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米YU7神話AB面

2025-07-10 10:02

原標題:小米YU7神話AB面 來源:財經故事薈

「走進店里我都不用介紹參數,很多車主只問兩個問題:一什麼時候能提車;二是有沒有券。」 近日,《財經故事薈》探訪北京合生匯一家小米汽車直營店時,銷售人員吳華(化名)樂觀表態。 

他描述的是車主線下購買小米YU7的場景。自6月26日上市后,小米YU71小時內大定突破28.9萬輛。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放眼新勢力賽道,2024年全年,理想、蔚來、小鵬交付量分別為50.45萬輛、22.19萬輛、19萬輛。也就是説,小米YU71小時大定超過了蔚來、小鵬全年的總交付量,超過理想的一半。回想小米SU7,24小時大定才8.89 萬輛。 

為什麼同樣是小米出品,小米SU7和小米YU7的訂單量差距如此之大?一方面是比起轎車,中國車主更喜歡 SUV;另一方面是在 SU7上市前,小米汽車的品牌力並未打響。 

一位盲定了YU7的車主表示:「小米SU7上市前,包括我老婆在內的女性,都質疑小米怎麼配賣20-30萬元的車,現在不管是我們還是她閨蜜都準備搶YU7。」 

透過現象看本質,用户為何願意買爆小米YU7?小米YU7衝擊波刺激了哪些友商?友商們採取了什麼措施應對小米YU7爆火? 

苦等的車主,繃緊的供應鏈

小米YU7 這麼火爆,到底誰在下單? 

在7月2日的直播中,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透露,小米YU7預訂車主平均年齡33歲,較小米SU7車主年長約3歲,其中女性車主佔比更高,達30%,比小米SU725.5% 的女性車主高5個百分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小米汽車所定位人羣正是新能源的主流人羣。相關媒體調查顯示,26歲至45歲年齡段(即 80 后和 90 后)在新能源用户中佔比達到 65.1%。 

為什麼是小米YU7? 

「它用一個大眾能接受的價格,滿足了車主幾乎所有的需求。」 一位看完小米YU7 整場發佈會並於當日快速下定的車主對《財經故事薈》表示。 

還有一位小米YU7 準車主表示, 「小米YU7 最 大的賣點就是讓用户擁有法拉利般的體驗,最 大的差異就是比法拉利便宜。」 

「雷總給用户的’情緒價值’沒有人能比得過,別說新勢力了,小米粉絲黏性甚至比一些歷史悠久的車企還要高。」 北京合生匯五樓,一家阿維塔銷售人員口中流露出掩飾不住的羨慕。 

7 月 6 日,小米YU7 正式開啟全國交付,在諸多網友發佈的視頻和圖片中可以看到,雷軍在北京小米科技園親手給首批 YU7 車主交付新車,併爲他們開車門。此前,小米SU7 交付時,雷軍同樣如此,並且其還請小米SU7 Ultra 準車主吃飯,話家常。 

從某種程度上,小米YU7 滿足了車主對於配置、性能以及顏值的綜合訴求——既有功能上的,也有情緒上的。 

但漫長的排期,成了車主們的共性痛點,「等或者不等,這是個問題。」 

據瞭解,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已有多名小米YU7 準車主投訴,「起初下定並不知道交付時間,只有鎖單后才知道。」 一位剛下定小米YU7 標準版的車主無奈表示,「我提車差不多要等一年,雖然我很喜歡小米YU7,但是我的指標等不了,后續指標延期又要有隱形支出。」 

還有一位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車的小米YU7 準車主考慮轉買蔚來了。他説一年時間太長了,而且電動汽車的免税政策將於今年年底到期,明年的政策還不知道什麼樣子。「我等不起了,正好趁現在熱度,買蔚來還給報銷小米YU7 定金。」 

