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7-09 18:18
編者按:港股創新葯狂歡,多家藥企股價年內翻倍,迎來"DeepSeek時刻";政策助力+研發突破!機構預測創新葯重估將持續升溫,如何把握交易機會?
2025年以來,中國創新葯賽道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中國創新葯企憑藉一系列億美元級別的授權交易、成功IPO以及強勁的研發管線,成功點燃了市場的投資熱情,被市場譽為行業的"DeepSeek時刻"。
有多家藥企股價實現翻倍,其中,榮昌生物累計漲幅高達353.47%,三生製藥累計上漲307.89%,信達生物累計漲幅也達到124.72%%。IPO市場也呈現火熱態勢,年初至今,超10家創新葯企已向港交所 「遞表」。
序號 |
代碼 |
公司名稱 |
年內漲幅 |
1 |
9995.HK |
榮昌生物 |
353.47% |
2 |
1530.HK |
三生製藥 |
307.89% |
3 |
1801.HK |
信達生物 |
124.72% |
4 |
9969.HK |
諾誠健華 |
121.24% |
5 |
1541.HK |
宜明昂科-B |
116.27% |
6 |
6990.HK |
科倫博泰生物-B |
114.20% |
7 |
1877.HK |
君實生物 |
114.16% |
8 |
6127.HK |
昭衍新葯 |
110.44% |
9 |
0512.HK |
遠大醫藥 |
107.67% |
10 |
1477.HK |
歐康維視生物-B |
97.77% |
11 |
2157.HK |
樂普生物-B |
90.83% |
12 |
1177.HK |
中國生物製藥 |
86.03% |
13 |
3692.HK |
翰森製藥 |
85.72% |
14 |
9926.HK |
康方生物 |
80.84% |
15 |
6855.HK |
亞盛醫藥-B |
80.74% |
16 |
0460.HK |
四環醫藥 |
72.72% |
17 |
1093.HK |
石藥集團 |
71.43% |
18 |
0867.HK |
康哲藥業 |
68.60% |
19 |
2186.HK |
綠葉製藥 |
61.29% |
20 |
1548.HK |
金斯瑞生物科技 |
56.09% |
數據來源:Wind;截止日期:2025.7.9 |
政策支持+研發突破,機構稱創新葯資產重估仍將繼續
創新葯投資情緒升溫,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是哪里?
NewCo模式優勢:保留海外市場更大掌控力、深度參與全球價值創造和分配、實現"風險隔離+收益共享"、獲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
市場普遍認為當前是關鍵投資窗口期。東吳證券發佈研報指出,2025年有望成為中國創新葯行業爆發式增長的元年,三大核心因素推動行業進入至少3年的上升周期:
方正證券認為本輪創新葯行情是對創新葯商業模式的認可,基於眾多龍頭公司如百濟神州、信達生物、恆瑞醫藥等在2024年或2025Q1通過BD或者全球化帶來公司扭虧的認知,是一輪長久期資金認可並買入的典型貝塔行情,市場對創新葯企盈利模式可持續性的信心提升,行業基本面呈現積極改善態勢。方正證券仍然堅定看好創新葯行情,創新葯資產重估仍將繼續,研發資產估值補償遠未結束。
中信建投指出,近年來中國創新葯資產逐漸走向全球,臨牀數據在學術會議上的地位越發重要,BD授權金額和數量不斷增加,全球影響力持續擴大。在臨牀數據驅動和強化的BD預期催化下,創新葯板塊在2025年上半年迎來估值修復,中國資產的全球價值逐漸被認可。隨着中國創新葯競爭力的提升,未來將有更多BD交易達成,授出項目有望在未來2-3年於全球主要市場上市,推動國內創新葯企加速全球化發展。
創新葯下一個風口:哪些細分領域還有投資潛力?
對於下半年和2026年的投資趨勢,機構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BD交易;二是臨牀進展確定性高的企業;三是商業化能力較強的企業。此外,還應關注CXO領域以及創新葯出海和新興領域的機會。
中金指出,ASCO 臨牀數據和大額 BD 交易彰顯中國創新葯國際競爭力,下半年 ESMO 會議及相關活動將推動創新葯發展。高盛表示,生物技術授權交易激增驅動板塊重估,CDMO/CRO 或迎二階投資機會,后期和商業化製造敞口高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強。
平安證券認為,跨國藥企研發投入增長,BD 交易助國內藥企資金周轉。多肽、ADC 等領域受關注,CXO 企業拓展業務。外向型 CXO 企業看新興領域積累,內向型關注龍頭企業。
招商證券認為創新葯產業投資按「產品邏輯+臨牀數據+產品銷售」演繹;投資上,沿產業趨勢尋可能出海的標的。以下是創新葯幾大主線:
1. 新一代免疫療法:康方生物、三生製藥、信達生物等;
2. ADC:科倫博泰、百利天恆等;
3. TCE雙抗:澤璟製藥等;
4. 慢病突破:GLP-1產業鏈的信達生物、眾生藥業等。
5.創新及藥品產業鏈,CXO板塊歷經波折后競爭力凸顯,關注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等龍頭,多肽、ADC等新佈局機會,昭衍新葯等基本面改善公司。
創新葯細分賽道 | 相關股票 | 關注理由 |
腫瘤治療領域 | 和黃醫藥、基石藥業、再鼎醫藥、康方生物、亞盛醫藥-B、信達生物-B、榮昌生物-B、藥明巨諾、科濟藥業、佰澤醫療 | 腫瘤治療依然是中國創新葯研發和投資的核心賽道, 其中ADC(抗體偶聯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等前沿技術展現出巨大潛力 |
生物製品 | 藥明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復宏漢霖、博安生物、中國生物製藥、三生製藥、和鉑醫藥 - B | 生物製品,特別是大分子藥物如單克隆抗體、重組蛋白、疫苗等, 是中國創新葯領域持續具有投資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AI驅動的藥物研發 | 晶泰控股、雲頂新耀、藥明康德、再鼎醫藥、東陽光藥 | AI技術可應用於藥物研發全鏈條,包括靶點發現、化合物篩選、臨牀試驗設計等環節, 能夠顯著縮短研發周期(據稱可縮短30%)並降低研發成本 |
細胞與基因治療 | 科濟藥業、藥明巨諾、金斯瑞生物科技、美瑞健康國際、騰盛博藥、百奧賽圖、永泰生物、藥明生物 | 細胞與基因治療(CGT)作為生物醫藥領域最具革命性的前沿技術之一, 代表着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在CAR-T等血液腫瘤治療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 |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