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1 09:15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肖斐斐 彭博
「穩定回報」資產具有低波動、低迴撤、持續收益的特點,從美股經驗來看相關標的的核心邏輯在於盈利與分紅的雙重穩定性,商業模式多為「經濟周期弱屬性+特許經營與客户粘性+資本開支穩定」。借鑑海外,從ROE、分紅與股息絕對值和穩定度出發,A股中銀行、電力等四大行業過去15年財務條件最為符合。目前情況看,銀行板塊「穩定回報」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方面源於宏觀政策、監管政策對盈利穩定性的貢獻,另一方面包括險資、公募和AMC公司的增持,進一步強化「穩定回報」屬性。
▍海外鏡鑑:穩定回報權益資產的「標」與「本」。
1)「標」:三維度篩選美股「穩定回報」資產。根據波動率(最低20%分位)、最大回撤(低於指數)和年化回報率(高於指數)三維條件,標普500成分股中共有15家公司符合條件,主要分佈於電氣燃氣、化工製品、保險和商業服務等行業。
2)「因」:業績與分紅穩定性成為核心因素。過去10年,15家公司淨利潤CAGR分佈於標普500中40%-60%分位,ROE分佈於40%-80%分位,絕對增速水平中等,更為重要的是相關公司ROE、EPS和DPS標準差多處於前40%分位,穩定性成為決定因素。
3)「本」:商業模式成為財務和回報穩定性的基礎。美國的公用事業商、保險公司和必選消費品生產企業,往往具備經濟周期弱屬性+特許經營與客户粘性+資本開支穩定屬性的特徵,從而具備業績與分紅的穩定性條件。
▍國內啟示:基於財務回溯的A股穩定回報資產初探。
參考美股「穩定回報」股票的財務特徵,基於歷史數據對A股各行業板塊進行畫像和篩選。
1)維度1:ROE穩定性。10年維度下,家電、銀行、食品飲料三個行業兼具盈利能力高水平與穩定性特徵,ROE均值為16.8%、11.9%和19.3%,標準差分別位居上市行業第1、第5和第6位;
2)維度2:分紅與股息穩定性。過去10年,銀行業、建築業和非銀行業為A股分紅穩定性最高的行業,平均股息率最高的行業為銀行、煤炭和石油石化;
3)A股四行業最符合「穩定回報」財務條件。從ROE絕對值與穩定性、分紅率絕對值與穩定性、股息率絕對值與穩定性六維度考量,家電、銀行、食品飲料、電力及公用事業的歷史財務表現最為符合,但考慮到中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未來相關行業也需要放在更長的商業周期中予以檢驗。
▍中美銀行對比:中國上市銀行業績穩定性佔優。
對比標普500成分股銀行和A股老16家上市銀行,國內銀行在利潤增速、ROE和現金分紅比例方面的穩定性更強,主要源於:
1)貨幣政策差異:相較而言,美聯儲對於利率政策的運用更為極致,短期政策利率大幅調整加大了銀行體系的利率風險和息差波動,也加大了銀行的盈利波動性;
2)監管政策差異:美國的銀行監管體系中,並未有「撥貸比」和「撥備覆蓋率」的硬性監管要求,而基於預期損失法的減值計提往往帶來超調;
3)經營策略差異:混業經營模式使得美國上市銀行與資本市場表現更為緊密,同時相對充裕的資本模式,也使其在分紅政策上存在更多的順周期擺佈。
▍展望:穩定回報視角下的國內銀行股投資。
在傳統財務指標和股息水平相對穩定基礎上,當前銀行業基本面和資金面屬性,正進一步夯實板塊的「穩定回報」條件。
1)基本面:自上而下創造「穩定回報」條件。結合當前宏觀政策來看,系統性風險底線明確、貨幣政策更為關注息差穩定、金融監管增強波動應對、股東因素夯實風險抵禦能力,共同助力銀行業績的相對穩定性。
2)資金面:配置力量夯實「穩定回報」基礎。「資產荒」背景下,銀行股正不斷成為資管機構資產端固收品種的重要「替代品」,下階段建議重點關注三類機構資金的增配影響:①保險資金特別是OCI賬户資金對高股息銀行的持續增持;②公募資金對於優質權重品種的欠配修復空間;③AMC公司對於低估值銀行的增量財務投資。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監管與行業政策的不利變化。
▍投資策略:「穩定回報」+「資金增配」賦能板塊投資價值。
「穩定回報」資產具有低波動、低迴撤、持續收益的特點,美股經驗來看相關標的的核心邏輯在於盈利與分紅的雙重穩定性,商業模式多為「經濟周期弱屬性+特許經營與客户粘性+資本開支穩定」。借鑑海外,從ROE、分紅與股息絕對值和穩定度出發,A股中銀行、電力等四大行業的過去15年財務條件最為符合。目前情況看,銀行板塊「穩定回報」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方面源於宏觀政策、監管政策對盈利穩定性的貢獻,另一方面包括險資、公募和AMC公司的增持,進一步強化「穩定回報」屬性。個股方面,預計下階段交易型資金將重點關注低估值品種,配置型資金則延續貝塔品種。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7月10日發佈的《銀行業專題報告—穩定回報視角下的銀行投資》,分析師:肖斐斐 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