據吳華表示,當下小米YU7 標準版等待時間最長,Max 版本時間短一點。具體來看,標準版鎖單后最快 53-56 周交付,Pro 版鎖單后最快 48-51 周交付,Max 版鎖單后最快 33-36 周交付。 

面對網友關於提車周期較長的關切,在 7 月 2 日的直播中,雷軍出人意料地推薦了競爭對手的車型:「如果大家着急用車,可以考慮小鵬 G7、理想 i8,甚至 Model Y,特斯拉近期推出了不少優惠政策。」 

車主苦等背后是小米汽車產能不足。據悉,當前小米汽車在北京經開區只有一個整車製造工廠投產,年產能 15 萬輛。另外雖然小米汽車專門為YU7 建造了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二期項目,但投產日期尚未確定,即使該項目立刻投產,兩期項目合計 30 萬輛的年產能也只能勉強滿足兩款車的生產。 

產能瓶頸尚未突破,供應鏈體系又迎來新的挑戰。小米YU7 爆火也在供應鏈體系發生連鎖反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供應商人士鄧輝(化名)表示,小米YU7 訂單激增,小米的供應商們喜憂參半。一方面,火爆的訂單需求,帶來了潛在的可觀營收,以 AR-HUD 獨 家供應商華陽集團為例,YU7 訂單預計帶來年營收增量 8-10 億元。另一方面資金周轉壓力也陡然增大,不少供應商無法拿到現錢,訂單一多可能面臨着資金周轉壓力。 

不過雷軍顯然已經考慮到了這一問題。據瞭解,小米已經和銀行鍼對供應商推出了專項信貸產品。目前已經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交通銀行等開展合作。 

小米天星供應鏈金融平臺正是典型案例,它專門針對不同行業客户及業務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從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供應商們因時間未到期無法承兑的問題。該平臺工作人員對《財經故事薈》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供應商有一張承兑匯票付款日期在 10 月,但是其 7 月就要用資金,銀行無法報下來,那可將承兑匯票交予我們給兑付,從而緩解資金壓力。」 

有意思的是,小米YU7 提車太久還影響小米汽車銷售人員提成發放。「我們的提成分兩次發放,車主下定發一半,提車再發另一半。」 吳華對《財經故事薈》表示,「有的同事離職了還沒有拿到第二部分提成。」 

不過,儘管火爆的訂單導致工作量大增,交付周期過長又導致提成延后,但比起那些猝然倒閉的新勢力如極越、哪吒等,爆賣的小米YU7,起碼讓小米汽車的銷售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疑似黃牛入場,但賺差價也不容易

小米YU7 繃緊的產能,漫長的排期,也讓一些黃牛們嗅到了賺錢機會。他們打算快速搶單獲得更靠前的排期,然后加價轉讓獲利。 

不過,要賺到這筆錢,似乎也並不容易。 

「我是第 一批拍下的,20-23 周提車,目前已經拉交付羣,只要給我補上 5000 元定金,其他價格好説。」 在閒魚二手交易平臺上,一位內蒙古鄂爾多斯的賣家對《財經故事薈》表示,他是 6 月 26 日晚上 10 點下定小米YU7 標準版的準車主,據其提供的訂單,車輛已經待生產中。 

一位自稱人在海南的賣家也在轉讓小米YU7 標準版。「目前交付專家已經拉了交付羣,車輛在生產中,預計 31-34 周可提車。」 他説,「原價轉讓,只要給我定金就行。我覺得等的時間有點久了,而且我現在急用錢,所以含淚轉讓。」 

據《財經故事薈》瞭解,閒魚上有一部分是像上述兩位賣家一樣的個人車主轉讓,他們或因為交付周期長或因配置不喜歡而轉讓訂單;此外,還有一部分疑似「黃牛」試圖溢價轉單謀利。 

