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1 19: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11日,星宸科技(301536.SZ)發佈公告,籌劃境外發行股份(H 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消息一經傳出,便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作為全球領先的視頻監控芯片企業,星宸科技此番赴港上市,看似是其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重要一步,實則面臨着諸多嚴峻挑戰。
一、公司經營:市場競爭激烈,客户結構待優化
(一)市場競爭白熱化,份額爭奪壓力大
視頻監控芯片市場近年來競爭愈發激烈,眾多企業紛紛角逐。從市場份額來看,星宸科技雖有一定地位,但面臨着來自國內外眾多競爭對手的挑戰。像海思半導體,憑藉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廣泛的市場佈局,在國內市場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在國際市場上,安霸等老牌芯片企業也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品牌優勢,對星宸科技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態勢。
從產品技術角度而言,行業技術迭代迅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創新速度提出了極高要求。星宸科技若不能持續投入研發,緊跟技術發展趨勢,如在 AI 技術與視頻監控芯片的融合應用上落后於競爭對手,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大打折扣,進而導致市場份額被蠶食。
(二)客户結構集中,依賴風險高
星宸科技的客户結構存在較為集中的問題。據其財報數據,前五大客户銷售額佔銷售總額的比值一直處於較高水平,如 2024 年這一比例高達 82.9%。過度依賴少數大客户,使得公司經營面臨較大風險。一旦主要客户的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或者減少對星宸科技產品的採購,公司的營業收入將受到嚴重衝擊。若某一核心大客户因自身業務調整,大幅削減訂單,星宸科技可能在短期內難以找到足夠的替代客户,從而導致營收下滑,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穩定性。
二、財務狀況:業績波動大,盈利能力待提升
(一)營收利潤波動,增長前景不明
回顧星宸科技的業績表現,波動較為明顯。從歷年數據來看,2022 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 11.85%、25.13%;2023 年上半年,業績下滑幅度繼續增大,當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18.07%,毛利比去年同期下降 36.08%,淨利潤下降 63.31%,扣非淨利潤更是大降 72.53%。儘管 2024 年全年營業收入實現了 16.49% 的增長,歸母淨利潤增長 25.18%,但 2025 年一季度又出現了歸母淨利潤僅同比增長 0.48%,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 14.03% 的情況。
業績的大幅波動,使得市場對其未來增長前景充滿疑慮。若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不穩定,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持續疲軟,星宸科技的業績增長將面臨巨大壓力,這無疑會對其在港上市后的股價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二)毛利率下滑,成本控制遇挑戰
公司的毛利率近年來呈下滑趨勢。2024 年毛利率為 35.79%,同比下降 1.83%,到了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進一步降至 33.29%,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8.57 個百分點。毛利率下滑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場競爭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另一方面則是原材料成本、研發成本等不斷上升。
在原材料方面,全球晶圓供需關係緊張,價格波動較大,星宸科技為確保產能需求,與供應商簽訂產能供應協議,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採購成本。在研發上,為保持技術競爭力,公司需不斷投入大量資金,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若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毛利率,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持續受到削弱,在香港資本市場也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趨勢。2024 年毛利率為 35.79%,同比下降 1.83%,到了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進一步降至 33.29%,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8.57 個百分點。毛利率下滑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場競爭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另一方面則是原材料成本、研發成本等不斷上升。
在原材料方面,全球晶圓供需關係緊張,價格波動較大,星宸科技為確保產能需求,與供應商簽訂產能供應協議,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採購成本。在研發上,為保持技術競爭力,公司需不斷投入大量資金,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若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升毛利率,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持續受到削弱,在香港資本市場也難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三、高管團隊:關聯關係複雜,治理能力受質疑
(一)股東關聯關係複雜,信息披露存疑
星宸科技的股東關聯關係較為複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從股權結構來看,SigmaStarTechnology Inc 作為第一大股東,其間接權益持股人與第十大外資股東 Transsion 存在關聯關係,但公司在招股書中並未完整披露這一關係。此外,公司主要客户北高智及其關聯方的實控人之一範理南,通過間接持股創熠芯跑持有星宸科技股份,而星宸科技在首輪問詢回覆中卻將範理南從北高智及其關聯方的實控人中 「抹去」,涉嫌選擇性披露。
這種複雜的股東關聯關係以及信息披露問題,可能會引發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真實性、完整性的擔憂,進而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度,增加其在港上市的難度。
(二)聯發科影響深遠,獨立決策能力待證
星宸科技與原母公司聯發科之間的聯繫極為緊密。從股權層面看,SigmaStar(開曼)由聯發科間接持股 100%,雖目前星宸科技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但聯發科在公司的股權結構中仍具有重要影響力。在人員方面,聯發科作為大股東派遣董事、監事,公司高管團隊中也有不少與聯發科存在淵源的人員。在研發上,星宸科技每年都需向聯發科及其控股子公司採購產品開發服務,且核心技術對應專利中有近五成是自聯發科及其子公司受讓取得。
如此緊密的聯繫,使得市場對星宸科技的獨立決策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產生質疑。在港上市后,面對更加複雜的國際資本市場環境,若不能有效證明自身的獨立決策和發展能力,公司的股價表現和市場形象都將受到不利影響。
星宸科技赴港上市之路佈滿荊棘,公司經營、財務狀況、高管團隊等方面的問題都亟待解決。只有妥善應對這些挑戰,提升自身實力和治理水平,才能在香港資本市場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
聲明:本文由AI大模型生成。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