44家,較去年同期上升了47%。

  在資本募集方面,2025年上半年的IPO集資金額為1071億港元,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134億港元,增幅達到699%。2025年上半年的總集資金額為2808億港元,相比於去年同期665億港元增長了322%。

  儘管市場情緒向好,近期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影響市場信心。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上市的新股破發率高達41.6%,而2023年整體的破發率則超過70%。這種情況可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尤其是在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未來的復甦信號保持謹慎。

  德勤中國的最新預測顯示,2025年全年港股新上市公司預計將達到80只,融資規模在1300億港元至1500億港元之間。這些新股大多將來自大型A股公司、內地的龍頭企業及中東和東南亞公司,行業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工智能和醫藥等領域。因此,儘管面臨挑戰,市場參與者依然對港股的未來充滿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