「想賺點外快。」 一位北京的賣家郭強(化名)告訴《財經故事薈》,其轉讓小米YU7 Max 版本,並明確表示北京區域立馬可提車,標價 10000 元。「車輛已經到交付中心了,只要購買訂單后就可以立即找交付專家提車。」 他説,「10000 元是加價價格,還有 20000 元的定金需要給我,除此以外沒有任何額外費用。」 

另一位北京賣家聲稱,他手里有 14 個不同版本的小米YU7訂單等待出售。「不同版本、不同提車日期,價格都不一樣。你選擇訂單后我給你報價。」 他對《財經故事薈》表示,小米YU7 標準版一般溢價 3000-4000 元。 

小米汽車官方允許訂單轉讓嗎?《財經故事薈》致電小米汽車官方,其明確表示,下定車主在支付定金后的 168 小時 (即 7 天) 內,可隨時修改 YU7 的車輛配置,但鎖單之后,車輛已經排產,配置、車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訂單信息無法修改,且定金不退。 

據瞭解,早在發佈會上,雷軍就專門提及防範黃牛的舉措,明確一個用户僅能下定一臺車且鎖單一臺。 

那這種情況下,訂單到底該如何轉讓呢?目前來看,有 三種方式。 

其一,鎖單前轉讓,提交買家信息。小米官方留給下定車主 7 天猶豫期,在猶豫期間,可更改配置、車牌所有人以及退單等,猶豫期一過將自動鎖單。這種方式雖正規但意義不大,因為當下排產已經接近一年,無法滿足那些想要快速提車的車主訴求。 

其二,鎖單后提車前轉讓,更改上牌人信息。雖然官方明確表示鎖單后,配置、車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訂單信息無法修改,且定金不退,但並不絕 對。「鎖單之后車輛雖不允許轉讓,但是有一次更改上牌人信息的機會,不過必須是直系親屬。」 小米汽車官方客服對《財經故事薈》表示。 

「原則上我們鎖單后是不允許更改上牌人信息的,就是爲了防止一些 「黃牛」 倒賣,但是有一些下定的車主確實填錯了信息,我們也是可以給他們更改的。」 小米汽車銷售吳華對《財經故事薈》無奈表示。 

這本是爲了車主考慮,卻給了黃牛可乘之機。「我有辦法在提車前更改上牌人信息,不過僅限於北京。」 郭強對《財經故事薈》表示。當問及如何轉讓時,郭強表示, 「你可以理解為我沒北京指標,把車掛到你的指標上,你付尾款后相當於購買了一輛新車。」 

還有賣家透露,「有一部分‘黃牛’會拿假的直系親屬證明來要求銷售更改車主,但是我們個人賣家一般不會這樣做,因為不值當。」 

對此,吳華勸誡車主,「我不建議車主去一些平臺購買轉讓訂單,以防上當受騙。此前有一個車主來聯繫我説購買了我名下的一個客户的訂單,但是我溝通后發現,客户並沒有轉讓過訂單,甚至不知道這件事。這明確損害了我們車主的權益。」 

其三是提車后轉讓,以二手車交易方式過户給買家,這個要求買家有同一區域的指標。上述內蒙古以及海南的個人賣家都是以這種方式轉讓。「我目前瞭解到的只有這種二手車轉讓。」 上述內蒙古賣家表示,但這面臨一個弊端,「無法申請 1.5 萬置換補貼或者 2 萬報廢補貼,因為這僅限於首任車主使用。」 他説。 

不管是哪種方式,訂單轉讓有風險,車主應謹慎甄選。「我們平臺只是給買賣雙方提供了一個溝通的橋樑,車輛交易嚴格管控,線上並不能直接交易,后續交易需要雙方商量約定交易。」 閒魚官方平臺表示。 

坐不住的友商着急「截胡」

當二手車平臺上的疑似 "黃牛" ,試圖加價倒賣訂單時,看着小米YU7一小時 28.9 萬的大定數據,一些友商們估計已經睡不好覺了。 

目前,小米YU7 瞄準的中大型 SUV 市場上,早已成為紅海。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 年,中大型 SUV 細分市場前 5 個月銷量為 35.6 萬輛,同比下滑 7.8%;市場份額為 4%,同比縮減 0.7 個百分點。 

