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熱門行業】中期業績喜報頻傳 市場情緒持續修復 券商板塊暴力拉昇

2025-07-11 16:35

金吾財訊 | 7月11日,中資券商股暴力拉昇,截至收盤,中州證券(01375)漲47.47%,國聯民生(01456)漲15.40%,興證國際(06058)漲24.21%,弘業期貨(03678)漲6.85%,申萬宏源(06806)漲8.54%,中泰期貨(01461)漲8.97%,國泰海通(02611)漲10.50%,東方證券(03958)漲8.01%,中信建投證券(06066)漲7.56%。

A股券商亦表現出色,中銀證券(601696)漲停、中原證券(601375)漲9.93%,東方證券(600958)、國聯民生(601456)、國金證券(600109)漲超5%,國盛金控(002670)漲4.76%,中信建投(601066)漲超3%。

事實上,回顧上半年,券商板塊表現偏弱。根據Wind數據,年初至今(截至6月30日)券商板塊上漲1.9%,跑輸滬深300指數1.1pct。值得注意的是,從金融板塊看,券商是年初至今唯一一個跑輸滬深300的板塊。

不過,中報業績預告密集披露的窗口期即將來臨,先發披露的券商喜訊頻傳,為券商股近期的補漲行情提供了直接動力。

國泰君安國際近日預告,上半年淨利潤介於5.15億港元至5.95億港元,同比飆升161%至202%。國盛金控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5億元-2.2億元,同比增長236.85%-394.05%;扣非淨利潤為1.45億元-2.15億元,同比增長259.14%-432.52%。紅塔證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6.51億元-6.96億元,同比增長45%-55%;扣非淨利潤為6.34億元-6.79億元,同比增長40%-50%。

年初以來政策定調積極,為券商行業的業績基本盤提供保障。4月政治局會議強調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外部關税衝擊下穩市力度加大,中央匯金、社保基金、保險等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5月以來央行降準降息呵護流動性。此外,在投行方面,隨着24年9月「併購六條」和今年6月上市公司《重組辦法》修改發佈,併購重組市場有望持續活躍。6月陸家嘴論壇期間證監會推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新設科創板成長層,重啟科創板上市第五套標準,科技類企業融資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政策的積極效應已逐步傳導至市場層面,港股、A股市場交投活躍度的提升爲券商各項業務提供了堅實支撐。

港股方面,據港交所披露,首六個月證券市場月均每日成交金額為2,40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04億元上升118%。6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2,30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12億元上升107%。募資額亦持續高增,截至6月30日,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超過1050億港元,穩居全球資本市場榜首。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有42只新股上市,相較去年同期增長40%,集資總額為2021年以來新高,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76億港元。

A股方面,成交量方面,上半年滬深兩市日均成交13608.36億元,較2024年日均成交額(10521.82億元)放量近30%。另外,近日多家未盈利企業申報科創板IPO已獲受理,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重啟后首家IPO過會。根據證券時報消息,6月單月IPO受理量達150家,占上半年總量的85%,其中6月30日當日,A股就有41家IPO獲受理。

券商行業正站在政策紅利、業績復甦與估值修復的三重風口之上。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深化,券商作為連接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樞紐,其戰略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多家機構同步看好券商板塊,銀河證券認為,國家「穩增長、穩股市」「提振資本市場」的政策目標仍將持續定調板塊術來走向,流動性適度寬松環境延續、資本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投資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券商證券板塊景氣度上行,中長期資金擴容預期進一步增強基本面改善預期。截至2025年7月4日,證券板塊PB估值1.35x,處於2010以來21.1%分位,仍然具備較高安全邊際,板塊配置正當時。

民生證券表示,年初至今政策定調積極,降準降息等政策逐步落地,有望提振市場情緒並推動估值持續修復。險資「長錢」持續入市,權益投資端有望充分受益優質上市公司標的長期價值增長,低預定利率分紅險發行有望降低險企負債成本。券商方面,交投活躍度提升,穩市力度加大推動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券商業績修復趨勢有望延續;科創板新政有望推動券商投行收入穩步修復,關注IPO提速期券商投資機遇。

開源證券表示,6月上交所新開户人數同比高增,交易量高增、債市和股市向好、海外業務充分受益於港股市場高景氣,預計上市券商中報業績延續一季度以來的同比高增,關注后續業績預告、穩定幣等主題催化,繼續看好券商板塊機會。

湘財證券表示,展望下半年,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相關舉措將支撐市場交投保持活躍,有利於券商板塊業績和估值持續修復。此外,主動權益基金的券商持倉相較業績基準處於低配,券商板塊有望迎來增量資金配置,估值具備修復空間。因此,該機構維持證券行業「增持」評級,建議關注市場交投活躍背景下,beta屬性較強的互聯網券商,如指南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