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反內卷」第一波超級行情來了!

2025-07-09 18:31

時隔4年,光伏產業鏈終於重新回到了市場的C位。

7月8日,A股光伏產業鏈概念股迎來同時3只個股20CM上漲、近30只個股漲超10%,同時光伏玻璃、光伏逆變器、光伏電源等細分板塊的龍頭全面飆漲的罕見盛況。

截至今天,A股的光伏逆變器/電池/組件等細分板塊中仍有多隻概念龍頭強勢飆漲,其中新特電氣強勢20CM封板,有研粉材、首航新能、國晟科技等漲幅超過10%。

這一輪光伏產業鏈概念股徹底大爆發,也一舉拉開了市場對於「反內卷」題材的大漲行情序幕。

多個被壓制數年的行業,開始迎來它們久違的高光時刻。


01光伏產業超級行情來了


實際上,這一波光伏產業鏈飆漲行情,是從6月底官媒相繼發佈反內卷重要評論文章,以及7月1日重要會議和重提「反內卷」后,就全面開啟了。

進入7月,光伏上漲行情進一步得到確認,並從上游的各種光伏材料、到中游的電池和組件,到下游的成品端,都享受到了一波較為強力的資金關注行情。

就在昨日,光伏繼電器概念股欣靈電氣從早盤微跌狀態到午后迅速拉向20CM漲停,近5交易日就有3日斬獲20CM。到今天該股繼續強勢上漲盤中一度超過15%,最終收漲5%。成為本月來漲幅最大的光伏股,累計漲幅達到了62.45%。

提供光伏玻璃的市場龍頭亞瑪頓近日接連受到資金爆炒,在昨日走出強勢「地天板」后,今日又一度盤中觸及漲停,最終收漲3.94%,本月其漲幅也達到了58.45%。

類似的強勢個股並不少,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收市,7月來A股光伏概念股中累計已有近70只個股漲幅超過10%,包括25只漲幅在20%以上,成為月內漲幅最顯著的重點大板塊。

這其中不乏產業鏈內的多個核心巨頭。

光伏一哥隆基綠能月內漲幅接近10%,自6月低點反彈累計超過15%;硅料巨頭通威股份7月內兩度漲停,自6月低點反彈幅度超過34%;大全能源的反彈幅度甚至超過了40%;還有陽光電源、晶科能源、福萊特等諸多龍頭自6月低點累計漲幅較為顯著。

據悉,近日市場傳出有關硅料收儲將於近日落地的消息是引發硅料板塊飆升的導火索。

不過通威股份有關負責人在昨日盤后迴應稱,「目前市場消息很多,這里確實沒有更確切的消息。在反‘內卷’的背景下,整個光伏板塊都在積極響應,硅料端報價上漲明顯,硅料企業的市場表現顯得更為突出。」

據報道,除了硅料端價格上漲外,硅片、組件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價格意向。

如作為光伏電池關鍵材料的多晶硅市場價格近日已經出現連續強勢上漲,7月8日多晶硅主力合約甚至迎來了罕見漲停,漲幅7%,今日繼續大漲近6%,報價最高觸及4萬元/噸大關,目前多晶硅期貨價格累計漲幅已超過了30%。

近日市場傳言7月計劃復產的30萬噸多晶硅產能可能取消復產,對供需平衡帶來巨大利好。同時據SMM(上海有色網)報告顯示,近日頭部多晶硅廠對部分訂單緻密/復投料報價進一步調漲至37元/千克(約合3.7萬元/噸)。

從市場情緒看,在政策強刺激,產業鏈商品陸續漲價,以及市場資金的持續入場下,光伏產業鏈正在迎來一波確定性很高的估值修復行情。


02光伏產業鏈還能走多遠?


那麼,這一波力度超預期的由「反內卷」政策掀起的供給側改革,能讓光伏產業鏈行情走多遠?

我們或可以從2個方面的不同視角來對比下。

實際上,2010年以來,我們歷史上至少經歷了三段典型的「供給收縮」周期:

第一波是2010年的「拉閘限電」,背景是之前「四萬億」刺激讓高耗能產業擴得太猛,加上「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快到期,於是政策上就直接對高耗能企業進行控制工業用電,還把「電耗」當成地方政府考覈的硬指標。這波行情持續了大概4個月,工業金屬漲了72.4%,鋼鐵漲了67%,煤炭漲了62.5%,玻璃和化學原料也分別漲了62%和54%。

第二波是2016-2017年「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與環保限產。政策主要就是「去產能」和「環保限產」,關停落后的廠子,整治污染嚴重的企業,推進得很堅決。這波行情持續了約9個月,水泥漲了69.2%,鋼鐵漲了33.4%,化學原料漲了27.5%,連家電、白酒這些和地產相關的行業也跟着受益。

