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7-10 20:20
美股三大指數期貨周四盤前微跌,納指期貨 $NQmain 漲0.08%,標普500期貨 $ESmain 漲0.04%,道指期貨 $YMmain 跌0.02%。
Circle盤前一度漲5%,阿里巴巴漲超2%,傳螞蟻國際將Circle加入全球平臺;中概股地產股普漲,房多多漲超11%,貝殼漲近5%。
航空股盤前集體走高,達美航空漲超13%,聯合大陸航空漲超8%,美國航空漲超7%,阿拉斯加航空漲超5%,西南航空、捷藍航空漲近3%。
達美航空Q2淨利潤21.3億美元大超預期,公司股價盤前漲超13%;恢復全財年業績指引,預計全財年調整后每股收益5.25美元-6.25美元。
帶動航空股盤前集體走高,聯合大陸航空漲超8%,美國航空漲超7%,阿拉斯加航空漲超5%,西南航空、捷藍航空漲近3%。
據外媒報道英偉達計劃最早於今年9月推出一款專為中國設計的AI芯片,這款全新芯片是英偉達現有Blackwell RTX Pro 6000處理器的修改版本,將去除一些最先進的技術。同事黃仁勛計劃於下周三(7月16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阿里巴巴投資的螞蟻集團,據報正與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合作,計劃在USDC在美國取得合規資格后,將其整合到螞蟻國際區塊鏈平臺上,但具體時間表尚未確定。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認為,特斯拉股價的拋售已然過,其在技術領先性、盈利能力、現金流創造及品牌溢價方面的優勢,將持續賦能業務增長。從長期前景來看,值得持有特斯拉股票度過當前的艱難時期。
微軟第二輪大裁員在此期間已經開始,今年以來微軟已經開啟兩輪大裁員行動,預計累計裁減員工數量將高達1.5萬人。微軟於上周開啟2025年第二輪大規模裁員行動,預計削減大約9000個就業崗位,佔其全球員工總數的約5%。
臺積電二季度銷售額超預期大增,再次佐證了AI需求的強勁。公司6月銷售額2,637.1億元新臺幣,同比增加26.9%。二季度銷售額為9337.96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8.6%,遠超公司指引和市場預期。
費列羅集團正推進一項近3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目標直指美國食品巨頭WK家樂氏,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最快或於本周達成協議,但交易細節尚未最終敲定。
花旗銀行在分析美聯儲6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紀要后,維持其9月可能降息的預期。會議紀要顯示委員會成員意見分歧:少數與會者可能支持最早7月降息,部分官員傾向年內不降息,但多數成員仍認為2023年晚些時候恢復降息是合適的。
「AI芯片霸主」稱號的英偉達股價在周三再創歷史新高並且一舉成為全球金融歷史上首家市值達到4萬億美元的公司,鞏固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最核心地位。
Wedbush最新報告中將英偉達AI芯片稱為「新時代的黃金和石油」,並預測英偉達的市值將繼續攀升,強調未來18個月內投資者的關注焦點將是5萬億美元這一超級大關。
比特幣周三一度觸及112,052.24美元,ETF流入資金持續強勁;Uranium Digital首席戰略官表示:下周華盛頓將迎來‘加密貨幣周,再加上夏季行情交投清淡但情緒偏多,比特幣價格很可能在下周末前衝上12萬美元甚至更高。
貝萊德旗下0-3個月國債ETF $SGOV 已成為謹慎現金持有者的避風港,管理資產超過500億美元,規模首次超越該公司的明星產品——20年期以上國債ETF ( $TLT )。這一逆轉反映出ETF投資者正在擁抱低波動率的短期債券,同時遠離難以定價的長期貨幣政策風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三確認,將從8月1日起對銅進口正式徵收50%的高額關税,此舉被視為其推動本土金屬產業復興的最新舉措。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認為,50%的銅關税超出市場預期,並預計COMEX和LME銅期貨溢價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機會: $COPX
1、C3.ai $AI :隔夜漲3.87%,AI_250718_C_29.5 行權價在29.5美元、2025年07月18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成交1.51萬張,該張期權漲83.33%。
2、Coinbase :隔夜漲5.36%,COIN_250718_C_397.5 行權價在397.5美元、2025年07月18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成交1.24萬張,該張期權漲155.56%。
相關閲讀:期權掃描 | 英偉達期權成交量達292萬張;西南航空獲一CALL押注看漲至35.5美元
美股財報
李維斯 | 盤后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消息,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華盛美股夜盤交易全面上線,24小時市場機會不容錯過!
非常規交易時段有大消息,想先入市?美股夜盤交易,24小時投資不打烊。
發仔温馨提醒:夜盤不需要開額外賬户,只要開通了美股交易的賬户就可以交易夜盤哦。夜盤交易與常規時段收費一致,不用擔心額外費用問題。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