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9 17:03
(轉自:電池工業網)
本網訊 7月7日,內蒙古鑲黃旗鋰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年產2萬噸碳酸鋰段調試產品碳酸鋰順利下線,標誌着內蒙古首個縣域級鋰電全產業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進展,填補了當地碳酸鋰產業空白。
內蒙古贛鋒鋰業焙浸車間主任表示,下一步計劃持續優化工藝流程,全力達成預期產能。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 200億元、納税18億元以上,吸納就業超千人。
此次完成產品下線項目,是贛鋒鋰業旗下蒙金礦業鋰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二期工程。
2023年,鋰業龍頭贛鋒鋰業斥資14.24億元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贛鋒鋰業認為,這次收購有利於公司業務拓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符合公司上下游一體化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
截至當年,蒙金礦業加不斯鈮鉭礦區累計查明資源量為總礦石量7244.3萬噸。其中,Li2O(氧化鋰)礦石量6677.5 萬噸,Li2O金屬氧化物量45.07萬噸,Li2O平均品位0.67%。
基於加不斯鈮鉭礦區豐富的礦產資源,蒙金礦業規劃了上述鋰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一期為年採選60萬噸鋰鈮鉭礦項目,目前已經投產;二期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於6月點火試車,不久前首批調試產品正式下線,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加工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三期年產2GWh電芯及PACK製造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達產后實現年產值42億元、税收約3億元。
「鋰王」為什麼瞄準內蒙古?
據瞭解,內蒙古擁有較為豐富的鋰礦資源,全區探明鋰礦資源總礦石量約6.2億噸,折碳酸鋰當量 741萬噸,同時還有豐富的煤炭、風電等能源資源,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依託豐富的資源,內蒙古先后推動遠景能源5GWH、元動新能源3GWH等儲能電池製造項目以及國軒高科年產4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落地,基本形成「從鋰資源開發到鋰電池正極、負極材料,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儲能產業鏈。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佈的《內蒙古自治區鋰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構建內蒙古全區鋰產業鏈,鋰產業鏈產值達到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