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7-12 14:15
華盛資訊7月12日消息,本周港股6只新股上市,FORTIOR(峰岹科技)、藍思科技首日分別收漲超16%、9%。同時峰岹科技與藍思科技均為A股在港二次上市,據統計,自赤峰黃金3月10日在港交所上市以來,年內已有10家A股公司加入「A+H」陣營,還有數十家在排隊,中資企業赴港上市熱度持續不減。
值得注意的是,首鋼朗澤全球發售上市計劃進一步延迟,還請投資者留意。
美股方面,6只新股上市,其中新加坡石油產品交易商Delixy Holdings $DLXY 首日大漲逾23%,此外還有2只新股首日收漲。
港股IPO動態
1、本周上市:6家
富衞集團於周一上市,大眾口腔、藍思科技、極智嘉-W、訊眾通信、FORTIOR等於周三同日掛牌港股上市:
藍思科技作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的一站式精密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涵蓋智能手機、計算機、智能汽車及座艙、智能頭顯、智能穿戴等多領域。其招股書顯示,蘋果銷售佔比由2022年的71%降至2024年的49.45%,公司正積極拓展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增強/虛擬現實及可穿戴設備等新業務。
藍思科技首掛收報19.84港元,較招股價高9.13%,不計手續費,每手200股,賬面賺332港元。藍思科技本次引入10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約1.91億美元(約14.99億港元)的發售股份,基石投資者包括小米集團旗下GreenBetter認購1000萬美元。
FORTIOR為BLDC細分領域國產芯片設計頭部企業, 本次香港IPO引入了10家基石投資者,投資額達1.1億美元,首日掛牌,收報139.8港元,較招股價120.5港元上升16.02%,不計手續費及佣金,一手賺1930港元。
2、下周上市:暫無
首鋼朗澤因與首朗吉元糾紛延迟全球發售及上市計劃,原定7月14日公告推迟,將退回申請股款,退款時間定於7月15日。此次推迟是繼原計劃7月9日上市后第二次延期,此前IPO時間曾調整至7月15日。
首鋼朗澤是一家從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行業(CCUS)的公司,主要通過碳捕集和利用技術,將含碳工業尾氣轉化為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低碳產品,並提供低碳綜合解決方案。
3、正在招股:暫無,如有新股啟動招股,華盛資訊將為你第一時間提供相關信息
4、IPO情報:
本周暫無通過聆訊個股;星源材質科技、老鄉雞等2家公司本周遞表。
老鄉雞於2025年7月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這是公司第2次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中金、海通國際,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2022-2024年收入逐年增長,分別為45.28億元、56.51億元、62.88億元,2025年前4個月收入21.2億元,淨利1.74億元。
2020年起老鄉雞的模式從直營轉為加盟並從安徽正式進軍全國市場。截至2025年4月末,老鄉雞在中國9個省、58個城市擁有1564家門店,包括911家直營店和653家加盟店,至2025年6月末,全國門店已增至1624家,新增門店以加盟為主,人均客單價可達29元左右。
公司是鋰離子電池隔膜製造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所示,公司是中國首家掌握鋰離子電池隔膜干法單向拉伸技術的企業,2024年按出貨量計算,公司干法隔膜的市場份額全球排名第一。公司亦是首家實現鋰離子電池隔膜批量出口的鋰離子電池隔膜製造商,並且是中國首家及少數兼備全部三種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技術(即干法、濕法及塗覆隔膜)的企業。
財務方面,於2022-2024年度(截至各年度12月31日止),以及2025年前3個月(截至3月31日止),公司收入分別為28.67億、29.82億、35.06億、8.81億元人民幣;對應同期,期內利潤分別為7.48億、5.94億、3.71億、5051.1萬元人民幣。
美股IPO動態
1、本周有6只新股上市:
$MAMK 、 $ANPA 、 $TLIH 、 $MSGY 、 $DLXY 、 $GTERU 本周美股上市:
Delixy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於2024年5月16日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的控股公司。作為一家母公司,他們通過其子公司Delixy Energy Pte. Ltd.在新加坡從事石油相關產品的貿易業務。
此次發行首次公開募股定價為每股4美元,預計將獲得約540萬美元的總收益,計劃用這些資金擴大產品線,加強市場地位,追求潛在的併購與合作,以及支持一般的營運資金和公司需求。
Masonglory通過其運營子公司在香港開展業務,主要提供濕作業(wet trades)服務,包括批灰(抹灰)、鋪磚等建築施工環節,同時也涵蓋其他輔助性建築服務。其主要客户為房地產開發和土木工程項目的總承包商。Masonglory將150萬股普通股IPO定價為4美元,總收益約為600萬美元。
2、美股新股預計下周有6只即將上市: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