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半年盤點|中國腦機接口進入臨牀試驗,拓展消費級應用場景

2025-07-11 14:30

2025年被視為國內腦機接口行業的「元年」。今年上半年,國內多個科研團隊宣佈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正式或即將進入臨牀階段;與此同時,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產品也在拓展更廣泛的消費級市場應用場景。

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臨牀試驗完成

一個深腦裝置讓一位失去四肢的男子可以玩電腦遊戲——這是中國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諸多腦機接口(BCI)裝置之一。

今年5月,上海醫療技術公司階梯醫療向媒體披露,已完成中國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前瞻性臨牀試驗。植入患者腦部的設備類似於全球首富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植入設備,但階梯醫療的設備探針比Neuralink的設備要少一些,且體積更小、侵入性更低。

據介紹,受試者在接受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植入后,僅用2-3周的訓練,便實現了下象棋、玩賽車遊戲等功能,達到了與普通人控制電腦觸摸板相近的水平。

清華大學洪波教授團隊與博睿康公司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入組30至50名患者進行植入,在國內大約10箇中心展開,選定的入組患者為脊髓損傷患者。

其他腦機接口企業也陸續開啟了正式臨牀試驗前的人體植入,這些是由研究者發起的試驗(IIT)。今年3月,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和北京芯智達宣佈,雙方聯合開發的「北腦一號」智能腦機接口系統已完成首批3例患者的人體植入,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明年將進入正式臨牀試驗。

浙大二院也已於今年3月進行了首例「肌電反饋的脊髓神經接口」植入手術,讓一名脊髓損傷患者重新行走。該設備由佳量醫療參與研發生產,在患者植入腦機接口設備后,通過外部調控軟件可以指揮體內刺激裝置給脊髓放電,從而精準激活肌肉羣,同時腿部無線肌電信號採集裝置可以把腿部的肌力反饋給外部調控軟件,來微調體內裝置的刺激參數,形成閉環。

今年年初,上海腦機接口公司腦虎科技宣佈在癲癇患者大腦中植入了腦機接口設備。一名19歲的癲癇患者在進行腦機接口手術后,不僅能腦控操作「吃豆人」等基礎款電腦遊戲,還實現了對《王者榮耀》《黑神話:悟空》等大型複雜遊戲的精準腦控操作。此外,受試者還可通過意念,流暢地上網和操作各種App,控制智能輪椅和智能家居設備。

中國的研究者正在多個方向推動腦機接口領域的進展,例如改進解碼神經數據的算法和植入設備。同時,政府也已將腦機接口列為優先扶持的創新領域,投資機構大量資金爭相湧入該領域。

上海科技大學計算機神經科學家李遠寧表示:「許多中國年輕科學家都參與到腦機接口發展的浪潮,包括工業開發。中國有完善的醫療基礎設施和龐大人口基數,為臨牀試驗和技術驗證提供了條件,這些進步能惠及全世界的患者和研究者。」

探索消費級腦機接口應用場景

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的一大方向是以解決臨牀醫療問題為導向,應用於癲癇、帕金森、截癱等疾病患者的治療,幫助患者重建肢體運動功能。與此同時,一些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開發企業也在探索消費級的應用場景。

所謂「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是指無須手術對人體植入電極,直接從皮膚表面記錄神經活動信號。這種腦機接口理論上更安全,且產品獲批相對容易,能夠更快地進入商業化變現。但挑戰在於它的有效性,因為要在大腦外部精準地採集信號相對困難。

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強腦科技是國內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頭部企業,該公司以智能仿生手起家,還開發了兒童孤獨症干預的可穿戴設備。上個月,強腦科技與牀墊行業龍頭喜臨門合作,將腦機接口技術引入智能牀墊產品,展現了腦機接口在健康管理方面的應用場景。

據介紹,利用腦電檢測技術(EGG),結合人工智能算法,解碼大腦在不同睡眠階段的神經信號狀態,用於改善用户睡眠質量。加入了腦電技術的智能牀墊,可將人體睡眠時的腦波反饋給智能調控系統,系統可根據腦波的變化精準調控牀墊的温度、軟硬度及不同的模式,提升睡眠質量。

此前,在消費級市場上,已有腦機智能安睡儀這類產品上市。強腦科技創始人CEO韓璧丞在談及腦機接口公司為何進軍消費級領域時表示,他希望腦機接口設備能與普通人的生活產生關聯,而睡眠產品就是公司向世界展示腦機接口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的一個實例。他認為,睡眠是一個巨大市場,與每個普通人休慼相關,而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在這個領域發揮作用。

展望未來,腦機接口設備在消費級的應用還包括意識的延伸和增強的外腦,並有望實現所謂的「心電感應」。上個月,馬斯克在Neuralink的一場發佈會上展示了未來消費級腦機接口的形態——人類大腦將與AI全面集成,實現意識層面的互聯。馬斯克大膽預測,這一目標將於2028年實現。

屆時Neuralink一款被稱為Deep的設備可將電極插入大腦的任何區域,電極通道數量預計可達到1萬個,從而可訪問大腦的任何區域,不僅能治療精神疾病、疼痛等神經系統疾病,還能讓全體人類獲得AI的能力。

不過,投資人並不認為這一刻很快會到來。火山石資本管理合夥人章蘇陽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更通用的腦機接口技術還遠未到真正的爆發點,即便是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腦虎科技CEO彭雷也表示,通過更高準確率和移動速度的運動解碼,以及更快速的語言解碼或許能在兩三年內實現,但此類解碼還僅僅涉及了人類較為基礎的知覺感知能力。對於更高級的感知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如意識,記憶,情感等能力的讀寫,還需要較長時間。他預計,要實現對這些高級認知能力的讀寫,可能需要等到2035年至2045年之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