內卷之下,小米YU7 銷量的增長,勢必意味着其他友商銷量的同步下滑。 

小米YU7對標的特斯拉 Model Y,似乎是潛在的受衝擊者。畢竟,雷軍在發佈會上處處對標特斯拉 Model Y。 

此前,特斯拉 Model Y 常年霸榜 SUV 冠軍之位。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6月批發銷量達61021輛,環比增長12.3%,成為豪華品牌銷量冠軍。 

就在小米YU7 上市后的幾天后,特斯拉宣佈了漲價,雖然只是 Model 3 長續航版的售價上調 1 萬元,但這也表明了特斯拉從容的態度。 

特斯拉如此氣定神閒,在於其過去也輕松頂住了小米SU7的衝擊波。自 2024 年 3 月 SU7 上市后,整個 2024 年共交付 13.5 萬輛,同年特斯拉 Model 3 累計全年銷量為 17.68 萬輛,依舊同比增長 20%。今年 1-5 月,兩者銷量不相上下,Model 3 依舊同比增長 42.64%。 

真正遭遇小米YU7衝擊波的,一是與其處於同一價格帶的中國新能源友商們。從市場來看,在中大型 SUV 市場上,理想 L6、小鵬 G9、蔚來 ES6、問界 M7、智界 R7、唐 L DM、嵐圖 FREE 等車型都將面臨着小米YU7 的圍剿。然而這幾款產品中只有理想 L6 月銷量過萬。 

小米YU7 上市后對中國新能源友商們的影響已經反映到了 4S 店和銷售人員身上。「我們每天都有任務指標,比如要與多少個客户溝通,小米YU7 上市后,我的很多意向較大的客户下定了小米YU7。」 北京合生匯一家蔚來門店的銷售人員李陽(化名)對《財經故事薈》無奈講道。 

吳華透露,來看小米YU7的車主有一部分是那些想換車但沒想好換什麼,在幾個品牌之間遊走的人羣。小米YU7上市后,他們果斷下定,還有一部分人在徘徊最 大的原因就是等待太久。 

針對小米YU7 提車久的問題,不少中國新能源友商們開啟了 「搶客」 大戰。據不完全統計,阿維塔、智己、蔚來、極氪、智界等多家友商都表示給小米YU7 下定車主報銷 5000 元定金。其中,阿維塔、蔚來、智界可給用户減去 5000 元車價,智己提供 5000 元電卡,極氪提供小程序 5 萬積分。 

對於小米YU7 的過於火爆,友商銷售人員各有説辭,但都表示 「車是好車,但過於神話了。」  

李陽透露:「小米YU7 到店后,我們組團去試過車,感覺它還是被捧得太高了,有些細節方面還是跟想象有些差距。」 在他看來,一輛 25 萬級的車方向盤不能電動調節且沒有外后視鏡防自動炫目功能是難以想到的。 

二是那些傳統豪華製造商們,包括那些降價到與小米YU7 同一區間的二線豪華品牌和 BBA 們,還有那些更高端、更個性的超豪華品牌。小米YU7 對他們的衝擊不只是銷量更是品牌定位。 

爲了能夠在電動化路線上複製燃油車的榮光,以防更多的 「小米YU7」 上市后進一步被擠壓市場空間,傳統豪華製造商們坐不住了。奔馳就為電動超跑概念車提供了裝飾性 V8 發動機聲浪,試圖吸引那些愛玩、會玩的中國年輕車主。 

但這種臨時舉措恐難奏效。當下,中國車企十幾萬的車型已配備媲美BBA的標準配置,而傳統豪華品牌既缺乏性價比,其嚴肅高冷的品牌調性對年輕消費者也缺乏吸引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