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茶飲企業ESG披露參差不齊,食安、合規當有信披引導

2025-07-09 11:07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盧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報道

距離315食品安全問題剛剛過去3個月,7月7日,「雪王」蜜雪冰城被曝員工用腳關直飲水桶,此前蜜雪冰城一門店在抽檢中發現產品大腸桿菌超標70%,引發公眾對其衞生管理的質疑。無獨有偶,被譽為「奶茶第一股」的奈雪的茶被曝職場霸凌事件,還因「茶包喝出完整青蛙屍體」事件一度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這些食品安全、合規管理問題已經是新茶飲企業的「頑疾」,多位受訪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茶飲企業管理問題頻發,根源在於員工執行差異。隨着政策倒逼與行業成熟,新茶飲企業需將ESG納入戰略,方能實現長遠發展。

新茶飲企業的ESG成績如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從2024年ESG報告信披率來看,6家新茶飲上市公司中,奈雪的茶(2150.HK)、古茗(1364.HK)、蜜雪冰城(02097.HK)、茶百道(2555.HK)已公開披露了2024年ESG報告。

受訪人士指出,ESG報告是港股上市公司的「鐵板」,所有港股公司需要遵循《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每年披露ESG報告。滬上阿姨(2589.HK)今年新上市,僅在招股書中披露了部分ESG信息。受訪人士還指出,霸王茶姬(CHA.O)雖在美股上市,但隨着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的食品安全、權益保護和環保等工作,企業也應主動ESG信披。

奈雪的茶碳排放「交白卷」

今年夏天全國多地持續出現高温天氣,這正是新茶飲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當你捧着香水檸檬茶「續命」時,想沒想過看不見、摸不到的温室氣體是升溫的元兇?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指出,人類活動導致的温室氣體排放是温度上升的主導因素,全球大氣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逐年上升,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也同步刷新紀錄,共同加劇了温室效應,導致氣候系統持續變暖。

昔日拼口味、比顏值的新茶飲賽道,如今正以ESG重新定義行業的競爭規則。那麼,前述6家新茶飲企業的温室氣體排放和塑料管理做得如何?

在今年的ESG報告披露季,滬上阿姨和霸王茶姬未披露ESG報告。

根據各企業披露的2024年ESG報告及招股書,蜜雪冰城、茶百道和古茗完整披露了温室氣體排放總量、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並說明了排放源,前兩家還說明了温室氣體排放因子的計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茶未披露年度碳排放量,並在排放物管理章節中直言,氣體(包括但不限於温室氣體)排放對本集團的營運而言並非重要範疇。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ESG建設對新茶飲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奈雪的茶作為‘奶茶第一股’,忽視碳排放披露,與行業趨勢相悖。」

朱丹蓬對記者強調,ESG不僅關乎社會責任,更影響品牌效應與出海前景,尤其歐美市場對ESG合規要求嚴格。隨着政策倒逼與行業成熟,新茶飲企業需將ESG納入戰略,方能實現長遠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於赴港上市的新茶飲企業而言,披露氣候相關信息已是底線要求。

「氣候信息披露應基於管治、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及目標這四個核心支柱構建。」施懿宸表示,管治包括企業如何管理和監督氣候變化的問題,策略涉及企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機遇(包括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機遇對業務模式、價值鏈、決策、財務因素等的影響),風險管理涵蓋識別、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的方法,指標及目標則是關於温室氣體排放等具體指標的設定和跟蹤。

對於未上市的「網紅」茶飲企業,例如喜茶、茶顏悦色、COCO等,施懿宸指出,財政部發布基本準則,要求企業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相關準則適用於包括非上市公司在內的企業,因此未上市的新茶飲企業也將面臨披露ESG報告的要求。

「不過這一要求將在2027年后實施,目前未上市的企業由於沒有交易所的要求,普遍缺乏ESG報告,信息透明度較低。但如果企業能主動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信息,對其品牌形象會有幫助。」施懿宸向記者強調。

奶茶杯減塑

事實上,不僅是温室氣體,垃圾桶里堆積如山的塑料杯和吸管帶來的塑料垃圾,也影響着人們的生活。

《2024構建循環生態-探索消費后塑料污染治理的中國方案》報告顯示,食品飲料行業中廣泛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裝,以及膜、袋類低值軟塑,都是需要重點管控的塑料廢棄物來源。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CATI指數項目團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CATI評價顯示,大部分企業仍有待提升對塑料污染問題的關注與行動。其中,零售、日化、食品飲料等廣泛使用塑料包裝的行業,收集並披露塑料相關數據的企業不足30%,其余行業低於20%。

從各家新茶飲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來看,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和奈雪的茶全部披露了2024年包裝材料使用量,信披正在從「口頭承諾」向「數據披露」過渡。

施懿宸向記者介紹,新茶飲企業可以從「可持續包裝」和「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兩方面入手治理塑料污染,採用可降解或可循環利用的材料製作飲品包裝,實施塑料杯回收計劃。