第三波是2021年「雙碳」限電限產。政策背景是國家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政策上對鋼鐵等高耗能行業企業進行嚴格限產。這波行情持續了大概7個月,玻璃漲了91.9%,鋼鐵漲了71.5%,工業金屬漲了66.6%,煤炭漲了65.2%,不過這次只有直接被限產的行業漲得好,範圍比較窄。

從這方面看,光伏產業鏈更加契合去高能耗或高成本的低效產能(包括預期規劃產能),而且情況也較為嚴峻。按照當時的主要板塊漲幅對標,幅度最高可接近7成,而當前光伏行業整體反彈幅度大概在2成左右,以此看,上漲空間即使沒那麼高,但可能也還有不少。

另一個視角是從行業實際估值情況看。

光伏產業鏈多數細分板塊從2021年巔峰時期至今整體跌幅高達80%,同時行業已經陷入大面積嚴重虧損狀態。據統計,2024年以來已有超150家光伏企業破產清算,其中2024年超100家,2025年上半年超過50家,行業已經處於嚴峻的暴力出清階段。

在這種背景下,產業鏈企業中,即使是原本有着穩健業務能力和業績表現的龍頭企業也受到了非常大的估值壓制。

如陽光電源,其PE一度跌至個位數,當前雖回升至11.9倍,但結合其業績增速預期,估值仍偏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情況出現了一絲積極變化,行業整體淨虧損收窄至32億元,環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89億元下降64%。這一信號雖然微弱,但卻可能是行業逐漸築底企穩的重要標誌。

可以預計,在光伏企業正在面臨暴力出清,以及后續「反內卷」繼續趨嚴的產能控制下,產業鏈中具有競爭優勢的核心龍頭在后續供需恢復平衡、價格回穩的新趨勢下獲得業績增長的確定性將變得更高,且α彈性也會很大。

據券商機構研報認為,當前光伏板塊處於機構持倉和盈利的雙重底部,行業自律和供給側改革政策有望推動產業鏈價格反彈,加快行業供給側出清時間,板塊或將迎來預期修復下的大幅反彈機會。

再看機構持倉,截至2025Q1,主動權益基金對光伏板塊的持倉市值佔比僅1.2%,較2024年同期的4.8%下降75%;除了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個別頭部公司仍有5%以上的機構持股比例外,超過60%的光伏企業機構持股比例不足1%,像東方日升、愛康科技等企業甚至被機構清倉。

但隨着政策驅動供需平衡修復,龍頭企業經營局面向好扭轉,之前被機構大舉拋棄的倉位有望迎來重新配置,反而又能成為助推板塊上漲的支撐力量。

這種情況在股市里並不少見,比如去年被機構拋棄的創新葯板塊,今年隨着行業局面迎來重大利好轉機,機構開始重新加大配置,就迎來了一波力度巨大的全面大漲行情。

當然,從投資操作來看,光伏產業鏈概念股太多,且不同細分領域所面臨的變化不同,想要具體分析其中風險與機遇的難度也是不小的。這種情況下,配置相關ETF反而是個更為穩妥有效的方式。

比如近13個交易日漲超12%的光伏ETF(159857),跑贏大多數光伏概念股,表現就足夠亮眼了。

光伏行業的內卷無人質疑,但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環節是當前內卷最嚴重的環節,這也是為何光伏板塊自6月23日反彈以來,跟蹤中證光伏產業指數的ETF漲幅(12.66%)顯著高於跟蹤光伏龍頭30指數(9.41%),跟蹤前者指數的ETF淨流入額超16億元。

中證光伏產業指數,覆蓋光伏產業鏈全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輔材及光伏設備等核心領域的50只成份股,前十大權重股包含全球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全球硅料龍頭通威股份、全球六大組件出貨大户晶科能源、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和正泰電器,合計權重高達55.91%。

光伏ETF(159857)也是深市中跟蹤該指數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ETF,最新規模為23.16億元,最新份額達38.11億份,均位居深市同類標的第一。此外,該ETF還配備了場外指數基金(A:011102;C:011103)。


03尾聲:更多的「反內卷」機會


從政策定調來看,光伏只是這一輪「反內卷」浪潮中的一個重點行業,除此外,建材(鋼鐵、玻璃、水泥)、生豬、煤炭、化工等行業肯定也是重點方向。

從歷史經驗看,越是陷入虧損較嚴重的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力度就越大,被市場炒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同時,這進而也意味着對行業有優勢的龍頭和邊際影響較大的虧損企業,大概率都會得到更多的資金關注,反彈的空間就越大,這樣的情形已經在今天出現。

這里面,還有着非常多的確定性投資機會,大家可要多密切關注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