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1 16:12
中新網銀川7月11日電 題:寧夏打造六大「寧字號」品牌 繪就鄉村文旅振興新圖景
中新網記者 李佩珊
寧景百村、寧味千碗、寧選好禮、寧韻百宿、寧遺百坊、寧藝好戲……最近,寧夏正以六大「寧字號」鄉村文旅品牌為筆,飽蘸地域特色之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揮毫潑墨。從生態村落的綠意盎然,到非遺工坊的匠心傳承;從特色美食的煙火氤氲,到文藝演出的歡聲笑語,一幅產業旺、生態美、文化興的塞上鄉村新圖景正徐徐鋪展。
全域發掘 喚醒沉睡鄉村價值
鄉村之美,藏在被時光沉澱的自然與人文肌理中,需要發掘的力量,找尋的慧眼。「寧字號」品牌通過系統開展六大主題「找尋」活動,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全域鄉村文旅矩陣,讓沉睡的鄉村價值煥發新生。
寧景百村,以自然村落與生態資源為核心,串聯「綠水青山」的觀賞與體驗價值,讓生態肌理成為振興底色。海原縣鹽池村曾因地處甘寧交界處而沉寂,如今卻以「文化歷史記憶傳承地」為定位,將千年鹽湖、絲綢之路古道、紅軍西征遺址和零號公路等轉化為研學旅行的「活教材」。遊客行走其間,既能觸摸千年烽燧遺址的滄桑,又能在生態種植園採摘枸杞。昔日「空心村」借生態文旅破繭成蝶,印證着「生態+文旅」的造血能力。
寧味千碗,挖掘地方飲食文化的歷史縱深,讓美食成為鄉村旅遊的「引力場」,用煙火氣烹煮千年鄉愁。在吳忠市利通區的美食街,一碗羊肉臊子面藏着三代人的傳承。麪館老闆馬師傅將祖傳的「九道工序」公示於牆。從凌晨三點揉制的蕎麥麪,到用黃河鯉魚熬製的臊子湯底,遊客不僅能大快朵頤,還能參與「非遺美食工坊」,親手包制象徵團圓的八寶茶。
全域「找尋」,不僅盤活了鄉村閒置資源,更帶動了種植養殖、手工製作、文化演藝等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構建起完整的鄉村文旅產業鏈。從黃土窯洞到特色美食,從千年烽燧到非遺技藝,「寧字號」品牌以「全域找尋」的智慧,讓沉睡的鄉村價值重煥生機。
產業賦能 點燃鄉村發展「新動能」
產業興則鄉村興。「寧字號」品牌以「一村一品」為錨點,從多維度深挖鄉村文旅價值,全鏈條賦能鄉村文旅發展,在賀蘭山闕下、六盤山深處正書寫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寧選好禮,以創意設計激活農產品的文化屬性,打造「可帶走的寧夏記憶」,給農產品披上文化霓裳。石嘴山市東永固村的枸杞田,如今變身「杞動田園」景區。遊客坐着彩繪枸杞主題的觀光小火車穿梭田間,在生態餐廳品嚐枸杞宴,臨走時還能拎走「會講故事」的枸杞禮盒。這種「農產品+文化+體驗」的模式,讓當地枸杞售價提升3倍,2024年帶動500余名村民參與種植、加工、導遊等全鏈條工作,曾經「靠天吃飯」的土地,如今長出了「會説話」的商品。
寧韻百宿,重塑兼具鄉土韻味與現代舒適的民宿,重構鄉村旅居體驗,讓閒置農房生長詩意棲居。黃河段的「黃河宿集」復刻百年土坯房改建而成。設計師保留了當地屋頂形制,卻在室內嵌入落地玻璃窗,讓遊客躺在牀上就能看見黃河落日;院子里的石磨盤被改造成茶几,牆縫里長出的多肉植物成了天然裝飾。最妙的是「黃河夜話」活動——每晚房東都會邀請遊客圍坐炕頭,用銅壺煮茶,講黃河古渡口的故事。這種「舊殼新魂」的改造,讓閒置農房租金翻番,印證着「住下來」的消費如何激活鄉村沉睡資產。如今,一大批高品質旅遊民宿在賀蘭山下、六盤山邊已悄然興起,等待遠方遊客來寧探尋。
文化浸潤 守住鄉村文明根脈