奈雪的茶2024年ESG報告顯示,集團在2020年底前便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自2022年實現全門店統使用PLA(植物聚乳酸)材質的環保吸管。

茶百道則參與了全生物降解包裝袋團標、生物降解耐温聚乳酸結晶飲用吸管團標的編制,用PLA材質的可降解吸管替換所有門店的塑料吸管以減少塑料污染。

古茗在2024年ESG報告中詳細披露了環保材料的使用量,向加盟商提供的包裝物由PLA等材料製成,2024年古茗的環保材料分為吸管、紙包裝袋、聚乳酸包裝袋、紙漿托盤四類,還為加盟商提供線上及無紙化的培訓方式。

蜜雪冰城2024年可持續包裝材料使用量為128880.16噸,包括紙杯、吸管和塑杯等包裝材料。蜜雪冰城還在報告中展示了本地化採購的內容,自2022年起,蜜雪冰城在印尼市場的本地化採購中,將吸管和塑料袋的材料改為可降解塑料。在國內市場,蜜雪冰城聯合騰訊公益推出「不要打包袋」環保行動。截至2024年底,選擇「不要打包袋」訂單數已達1.86億。

除了上市公司,不少「網紅」新茶飲企業也在嘗試減塑環保。施懿宸向記者介紹,喜茶研發並應用聚乳酸(PLA)可降解吸管,在深圳啟動了塑料杯回收行動,將回收的塑料杯循環再造為環保周邊產品。

茶顏悦色相關負責人曾在報道中表示,門店也已經停止使用塑料吸管,目前在使用的吸管分為兩種,一種是帶獨立包裝的紙吸管,另一種是PLA材質的三孔吸管,兩款都是可降解的環保材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在部分情況下,綠色產品可能存在溢價,新茶飲對「綠色消費」抱以何種態度?

施懿宸對記者表示,例如喜茶採用可降解吸管等做法來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實際上會增加成本,使得高質量但價格較高的產品不被消費者買單,導致品牌忠誠度下降,這對企業而言並不公平。「這種消費降維的情況,從長期來看可能導致越低級、越便宜的產品賣得越好,對產業健康發展是無益的。」

據朱丹蓬分析,綠色低碳是國際趨勢,喜茶採用PLA材質吸管等舉措雖推高成本,但與蜜雪冰城等平價品牌面向不同消費羣體,兩個品牌之間並無根本矛盾。隨着國民環保與健康意識提升,綠色消費的社會基礎將逐步夯實。

食安「頑疾」難解

新茶飲企業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和員工管理問題,已經是行業的「頑疾」。

以「奈雪的茶被曝職場霸凌」事件和「蜜雪冰城被曝員工用腳關直飲水桶」事件為例,施懿宸告訴記者,當前部分企業將員工視為「人力資源」而非「人力資本」的定位偏差,導致短期用工行為凸顯。

2023年市場監管數據顯示,新茶飲行業食品安全違規案例數量同比上升23%,其中加盟門店問題佔比達78%。以蜜雪冰城為例,其北京地區32家問題門店中,29家為加盟模式運營;滬上阿姨被通報的8家問題門店中,加盟店違規操作佔比超過90%。

施懿宸對記者表示,不止奈雪的茶,很多企業在想要降本增效時都會暴露此類問題,這類企業從成本角度評估勞動力價值,傾向於僱傭兼職員工並在認為「成本過高」時快速替換,缺乏對員工長期培育的投入。

「培訓體系完善,將公司的營運、生產和管理安排得當的企業,它們的員工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力自然會得到成長,服務品質也會更加穩定,標準化流程(SOP)十分重要。」施懿宸進一步表示,但像一部分企業的兼職員工,往往只培訓半天或一天就被安排上線進行生產、製作飲料等工作。由於培訓時間不足,員工可能無法做好工作,進而會被指責、懲罰,這並非良性循環。

朱丹蓬也向記者表示,新茶飲企業管理問題頻發,根源在於員工執行差異。儘管頭部品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質量內控體系,但員工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標準化操作落地效果不一。國家層面已通過九部委閉環管理、地方取締無證外賣等政策強化監管,企業也在加大培訓與考覈力度,但執行端的個體差異仍是挑戰。

施懿宸建議,新茶飲企業應將員工操作規範與晉升體系掛鉤,或設置「安全加盟商」評選與激勵。例如蜜雪冰城在2024年推行「安全積分制」,數據顯示,實施后6個月內違規操作下降63%,優秀門店獎金池增加42%。

隨着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品牌的食品安全、權益保護和環保等工作,新茶飲企業需要主動披露這些ESG信息,尤其對於想要向高端品牌發展的企業而言,能讓投資者和消費者瞭解其在ESG方面的努力,避免出現做了好事卻不被知曉、只增加成本的情況。

(實習生王怡茵對本文有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