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豪威集團衝擊A+H雙重上市!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滑

2025-07-09 18:04

「芯片首富」虞仁榮近期資本動作頻頻。

6月20日,虞仁榮迎來兩個好消息——其投資的新恆匯電子成功登陸創業板,成為他收穫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同日,旗下韋爾股份正式更名為「豪威集團」,證券代碼603501保持不變。

資本佈局並未停歇,短短一周后,豪威集團便啟動赴港IPO進程。

格隆匯獲悉,6月27日,豪威集團已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由瑞銀集團、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資本(香港)有限公司、廣發融資(香港)有限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截至7月9日收盤,豪威集團的市值約1503億元。

01

虞仁榮及其弟弟控股,核心業務是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

豪威集團的發展歷程始於1995年,當時虞仁榮的清華校友陳大同在硅谷成立了豪威科技,專注於圖像傳感器領域。

2007年,虞仁榮在上海正式成立豪威集團,並於2019年收購了豪威科技,實現了業務的擴張。目前,虞仁榮在豪威集團擔任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股權結構方面,虞仁榮及其弟弟虞小榮、紹興韋豪管理共同構成豪威集團的控股股東,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的約33.57%。

2022年,虞仁榮曾以950億財富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32名榮登「中國芯片首富」之位。

豪威集團採用Fabless營運模式,專注於半導體產品的設計、研發與銷售。按2024年收入計,公司是全球前十大Fabless半導體公司之一。

公司主要從事三大產品線: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顯示解決方案以及模擬解決方案。

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包括CIS、微型圖像模塊包(CameraCubeChip?)、LCOS及ASIC產品。

顯示解決方案,包括LCD-TDDI、OLED DDIC和TED(集成式顯示驅動芯片)。

模擬解決方案,包括PMIC、TVS及MOSFET。

半導體分銷,除三大主要業務線外,公司還建立了半導體分銷網絡。

豪威集團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汽車、醫療、安防及新興市場(機器視覺、智能眼鏡及端側AI)等高增長行業。終端客户包括許多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商、汽車製造商、主流筆記本計算機制造商、大型醫療設備公司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CIS市場由2020年的179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95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2%,預計將以8.6%的年複合增長率進一步擴大,並於2029年達到295億美元。

全球CIS市場規模(按收入劃分),來源:招股書

按2024年智能手機相關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計,豪威集團是世界上第三大的智能手機CIS供應商,市場份額為10.5%。

按2024年汽車相關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產生的收入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CIS供應商,市場份額為32.9%。

02

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滑,面臨存貨壓力

2022年、2023年、2024年(報告期),豪威集團的收入分別為200億元、210億元、25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9.51億元、5.44億元、32.79億元,分別佔各年度收入的4.8%、2.6%及12.7%。

報告期內,豪威集團分別錄得毛利率23.7%、19.9%及28.2%。2023年整體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消化庫存時面臨價格壓力,因此收入增加無法完全抵銷相應增加的銷售成本,由此也導致公司2023年淨利潤下滑。

關鍵財務數據,來源:招股書

豪威集團的供應商主要是第三方代工廠和封測服務供應商。報告期內,前五大供應商對採購總額的貢獻分別為58.0%、61.0%和61.8%。其中,公司向最大供應商的採購佔比分別為29.8%、24.2%及26.0%。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對總收入的貢獻均在50%左右。其中,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佔比在25%至30%之間。

2024年,公司有85%的收入來源於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招股書表示,近期貿易緊張局勢,美國關税政策、其將如何實施以及其他國家將如何應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尚不清楚關税上調和貿易緊張局勢是否會進一步擾亂國際貿易或導致全球經濟下滑,這些都構成一定的不確定性。

從收入類別來看,豪威集團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半導體設計銷售業務,2024年,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顯示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4.7%、4%、5.5%;半導體分銷業務的收入佔比為15.3%。

按業務類別劃分的收入佔比,來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庫存余額較高。截至各報告期末,公司的庫存分別為124億元、63億元、70億元。隨着繼續擴大產品供應,公司可能會增加庫存水平,這將更難有效管理庫存,並對倉儲系統造成更大壓力。

半導體行業技術更新迭代較快,下游客户會不斷尋求新的產品及服務,這就對公司更新迭代產品及服務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近3年,豪威集團的研發投入累計約94億元,其中大部分計入費用,各報告期,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2.6%、10.7%及10.4%。

此外,截至2024年年底,豪威集團錄得無形資產18.87億元,商譽36.32億元,按權益法覈算的投資4.64億元。未來如果收購的資產達不到公司預期的財務業績,將可能導致發生重大投資和商譽減值費用,以及其他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總體而言,豪威集團在報告期內業績有所增長,但是面臨一定的存貨壓力,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和淨利潤均出現明顯下滑。未來,公司能否在行業的波動中平滑業績,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