鄉村非遺傳承保護與曲藝文化流傳,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文旅與非遺的深度融合,讓瀕危的傳統技藝重煥生機;文藝演出與鄉村生活的交織,讓鄉風文明浸潤人心。「寧字號」多元融合發展,以文化浸潤守住鄉村文明根脈,正推動寧夏鄉村從「一處美」向「處處美」、從「一時興」向「持久興」轉變。
寧遺百坊,將傳統工藝轉化為可參與、可消費的體驗項目,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讓非遺技藝長出時代新芽。在賀蘭山下的非遺工坊,剪紙藝人正指導遊客用刻刀在彩紙上覆刻賀蘭山岩畫。工坊不僅展示着從羊皮筏子製作到泥哇嗚吹奏的非遺技藝,還開發出「巖畫拓印香囊」「剪紙檯燈」等文創產品。如今,寧夏87項非遺代表性項目與旅遊線路結合,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年均增收3.6萬元,古老技藝在遊客的指尖重獲新生。
寧藝好戲,以地方戲曲、歌舞等文藝形式,構建村民與遊客共享的文化空間,讓鄉土曲藝成為精神紐帶。每到周末,固原市彭陽縣的「梯田戲臺」就擠滿了人。秦腔《三滴血》的板胡聲里,村民李大爺穿着戲服扮演老生,臺下既有跟着節奏打拍子的老人,也有舉着手機直播的年輕人。更熱鬧的是「花兒對唱」環節,遊客可上臺用方言即興編詞,贏取刺繡荷包。請「村民演、遊客看、大家樂」的模式,讓沉寂的鄉村廣場變成文化磁場,文藝惠民真正變成了「聚人氣、促消費」的振興動力。
多元融合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六大「寧字號」品牌猶如六把金鑰匙,精準解鎖鄉村多元價值密碼。「寧景百村」將賀蘭山腳下的古朴村落、黃河岸邊的濕地風光串珠成鏈,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村民的「幸福靠山」。「寧味千碗」深挖羊肉臊子面、八寶茶等特色美食背后的千年飲食文化,使舌尖上的寧夏成為遊客遠道而來的理由。「寧選好禮」則為枸杞、硒砂瓜等特色農產品披上文化外衣,通過創意包裝與場景化營銷,讓農產品變身旅遊爆品。「寧韻百宿」將閒置農房改造成星空民宿、生態院落和黃河主題民居,既保留鄉愁韻味,又滿足現代旅居需求。「寧遺百坊」讓賀蘭硯雕刻、剪紙等非遺技藝走出深閨,遊客不僅能觀賞,更能親手體驗傳統工藝的魅力。「寧藝好戲」將秦腔、花兒等地方曲藝搬上鄉村舞臺,讓文化惠民演出成為村民與遊客共享的精神盛宴。
六大品牌協同發力,構建起覆蓋「吃住行遊購娛」的全域文旅矩陣,激活了鄉村生態、文化、經濟的多維價值。六大品牌業態相輔相成,形成覆蓋鄉村美景、美食、好物、民宿、非遺、演藝的全域矩陣,激活了鄉村旅遊發展的「一池春水」。
六大「寧字號」品牌的創新實踐,不僅是文旅產業的突破,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註腳。寧夏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大「寧字號」鄉村文旅品牌的打造,將進一步整合鄉村文旅資源,提升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助力寧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建設。未來,寧夏還將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寧字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走進寧夏鄉村,感受鄉村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