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同仁堂將收穫第四個IPO,國內非公立最大的中醫院集團衝擊港股上市,2024年收入11.75億元

2025-07-10 08:10

據港交所近日披露,北京同仁堂醫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

擁有350多年曆史的同仁堂集團,在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國藥上市后,同仁堂醫養本次若成功上市,將成為同仁堂集團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

據招股書,同仁堂醫養是中國一家中醫醫療集團,為個人客户提供全面中醫醫療服務,為機構客户提供標準化管理服務,並提供各種醫藥產品及其他產品。公司將「醫」與「養」相結合,提供現代化、定製化的中醫醫療服務,並結合中醫的藥物治療和非藥物療法,以標準化管理為客户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滿足其多樣化需求。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同仁堂醫養已建立分級醫療服務網絡,包括12家自有線下醫療機構及一家互聯網醫院,以及10家線下管理醫療機構。公司依託知名品牌「同仁堂」及優質的藥品,已積累及整合大量在線線下醫療資源。

按2024年總門診人次及住院人次計,同仁堂醫養是中國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最大的中醫院集團,市場份額為1.7%。按2024年醫療服務總收入計,公司以0.2%的市場份額在非公立中醫院醫療服務行業中排名第二,其市場規模佔同年中國中醫醫療服務行業市場總規模的46.5%。

同仁堂醫養網絡內醫療機構的總就診人次由2022年的130萬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300萬人次,複合年增長率達51.9%。爲了更好地服務客户並提高其忠誠度,公司還在公司的醫療服務網絡中實施了一項會員計劃,為會員提供各種註冊即享的便利及優惠服務。

公司吸引及留存會員的戰略卓有成效,會員累計人數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436,371人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740,045人,複合年增長率達30.2%。

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醫療服務;管理服務;及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

公司專注於提供中醫醫療服務,專科覆蓋全面,可滿足所有醫療需求。公司為客户提供值得信賴的全病程醫療支持,並全程提供便捷的服務。公司通過自有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擁有12家線下自有醫療機構,包括七家醫院、三家門診部及兩家診所。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的所有自有醫療機構均為營利性醫療機構。公司亦通過建立互聯網醫院擴大公司的在線醫療服務,將外部醫療機構、醫生及藥房資源整合起來,服務全國更廣大的客户羣。

公司亦利用公司龐大的醫療資源及豐富的管理經驗,向機構客户提供管理服務。在公司多功能採購協同管理平臺的支持下,公司為藥品生產及/或貿易公司提供平臺服務,以推動其中藥飲片的銷售。公司亦向一家醫藥貿易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服務,以推動其中成藥及西藥的銷售。

此外,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管理服務。公司就公司的管理服務收取服務費作為回報。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在線下共有10家管理醫療機構,包括六家醫院、一家門診部及三家社區衞生機構。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的所有管理醫療機構均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公司的管理服務於多個方面(包括提供醫療服務、專科培育、供應鏈、信息技術、營銷及推廣以及監管合規)賦能公司的管理醫療機構,從而幫助其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及能力以及改善客户體驗。

為補充公司的中醫醫療服務,同時探索行業價值鏈上的多元化收入來源,公司亦以零售及批發兩種模式向客户銷售健康產品及其他產品。公司的銷售渠道與醫療機構分開運營,包括(其中包括)公司在浙江省金華市開設的自有獨立門店。

具體而言,公司還自同仁堂商業獲得向浙江省的零售商(不包括同仁堂集團旗下藥房和醫療機構)獨家銷售同仁堂品牌安宮牛黃丸系列產品(因材而異)的權利。該等零售商的絕大多數都將同仁堂品牌安宮牛黃丸系列產品(因材而異)銷售予其個人客户,而非醫療機構。

作為一家中醫醫療集團,同仁堂醫養一直利用公司在管理能力及醫療資源方面的優勢,通過建立、劃轉及收購以發展醫療服務網絡。於往績記錄期間已併入本集團財務報表的醫療機構中,有兩家自建醫療機構,即同仁堂互聯網醫院及齊齊哈爾同仁堂中醫醫院。

財務數據方面,同仁堂醫養的總收入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9.11億元(人民幣,下同)持續增長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1.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6%。與此同時,公司的毛利以24.8%的複合年增長率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43億元大幅增長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23億元。

由於公司努力加強收入來源及盈利能力,公司於往績記錄期間扭虧為盈並達致淨利潤。公司的淨利潤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260萬元增加8.4%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620萬元。

公司的經調整淨利潤(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亦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790萬元增加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6170萬元,與公司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優化盈利能力一致。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國所有醫療機構中,醫院僅佔3.6%,這表明優質醫療資源稀缺且巨大需求尚未得到滿足。2019年至2024年,中國醫院數量以2.6%的複合年增長率穩步增長,其中,一級醫院數量以4.1%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而二級醫院數量於相同年度以5.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隨着老齡化人口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斷增加,2019年至2024年的中國醫療支出總額和人均醫療支出均有所增長,預計2025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為6.9%及7.0%。中國醫療機構的總門診人次數從2019年的8,719.9百萬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10,123.4百萬人次,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增加,表明市場對門診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

本次同仁堂醫養香港IPO募資金額擬用作以下用途:擴充公司的醫療服務網絡;提升公司的醫療服務能力;償還若干未償還銀行貸款;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