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聯動「百園百校萬企」 賦能「科產」融合發展

2025-07-11 10:52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牟敏)7月10日上午,在高新區(新市區)舉行的「兩區」項目專家指導技術分析會上,新疆天成魯源電氣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智介紹了公司即將開展的校企合作項目進展,並表示正全力爭取相關資金支持。

  馬智介紹,本次公司圍繞新能源儲能消防安全技術領域申報了「兩區」項目。該項目計劃與中國礦業大學、中國民航大學開展產業合作,期望獲得「兩區」支持,進一步推動公司在新能源電力技術服務領域的發展。

  烏魯木齊市正積極融入國家「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通過實施聯合技術攻關、推進成果轉化對接,促進國家高新區、高校和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兩區」項目(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計劃項目)為入選項目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吸引了一批產學研融合項目踴躍申報。

  馬智提到,近兩年公司與三所高校在新能源電力技術、電力物聯網領域開展產業合作,推動公司新能源技術服務業務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已成為科技企業的必由之路,並促成了一批科技創新成果落地。

  新疆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辦主任武新城説,集團已與疆內外十余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這不僅彌補了企業在高端人才方面的不足,也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先進技術與理念支持。

  「以‘東進場’項目為例,這是西北地區首次將橋樑裝配式技術大規模應用於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項目,」武新城説,「該項目將傳統施工方式轉變為數字化、智能化建造模式。依託產學研成果,公司還牽頭建立了新疆交通建設與養護重點實驗室。」

  對於科研機構而言,與企業合作能精準把握產業需求,促進科研與產業緊密結合,為企業注入創新動力。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副研究員李淑萍介紹,其所在的民族藥創新研究團隊以特色維藥為切入點,開展藥效物質、標準樣品、創新葯物「三位一體」的研發與成果轉化。團隊已與銀朵蘭藥業、維吾爾藥業、金世康藥業等多家新疆本地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共同為新疆民族藥的產業化、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

  「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為科技成果轉化、人才交流合作、技術聯合攻關提供了有效路徑。根據工信部「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平臺通報數據,在成果轉化對接、聯合技術攻關、產教融合育才活動中,烏魯木齊高新區佔比近90%;其他供需對接活動佔比近100%。

  作為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高地,高新區(新市區)去年以來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30余所高校建立了多維度長效合作機制,積極構建「供給+平臺+活動」的產學研協同模式。

  高新區(新市區)科技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袁振龍介紹,自啟動「百園百校萬企」行動以來,區里已建立「7+1+N」技術轉移聯盟、哈爾濱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烏魯木齊中心、西北絲路科創聯盟以及多個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平臺;累計開展成果對接、產教融合等活動50余場,實施聯合技術攻關30余項,梳理技術攻關及成果轉化清單100余項,推進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50余項。高新區(新市區)將持續深化「百園百校萬企」行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