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0 09:08
全球低增長與不確定性加劇背景下,銀行因盈利穩定、分紅可持續被視為「確定性資產」,價值獲重估。此外,2022年以來主要國家加息,疊加海外銀行獨特業務模式與股東回報機制,使其兼具高回報與成長性。
近期,A、H股銀行屢創新高引發投資者關注。但我們發現這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全球銀行股都在創新高。
2024年至今,全球/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中國香港銀行指數分別上漲52%/49%/65%/53%/59%/88%,當前均已逼近或超過2010年以來新高,且相對於大盤指數均跑出超額收益。
這一現象的背后首先是全球宏觀環境的共性。隨着全球經濟步入低增長時代、政策和地緣不確定性加劇,銀行作為盈利穩定、分紅可持續的「確定性資產」獲得價值重估。
此外,由於2022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進入加息周期,疊加特別的業務模式和股東回報形式,海外銀行兼具高股東回報和成長性:
2022年以來,美國、歐洲、日本均迎來加息周期,高利率環境推動銀行息差收入增加、利潤增長。
海外銀行的業務模式較為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外,投資銀行、資產管理、金融市場交易等非利息收入業務是利潤增長的主要支撐,例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可達85%以上。
除現金分紅外,美國、日本和部分歐洲的銀行還傾向於通過回購來提高股東回報。
具體分國家來看:
美國:穩分紅+高回購+高成長
穩分紅:近三年美國主要銀行的股利支付率較為穩定,均在20%以上,部分銀行例如摩根士丹利、PNC金融服務、美國合衆銀行能夠穩定在40%以上。
高回購:除現金分紅外,回購也是美國銀行股青睞的股東回報方式,部分銀行近一年回購金額高於現金分紅,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高盛、PNC金融服務等。
高成長:過去幾年美國經濟整體向好,消費者和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增加,對利息業務形成提振;同時資本市場的活躍下銀行的投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等非利息收入也相應增加。2024年以來主要美國銀行股利潤普遍高增,且ROE也維持在較高水平,兼具成長性。
歐洲:現金分紅+成長性
現金分紅:歐洲銀行主要採用現金分紅的模式進行股東回報,且2024年普遍大幅提高股利支付率,表現出較強的分紅意願。
成長性:受債券和貨幣交易、投資銀行等業務的帶動,部分歐洲銀行業表現出一定的成長性,例如德意志銀行、NATWEST銀行、巴克萊銀行等。
日本:利潤修復+分紅提升
利潤恢復:日本加息助推銀行息差擴大,2024年以來主要銀行業績普遍高增。
分紅提升:日本結束負利率時代后,主要銀行股也紛紛提升股利支付率,增強股東回報。
中國(香港):低估值+高股息+穩定分紅
低估值:當前大多數中國銀行資產處於破淨狀態,但ROE水平與全球主要銀行水平相當。
高股息:當前主要銀行股息率在5%左右,相較於全球大多數銀行具備吸引力,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當前的低利率環境。
穩定分紅:中國銀行股與全球其他銀行相比具備穩定分紅的特徵,內地主要銀行近三年股利支付率均穩定在30%左右水平,中銀香港和和恆生銀行能夠穩定在50%以上水平,增強股東回報的可預見性和確定性。
最后,從全球主要銀行龍頭估值比較看,PB-ROE框架下當前A股/H股估值仍具備吸引力。
投資總是踩地雷?牛牛AI上線!精準解答,全方位洞察,掌握關鍵機會!
編輯/jor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