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0 16:18
在生豬價格震動走低的背景下,「豬企一哥」牧原股份率先交出了一份驚人的業績預增報告。
與此同時,其他頭部豬企也於近日陸續公佈上半年出欄「成績單」,銷售量普遍實現兩位數增長。在「量增本降」策略驅動下,養豬行業盈利改善預期升溫。
然而,在二級市場上,上市豬企股價表現顯著分化。
7月10日,牧原股份(002714.SZ)早盤以2.04%的漲幅高開,隨后迅速轉跌,並一路震盪,截至發稿該股漲幅收窄至0.55%;其他上市豬企中,天邦食品(002124.SZ)上漲4.35%,中糧家佳康(01610.HK)漲2.29%;温氏股份(300498.SZ)微跌0.46%,德康農牧(02419.HK)下跌2.48%。
01 牧原股份淨利預增11倍!
業績預告顯示,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02億元-107億元,同比勁增1129.97%-1190.26%。
據悉,牧原股份一季度歸母淨利潤44.91億元,據此推算,其第二季度單季盈利約57.09億元至62.09億元,業績加速上漲。
對於利潤的飆增,牧原股份解釋稱,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上升導致收入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牧原股份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亦與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有關。回溯2024年經營軌跡,受行業周期波動影響,牧原股份一季度虧損23.79億元,但隨着豬價回暖及成本管控成效顯現,第二季度實現32.08億元盈利,全年上半年累計盈利8.29億元。
進入2025年后,牧原股份繼續憑藉規模化優勢和成本優勢,實現盈利大幅提升。
相關數據顯示,牧原股份今年1-6月,生豬銷售累積3839.4萬頭,同比增長18.54%;銷售收入為708.68億元,同比增長了26.5%。
成本方面,牧原股份6月發佈的投資者活動記錄顯示,今年以來,公司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養殖成本已經降至12.2元/kg。
除了牧原股份外,今年上半年,國內多數豬企的出欄量,及銷售收入同比都實現顯著增長(如上圖)。其中,温氏股份(300498.SZ)生豬銷售同比增長24.75%,收入同比增長了16.46%;大北農(002385.SZ)生豬銷售同比增長34.64%,收入同比增長了37.79%。
此外,港股上市的德康農牧(02419.HK)、中糧家佳康(01610.HK)今年上半年的生豬銷售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中糧家佳康報告期內銷售生豬289.8萬頭,同比大增82.95%。
從價格來看,今年1-6月,多數豬企整體銷售價格區間在14-15元/公斤之間窄幅波動。據數據監測,7月10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4.98元/公斤,豬價表現依舊低迷。
不過,雖然豬價低迷,但隨着「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多家頭部養豬企業的養殖綜合成本已有所下降。
在此情況下,市場普遍預測,今年上半年,其他豬企或有望跟隨牧原股份的步伐,實現利潤的顯著增長。
02 政策引導去產能!
豬價有望「企穩」?
對於豬價接下來的走勢,本質上還是要取決於供需兩端的博弈。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相關部門已出手調控生豬產能,這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市場對未來豬價企穩回升的預期。
6月份,有關部門召開了生豬生產調度會,會議提出了具體的生豬生產調控目標,將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在現有基礎上調減100萬頭左右,使之降至3950萬頭。同時,優化生豬生產,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導降低出欄體重,國儲收儲體重要求降至115公斤。
浙商證券研報指出,該調控政策直擊行業供應過剩核心矛盾(產能、體重、二育),強化短期去產能預期,若該要求可貫徹實施,將直接控制豬肉整體供應量,利好未來生豬價格,並在一定程度上可實現「穩價抗通縮」。
國元期貨則表示,從供應來看,在目前國內養殖端的降重操作下,三季度上半段生豬市場供給壓力或進一步釋放,不過隨着大豬存欄量下降,三季度下半段供給壓力將出現緩解。需求方面,7月份氣温偏高,消費處於淡季,豬價整體承壓;進入8月,在節日性消費驅動下,需求逐步回暖,預計豬價將迎來階段性反彈。
✍ 作者丨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