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承泰科技衝擊港股IPO,專注於毫米波雷達,超9成收入依賴比亞迪

2025-07-11 16:59

最近,智駕領域有多家公司向資本市場發起衝刺。

就在易控智駕遞表的前后腳,另外一家公司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格隆匯獲悉,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承泰科技」)於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根據第18C章規則尋求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由國泰君安國際擔任保薦人。

承泰科技專注於毫米波雷達領域,是中國第三大車載毫米波達供應商,公司超9成的收入來自比亞迪。

01

華為前員工創業,松禾資本、毅達資本助力

承泰科技成立於2016年,由陳承文及周珂共同創辦,2025年5月完成股份改制;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市坪山區。

截至2025年6月15日,陳承文、周珂及其旗下的持股平臺共同構成公司的控股股東。

在創業之前,陳承文與周珂曾在多家公司做過同事,其中包括華為。

陳承文今年45歲,2002年7月取得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學士學位。目前在承泰科技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主要負責整體發展戰略、主要決策及整體管理。

在創立承泰科技之前,陳承文曾在普揚技術、健集網絡技術、華為技術、北京傲天、極致匯儀科技從事研發及營運相關的工作。

周珂今年46歲,2001年7月取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光電學士學位,目前在承泰科技任執行董事、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主要負責技術及戰略規劃、研發管理。此前,他曾在港灣網絡、健集網絡技術、華為技術、北京傲天等公司從事研發相關的工作。

自成立以來,承泰科技完成了8輪融資,一共募集資金超過3.5億元。主要投資機構包括松禾資本、毅達資本、國科投資、杉創中小微、和高資本、新雷能(股票代碼:300593)等。

在2024年8月的C輪融資中,承泰科技的投后估值約13.2億元。但是根據港交所的18C規則,對於已商業化的特專公司,上市時的預計市值需達到40億港元,對應約36億人民幣的標準。

承泰科技是一家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毫米波雷達是中國汽車產業變革中快速崛起的智駕核心部件。

歷經近十年的發展,公司已打造出毫米波雷達產品矩陣,以滿足從L0到L2+的不同智駕需求。其中包括第5代4D雷達、第5.5代4D高分辨率雷達、中央計算雷達等涵蓋毫米波前向雷達、角雷達及其他類別的產品。

按業務線來劃分,承泰科技的收益主要來自向OEM銷售已商品化的毫米波雷達產品,2024年,這部分業務的佔比達99.3%,其中,前向毫米波雷達佔比63.9%,角雷達佔比35.3%。

雷達產品在汽車上的典型配置,來源:招股書

02

超9成收入來自比亞迪,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受新能源汽車和智駕發展的推動,毫米波雷達產品的總銷售量穩步增長,承泰科技的收入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報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別為5770萬元、1.57億元、3.48億元,2022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45.7%。同期毛利率分別為28.7%、31.0%、34.0%,淨利潤分別為-7920萬元、-9660萬元、-2180萬元。

當然,如果拋開優先股產生的贖回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的影響,承泰科技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7127.1萬元、-6295.8萬元、1395.3萬元,2024年已經實現扭虧。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承泰科技收入的大幅增長離不開核心大客户A的支持。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客户A的收益分別佔總收益的81.9%、91.3%及93.6%。

招股書稱,客户A在2025年初推出了最新的先進智慧駕駛系統,據公開信息,客户A正是比亞迪,這一智慧駕駛系統是「天眼之神」。7月7日,比亞迪汽車宣佈,其旗下「天神之眼」智駕車型已超100萬台。

承泰科技搭上比亞迪這一大客户,其毫米波雷達產品的銷售量也飛速提升;2024年1-4月的銷量約29.3萬件,而2025年同期則增至327.6萬件,同比增幅高達10倍。

然而,由於承泰科技策略性地推動市場滲透及規模化生產,導致公司的毫米波雷達的平均售價下降。

例如,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前向毫米波雷達的產品價格由255元/台降至223元/台,角毫米波雷達的價格由160元/台降至141元/台。

2025年的前4個月,產品價格的下降抵銷了因規模經濟實現的平均單位成本下降。因此,儘管公司的毛利增加,但毛利率已出現收縮。

毫米波雷達產品的銷售量及平均售價,來源:招股書

當然,承泰科技的虧損還源於較高的研發投入。公司在國內設立了三大研發中心,分別位於深圳、蘇州及武漢。目前,研發團隊有超過80名成員,報告期內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610萬元、6440萬元、6190萬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51.7%、59.6%及59.6%。

值得注意的是,受上述優先股所產生的贖回負債影響,2024年末,承泰科技錄得負債淨額約3.26億元。

不過,2025年4月,這些贖回權利已經終止,因此所有贖回負債已轉為權益。剔除贖回負債后,承泰科技於2024年年末的資產淨值轉正,為1.78億元。

儘管如此,承泰科技還是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壓力。其2024年年末1.78億元的淨資產中,有1.2億元應收賬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1587.5萬元。如果不能快速上市融資,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壓力。

03

毫米波雷達行業競爭激烈,承泰科技的市場份額為4.5%

隨着汽車向智能化轉型,全球自動駕駛汽車的出貨量逐年上升。

2024年至2029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出貨量預計將從3790萬台增長至 6570萬台,年複合成長率為 11.6%。

感知系統是智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

用於智駕感知的主要傳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這幾種傳感器各有優劣,具有互補性。

隨着智駕等級的提高,多傳感器融合架構逐漸成為主流。毫米波雷達具有較高的成熟度、低功耗與成本可控性,在惡劣場景下承擔關鍵補盲功能,是目前感知系統中工程落地性最強、性價比最優的傳感器之一。

以L2+級別智能駕駛車輛為例,一輛車搭載的角毫米波雷達為2-4個,前向毫米波雷達為0-1個;此外,還需要搭載4-8個超聲波雷達,0-3個高清攝像頭。

不同自動駕駛等級所需的傳感器,來源:招股書

毫米波雷達是一種非接觸式傳感器,工作頻段為10毫米(30 GHz1)至1毫米(300 GHz)。毫米波雷達通過無線電波的信號的發射、接收和處理,發現目標並測定其空間位置、移動方向、速度、相對距離以及形狀特徵。

毫米波雷達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射頻前端組件(MMIC)、數字信號處理器(DSP/FPGA)、PCB板、天線及控制電路等主要零部件生產製造。中游是毫米波雷達系統的設計和製造。下游主要是在智駕、交通安全、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形成應用。承泰科技位於產業鏈的中游。

在智駕行業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4年約248億元,預計將以15.1%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2029年將達501億元。

2024年,中國的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為98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2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22.9%。

按收入計全球毫米波雷達應用市場規模,來源:招股書

不過,承泰科技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目前,行業內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博世(Bosch)、華域汽車、森思泰克、安波福、大陸集團等。

2024年,按出貨量計,承泰科技的市場份額為4.5%,是中國第三大車載毫米波達供應商。

此外,下游車企在作出採購決定時,對性能和價格的要求比較嚴格,且車企的議價能力非常強。因此,承泰科技未來面臨的價格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2024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市場主要供應商排名,來源:招股書

總體而言,承泰科技所處的毫米波雷達賽道前景較好,但是公司超9成的收入來自比亞迪,危與機並存;且公司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壓力;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綁定比亞迪,開拓其他新客户,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